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老人,和親家關係再好,也要懂得:碗有兩不端,門有三不進

親家是一門半路親戚。

在兒女結婚之後,也互相走動不多,畢竟各自都要工作,養家糊口。

當自己退休了,就想着和親家多聯繫,甚至有去對方家住幾天的想法。

可是你真的和親家走動頻繁,就會發現,這關係不太好相處。

俗話說:「碗有兩不端,門有三不進。」

掌握親家交往的禁忌,退休的生活,才不會太難堪,也不給兒女添麻煩。

01

碗有兩不端,明智之舉。

古人云:「民以食為天。」

吃飯是一天都不能少的。

和誰吃飯,也是不一樣的。畢竟吃飯的人,影響到自己的心情,也可以帶來一些話題,甚至能夠幫助自己有更多的人脈。

和親家吃飯,應該是客客氣氣的。彼此都一把年紀了,也有共同目標,就是讓兒女過得更好。

但很多親家,動機不純,就會讓你吃得不愉快。因此,這樣親家,你別隨意端他給的碗。

第一,「看臉色」的碗,不要端,你不差一頓飯錢。

「碗」里,可以是食物,也可以是「一份工作」。

我們找到工作,也稱為有了「飯碗」。

你退休了,親家喊你去幫忙幹啥,又給你一點錢,這也是不錯的事情。

比方說,親家開店鋪,你去幫忙,守住大門,管理倉庫,都可以。

若親家真心要喊你去幹啥,這是和顏悅色的;若認為你在依靠他,這臉色是難看的。

從親家那裡得到一點好處,親家就給你臉色,這沒有必要。你有退休金,少一點,日子還可以過,就行了。

平時,若是親家喜歡翻舊賬,端起碗就開始嘮叨,指責。這頓飯,也不好受。

臉色不好,吃飯不香,不如自己回家,吃青菜蘿蔔。

第二,「很燙手」的碗,不要端,你沒有必要惹麻煩。

你退休了,人的利用價值就少了,但不等於完全沒有價值。

特別是一些局長科長崗位退下的人,還可以藉助老同事、老下屬的關係,辦理一些小事。

親家利用你的關係網,要辦什麼事情,就請你吃飯,給你一個很大的碗。你應該慎重其事。

有的人,端起碗吃飯,放下碗罵娘。

你幫忙了,他不會感激,認為你應該做;你辦不到,他認為你就是不幫忙,太不近人情。

這要是你辦不到,還接受了親家請客,相關的人也到場了。這就不好收場了。

端起碗,就等於是拿到了一個燙手的山芋,這是晚年的痛苦經歷,要避免。

和親家相處,應該互助,但是要量力而行,提前溝通,不要隨意請客吃飯。

02

門有三不進,各自安好。

串門,這是很多老人的習慣。

退休後,到親家的家裡坐一坐。尤其是農村的親家,會感覺很不錯。

看看山水,吹一吹晚風,體驗割稻子,喝井水,這是很多城裡人嚮往的。

可是你應該看到,「門好進,事不好辦」的事實。

親家和你,到底不是一家人,生活不能捆綁在一起。各自過日子,不熱鬧,關係平平淡淡才是真。

其一,不進「遠門」,自己一把年紀了,安全很重要。

在人口流動很頻繁的今天,你的親家也許是外省的,相距可能幾千公里。

你去很遠的地方,找親家,這要量力而行。畢竟你也不年輕了,出門要注意安排。

身體不健康的情況下出遠門,大可不必。

若是親家的身體不太好,你千里迢迢去看,但是對方不能好好招待,你還打擾他,也於心不忍。

其二,不進「久門」,相處時間太長,難免滋生矛盾。

俗話說:「魚放三天發臭,客留三天討嫌。」

在做客的第一天,親家給你好酒好菜,好臉色。

第二天,第三天,七八天,這臉色不一定會好。

對於城裡的親家,要去跳舞,去應酬,去聚會,你礙手礙腳的,不太好。

對於要干農活的親家,因為你在,就專註於待客,這耽誤了農事,不是鬧着玩的。

學會不打擾親家,也是一種教養。

其三,不進「色門」,親家要避免孤男寡女同處一屋,更不能好色。

隨着時代的發展,人們對婚姻觀念也發生了改變。

老人們再婚,不是稀罕事。

若是女人的母親健在,父親過世了,那麼母親嫁給女人的獨居的公公,也是值得慶賀的事情。

兒女們也希望,家裡的老人,有人關照,不會生活太孤獨。

但是老人再婚,是有條件的。自己單身,對方也單身,並且談得來,得到子女的認同。

在一方不單身的情況下,你還常常去串門,這肯定會引起非議。

比方說,你是單身老男人,還常常和親家母一起單獨聊天,跳廣場舞,這親家公,就不樂意了。這事情傳出去,就太丟人了。

也許你並沒有非分之想,但是不代表外人都會這樣看。

隨時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堂堂正正做人,這是為了大家庭的形象。

03

子曰:「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

親家關係再好,禮數是必須要的,否則這關係就變味了,在外人面前,也受不住閑言碎語。

退休了,你應該看看親家是否比自己過得好,如過得好,少打擾,過得不好多幫忙。

農忙的時候,幫助農村親家種地,比在城裡跳廣場舞,更有意義。

非得去遠方的親家的家裡看看,那就約定日子,保證安全,小住幾日,別長期打擾。

逢年過節,在兒女都來相聚的時候,也和親家聚一聚。

若彼此無事,相見不如懷念。

若破事多,不如相忘於江湖。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