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是嬰兒成長最自然、最安全、最完整的天然食物,它含有嬰兒成長所需的營養和抗體等。為了保證寶寶的「口糧」,大多數職場媽媽產假後,便開始成為一名「背奶媽媽」,那如何開啟背奶征程呢?
背奶物品的準備
1、背奶包
背奶首先要準備一個便攜、保溫的背奶包,保證返家途中母乳的冷鏈以防母乳變質,保溫包中的冰塊可以使用普通冰塊,但波浪藍冰更好,因為波浪藍冰具有更好的冷鏈性能,且破浪的設計有利於儲奶瓶的嵌入,防止擠壓和碰撞,保護儲奶瓶和儲奶袋,避免母乳灑出。
也可使用雙層的保溫包,上層放置吸奶器,下層放置冰塊和母乳。
2、免洗手凝膠
寶媽在泵奶前應注意清潔雙手,可使用肥皂和流動水洗手,如果手沒有明顯的污染,可以使用免洗手凝膠。
3、儲奶的工具
儲奶的工具包括儲奶瓶和儲奶袋,儲奶瓶刻度線較為精準,且可以連接奶嘴直接給寶寶服用,相對儲奶袋更方便。但應避免選擇含有BPA(化學物質雙酚A)的儲奶袋容器,因為在高溫時間,它會滲入乳汁,對嬰兒的健康造成不良影響。
4、免手扶文胸
免手扶文胸是一種專門為泵奶媽媽設計的文胸,可以讓媽媽把泵奶器嵌入文胸中,徹底解放雙手,不需要在泵奶時用手扶住文胸。
5、防溢乳墊
在選購防溢乳墊時,最重要的要求就是清潔、透氣性、吸水性和輕薄。較厚的溢乳墊在吸水上較好,但是在透氣性和舒適度方面就不如輕薄的防溢乳墊。
6、專用紙巾
泵奶結束後,需要用紙巾把乳房擦乾,建議備一包專用紙巾,這包紙巾相對清潔,不建議使用平時放在辦公桌上的紙巾,更不建議用他人用的或者公用紙巾。
吸奶器的選擇和使用方法
吸奶器選擇的基本原則要安全、省時、高效、不會引起疼痛,適合媽媽的乳頭尺寸。
手動吸奶器便攜,適用於偶有吸奶需求的寶媽,在最初幾天開始泵乳時,手動泵乳更適合,可以使初乳成分保存得更好。
經常吸奶,建議選擇多檔的電動吸奶器,相比較於單邊吸奶器,雙邊吸奶器更省時省力,奶陣是同時出來的,兩邊同時吸的出奶量比單邊吸出多18%。頻率推薦2-3小時泵奶一次,每天8~12次,晚上至少1次。
母乳儲存工具的選擇
母乳收集工具可以選擇收集袋或收集瓶。
收集袋相對輕巧、易摺疊、佔用空間小,但是較易吸附母乳中的脂溶性成分,且易發生倒灑和破袋的概率較高;
收集瓶是標準口,與大多數的奶嘴吻合,操作方便,有效減少了污染環節,密封性更好,長期凍奶推薦使用;產後幾天初乳量很少,如果需要儲存,推薦使用初乳收集瓶,能最大限度避免浪費。
母乳儲存的方法
擠出來的乳汁,如未曾食用:常溫下保存4小時;
冷鏈冰包儲存的奶液最多可保存24小時;
冷藏在0-4℃的冰箱中, 可以存儲72 h,但最佳時間為24 h,注意不要放在冰箱門位置,該位置容易受環境的影響,溫度不能保持恆定;
冰凍-18℃,最長可保存3個月。
母乳的解凍方法
一.冷藏室解凍
先放冷藏室解凍,當乳汁成液態後,檢查乳汁的性狀,24小時內給寶寶食用。
二.溫水復溫
使用溫水在40℃左右復溫,過高的溫水會破壞母乳中的免疫物質;
切不可使用微波爐加熱母乳,微波爐加熱會顯著降低了母乳中的 IgA 和其他抗感染成分;
切不可直接煮沸母乳,復溫後未使用完的母乳切不可再次冰凍使用,必須丟棄。
新生兒重症監護室·專家簡介
陳麗萍:院黨委委員,副院長,主要從事新生兒疑難、危重症的救治。擅長新生兒呼吸急救、早產兒綜合管理、嚴重感染性疾病診治、新生兒外科疾病圍手術期管理等。
李琳:NICU副主任,副主任醫師,擅長新生兒常見病、多發病及疑難危重疾病的診治,在新生兒呼吸循環衰竭管理、早產兒管理及新生兒外科疾病圍手術期的診斷和管理等方面有豐富的臨床經驗。
王巧芳:副主任醫師,擅長新生兒危重症急救、早產兒救治和營養管理、早產兒隨訪等。
喻聰:NICU副主任,副主任醫師,擅長新生兒常見疾病的診治,尤其在新生兒呼吸管理,營養管理,新生兒危重症救治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
鄧傑:副主任醫師,擅長新生兒危重症,新生兒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治。
作者:江西省兒童醫院新生兒重症監護室 付芳
通訊員:羅英 魏美娟
編輯:黃萌楣
審校:陳師睿
核發:謝濤
圖片:本文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