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過渡到混合餵養,添加奶粉原來有這麼多講究,許多媽媽忽略了

母嬰界里,大家普遍有一個共識:母乳是寶寶最好的口糧,有條件要堅持喂,沒條件創造條件也要喂!

話雖如此,可隨着寶寶的成長,通常過了半歲以後,單靠我們自己「生產」的口糧,或許已經不能填飽小傢伙的肚子啦。哪怕媽媽們奶水再充足,也無法滿足寶寶日益的飯量和營養需求。

所以這時候,我們就該考慮給寶寶過渡到混合餵養了。所謂混合餵養,就是給寶寶添加除了母乳以外的食物,而嬰幼兒奶粉自然是首選

關於這點,我的同事小黎說道出了許多媽媽無奈的心聲:「我家寶寶最近開始混合餵養,但他實在不愛吃奶粉,吃了又不好消化,粑粑不成型,有奶瓣,一天拉好幾次,還老哭鬧,實在鬧心!」

從純母乳過渡到混合餵養,不就是加奶粉嗎?沒錯,看似簡單的一件事,當中學問卻不少!

我們添加奶粉的時候可別馬虎大意,若是過渡不好,可能會引起寶寶身體不適應,消化系統紊亂,以及產生心理上的抵觸等。

混合餵養,是每個寶寶成長的必經階段。家長們提前掌握方法和技巧,幫助寶寶順利接納母乳以外的食物,有助於讓孩子身心愉悅、健康茁壯地成長!

育兒路上,想要實現高效的混合餵養,其實是一門技巧活兒。這個過程當中,需要重點關注的幾個問題,和莞媽一起了解一下吧。

⭐平衡母乳與配方奶的關係

世界各權威機構均建議,寶寶6個月前應實現純母乳餵養,此後母乳餵養可持續到兩歲左右。但媽媽們要分清主次,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以母乳餵養為主,奶粉餵養為輔助營養補充。

也就是說,母乳實在不能滿足寶寶營養需求的前提下,再根據孩子的食量,添加適當的配方奶粉。

⭐注意奶粉的配比和用量

我們沖調奶粉之前,應看一下確認產品包裝上的配方比例。再倒入相應的溫開水以及奶粉,注意調得過濃和過稀,都會影響寶寶的健康發育。

此外,剛開始添加配方奶時,可以調少一些,後面慢慢再增加分量。給寶寶的小肚肚一個適應的過程,避免出現消化方面的問題。

⭐正確沖調奶粉

先準備一瓶適量,溫度約為40-50度的開水,再按比例加入奶粉。然後蓋緊瓶蓋,順着一個方向向左、向右輕輕搖晃,或者雙手夾緊奶瓶,水平方向來回滾搓,約1分鐘左右,讓奶粉充分溶解。

調製好之後,可以先往自己手腕上滴幾滴奶,試一下溫度,確定不燙了,再給寶寶吃。

⭐讓寶寶接受奶瓶

寶寶吃母乳習慣了,可能一時半會不能接受奶瓶的奶嘴。這種情況下,可以選擇寶寶飢餓感比較強的時候,再遞奶瓶給他吸吮。

挑選奶嘴時,最好選擇質感和形狀接近母乳實感的奶嘴,口徑大小和形狀適合。餵奶之前,可用溫水浸泡一下,有點溫度,更接近母乳的觸感。

⭐持續觀察寶寶的反應

添加奶粉後,因每個寶寶的適應能力不同,我們至少需要觀察3天(敏感的寶寶延長至7天)。如果寶寶適應良好,便可以繼續給他吃或慢慢增加奶量。

觀察寶寶一看排便便情況:是否成型、乾結或有奶瓣;二看喝奶量:是否厭奶、奶量下降、吐奶等;三看精神狀態:是否哭鬧、情緒低落等;四看皮膚狀況:是否長小紅點、胡亂抓撓等。

⭐選擇合適的奶粉至關重要

最後還有至關重要的一步:選擇一款適合的奶粉,是混合餵養成功與否的關鍵!想必媽媽們對於挑選奶粉也有自己的一套心得。

要我來說,挑好奶粉只需看幾點:奶源、配料表、營養成分表、生產工藝,再通過自己親自「望聞嘗」的方式確,認奶粉的質量、氣味和口感等。

結語

總的來說,媽媽們無論採取哪種餵養方式,都不應放棄母乳,其次奶粉也是寶寶重要的營養來源。6月齡以後,同時可以慢慢開始給添加輔食了,不過1歲以前,最好仍以喝奶為主。

作為寶寶的重要口糧之一,選擇一款好奶粉其實也沒那麼糾結。如果能讓娃吃得好、長得好、拉得好、精神好,那麼它就是最適合寶寶的奶粉!

關注健康管理師/家庭教育指導師@莞家媽媽一起科學育兒,智慧養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