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傳言的製造鏈上所有的人都奔着流量而去,製造戲劇化、迎合想像,情緒太多,事實太少;對流量的慾望太多,對真相的堅守太少
潑天的流量終於來到了山東菏澤。沉寂多時的菏澤南站,儼然成了賽博世界的風暴眼。用灰黃色藥片膜製造「物理濾鏡效果」的郭有才,成為當下的「頂流」,有傳言稱其一次直播有上百萬元收益。小小的菏澤南站也成為了各種網紅整活、拉流量的勝地。
結果就傳出了一則離譜的傳言,「北大招生辦的『於一凡』主動聯繫網紅『郭有才』,決定破格錄取其進入北大繼續深造」的消息在網上流傳。5月18日晚,北大黨委宣傳部對此回應稱,北大已進行核查,「於一凡」不是該校教職工,更不是「招生老師」,北大沒有聯繫過「郭有才」。
所謂的「北大破格錄取郭有才」當然是一出鬧劇,特別是在今年高考臨近,大家對於教育公平如此敏感的當下,更是撩撥到了社會的公平神經。但是要問誰是鬧劇的始作俑者,恐怕是在流量的邏輯之下,眾多網友一起參與了「鬧劇的生成」。
很多網紅都去蹭菏澤南站的現場流量。據於一凡此前發佈的短視頻信息,其自稱是「給北大針對成年人研修課程的招生老師」,並發佈過北京大學繼續教育學院歷史研修班等資料。在菏澤南站現場,「於一凡」還煞有介事地拿出了一張所謂的「錄取通知書」。
有點社會經驗的人,大概能從發言里讀出濃濃的廣告味道,就是一個打着北京大學幌子的成人培訓,和高考沒有關係,和「破格錄取」沒有關係,甚至和北京大學的金字招牌大概也沒啥關係——北京大學繼續教育學院一工作人員回應媒體稱,並不認識這個人,於一凡不是繼續教育學院的老師。但是這個打廣告的人還是挺「實誠」的,沒有冒充自己是北京大學招生辦人員,也沒有說要破格錄取郭有才,還是擺出了「我家大門常打開,有錢你就來」的姿態,發佈了硬廣。
但就是這麼一則硬廣,還是被眾多網友二次加工、演繹,在傳播的過程中投注了自己的情緒和觀點,最終變成了「北京大學要破格錄取郭有才」,從而引發了對於「北大也想蹭一把網紅的流量」「只要當上網紅,就可以進入一等一學府北大」的質疑。本來就沒有的東西,就被以訛傳訛,灌注了太多的情緒意見,最後乃至三人成虎、眾口鑠金,逼着北京大學不得不出來為子虛烏有的事闢謠。
這是一個互聯網畸形流量追逐下的畸形樣本——說話的,不好好說話;聽話的,不好好聽話;傳話的,故意往裡添枝加葉,增加話題的「抓馬性」,於是整個輿論場就變成了一灘信息的污泥濁水。整個傳言的製造鏈上所有的人都奔着流量而去,製造戲劇化、迎合想像,情緒太多,事實太少;對流量的慾望太多,對真相的堅守太少。
先是有賣課程的,打着北大的名頭去蹭流量,之後又因為北大的敏感性被人們推上了風口浪尖,把一個明顯的成人培訓的硬廣生生說成了北大要蹭郭有才的流量,向北大宣洩了無窮的口水。整個郭有才流量事件都展現出了互聯網的瘋狂、流量拜物教的醜陋。在線下,是無數網紅在菏澤南站打把勢賣藝、整活,「濟公」來了,「唐僧」來了,「小姐姐」們來了。在線上,人們在流量的指揮棒之下,對整個事件進行二度創作、鬼畜化,參與了線上奇觀、網絡謠言的共同創造。
也許郭有才是一個小人物翻身的勵志故事,但當流量成為評斷一切是非對錯的標準,不惜把北京大學當成某種符號放入流量的洪流當中,無底線的炒作將吞噬掉什麼呢?這不得不引人深思。
紅星新聞特約評論員 克鮮
編輯 汪垠濤
紅星評論投稿郵箱:hxpl202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