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疑自己不是魚進化而來的

近期,昆明疫情形勢嚴峻,幼兒園小朋友都放假了。孩子閑了沒事,大部分時間都在家裡看電視。一日回家,兒子語出驚人:「爸爸,你說我們是什麼進化來的?是不是貓和老鼠?驚訝之餘,才發現近期兒子看《貓和老鼠》的動畫片入迷了。

對於兒子的大膽提問,我嘗試着問「為什麼呢?」兒子回答說是「貓和老鼠都會說人話,動作表情都跟人一樣」。對於兒子的大膽回答,我不可置否。因為人就是要充滿好奇心才會有新的發現。科學也需要不斷的質疑才能夠有新的發展。

人是什麼進化來的?是雞進化的?還是魚?每個人都可以堅持自己的觀點。小時候,爸媽就告訴我們說「人是猴子變來的」,因為人不吃飯會變成「瘦猴」。不過上學後才知道,有個叫達爾文的人也認為人是從猴子進化而來的。

近年來,隨着科技創新的高速發展,人們也習慣了越來越多權威專家的研究碩果。比如燕大教授推‬翻‬相‬對論並‬入選河北省科學技術獎,熟雞蛋孵小雞收錄《寫真地理》期刊,科‬學家經‬過21000多‬次研究發‬現了‬狗咬尾巴的意義並‬發表《交叉科學》雜誌。

其實,有的人,不管研究什麼、發現什麼、入選什麼、有什麼重大現實意義,關鍵是要有伙食吃,只要有「好吃的」,真真假假,什麼都敢研究,敢發表。不是嗎?

最後,真的不希望魚是人類的祖先,要不然將來這個魚還能不能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