搭夥半輩子,戲散場了才看清
年輕時候,總覺得兩口子吵架不吉利,在孩子面前裝也得裝出和睦樣。
摔了碗要憋着火笑,心裏涼透了還得並排散步。
那時候想着,演戲是為了孩子好,別讓娃在提心弔膽里長大。
可等到孩子成家搬走了,退休在家大眼瞪小眼,才發現——戲檯子早塌了,觀眾都沒了,誰還陪你演?
廚房裡碗堆了三天沒人洗,他看電視你刷手機,一天說不上三句話。
突然明白過來:當年那些互相夾菜、出門牽手,全是做給兒女看的門面功夫。
如今孩子半年不回一次家,連裝恩愛的力氣都省了。
年輕時怕離婚傷孩子,老了才懂,最傷人的是孩子走後,家裡靜得能聽見幾十年的裂縫在咯吱響。
婚姻這場戲,演久了連自己都騙
人總說少年夫妻老來伴,可多少人退休後才咂摸出滋味——伴不成伴,全看年輕時攢下的底子。
那些年你忍着噁心給他熨襯衫,他板著臉接你下班,戲碼演得太真,連自己都信了。
等孩子翅膀硬了飛走,才發現倆人就像褪色的對聯:左邊寫着「將就」,右邊貼着「湊合」,橫批是「一輩子就這麼糊弄完了」。
飯桌上不再有人勸「爸媽別吵了」,反倒不習慣。
以前為孩子忍着不離婚,現在連忍的理由都沒了。
一個躺沙發看抗戰神劇,一個在陽台擺弄枯死的花,誰也不用再假裝關心對方。
年輕時以為的「恩愛」,不過是拴着孩子的保險繩,繩一松,倆老風箏各自飄着,連根線都懶得拽。
拆穿西洋鏡,反倒活得輕鬆
六十歲以後,反倒看開了。演不動就不演,裝不了就不裝。
他嫌你嘮叨,你嫌他邋遢,乾脆各過各的。
分房睡反而睡得香,AA制買菜省得吵架。
年輕時為了「完整家庭」憋屈,現在想想,不如把演技用來對自己好點。
那些退休後突然離婚的,哪是什麼心血來潮?全是戲唱完了,終於敢卸妝。
現在領着退休金跳廣場舞的老姐妹,十個里有八個悄悄說:「要不是為了孩子,早不過了。」
人活一輩子,最荒唐的是——把最真的戲演給兒女看,把最假的日子留給自己熬。
老了才明白:婚姻如鞋,孩子是鞋墊
有孩子在時,再硌腳的鞋也得趿拉着走。
等孩子抽身走了,才發現鞋裡空蕩蕩的,磨破的腳指頭終於能喘口氣。
現在看小年輕秀恩愛,心裏門清:過二十年,他們也會在退休那天對着鏡子練習——怎麼把「室友」喊成「老伴」。
說到底,夫妻這事,年輕時是愛情,中年時是親情,老了才發現是交情。
能客客氣氣不拆台,就算對得起當年那本結婚證。
至於那些演給兒女看的恩愛戲碼?謝幕時自己別哭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