喔喔自從上了幼兒園後就特別愛說大話,比如我是班級里最聰明的人,班裡所有的小朋友都是我的好朋友,每一個小朋友都跑不過我……每每聽到這樣的話,我都笑着應答:「噢,你真厲害,你真棒!」或者反問一聲:「你有這麼厲害嗎?」她會很肯定地回答是,然後就屁顛屁顛地非常開心。
最有意思的是關於吃飯的事情。從中班開始幼兒園裡每周都會曬出孩子吃飯的情況,哪天光盤會打上笑臉。她向我彙報大部分時間都是光盤,但從老師曬出來的情況看,她一周最多也就一、二次,嚴重誇大了事實。但是我沒有揭穿她,而是在她向我彙報光盤時表現出對她大加讚賞。見我誇讚她就會很開心地講每天在幼兒園裡吃飯的情景,有什麼菜,小朋友們是怎麼互動的,對吃飯的興趣也在不斷增長。
果然在家人的鼓勵下,到了大班,她在幼兒園裡光盤的次數越來越多,在家裡吃飯的表現也漸漸好了,挑食的毛病也改了不少。
孩子的內心都有一種需求,那就是被看見,被肯定,被鼓勵的需求。小小孩子說大話,主要是想讓大人看到他所取得的成就,哪怕是一點點 ,在他看來也是很了不起的。我們只要看到他的進步,對於進步多少卻不必過於計較,進而肯定他,鼓勵他,那麼他會感覺到大人回應,從而提高進步的積極性。
如果我們過於較真,把聽話的重點落在了他說的那個誇大的量上,而不是他想要表達的取得的成就上,那對於孩子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因為他認為大人聽不懂他想要說的話。
所以我們聽孩子講話,要聽明白他想要表達的重點,而不是用我們的思維去判斷,因為小孩子的思維很直接,沒有那麼複雜的邏輯。對於孩子,我們不妨變得簡單點,聽到孩子說大話,不必過於緊張。
【作者:又愛又煩的喔喔媽,家教、育兒領域創作者,家有二寶,專註育兒日記、高效陪伴,帶娃路上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