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產也可能損傷寶寶神經?專家:這個時限內不用着急


近日,來自河南的郭女士在網上發帖稱,自己在醫院生產時,寶寶的臂叢神經婦產科醫生拉斷,網友一片嘩然。


今天我們就來科普一下。


臂叢神經其實是一組神經的總稱


臂叢神經其實並不像大家想像的那樣是一根神經,而是指一組神經,它們如同一片樹叢,紮根於頸胸部椎管內的脊髓,而後繼續分出許多枝椏,支配上肢、肩背、胸部的感覺和運動。


我們可以把臂叢神經分為根、干、股、束、支五部分:



根:神經根共5條,分別從第4、5、6、7頸椎以及第1、2胸椎之間的椎間孔發出;


干:神經根兩兩融合,形成上、中、下3條神經干。上干為第5、6頸椎神經根融合而成,中干為第7頸椎神經根單獨演化而成,下干為第8頸椎、第1胸椎神經根融合而成;


股:3條神經干又各自分出前、後2股。前股與屈相關,後股與伸相關;


束:6股又融合成外側束、內側束、後束共3束。外側束由上乾和中乾的前股融合而成,內側束由下乾的前股形成,後束由3條後股融合而成;


支:3束又發出6大分支,包括鎖骨下的肌皮神經(控制屈肘)、橈神經(控制外伸)、尺神經(控制手部精細動作)、正中神經(控制手和腕屈曲)、腋神經(控制外展),以及鎖骨上的肩胛上神經(參與肩的外展)。


走形簡圖如下:


對於成人來說,臂叢神經損傷常由於車禍等外傷,手術造成的醫源性損傷,或者一些神經炎等內科疾病引起;


而對於新生兒,臂叢神經損傷則常是由於分娩時嬰兒的頭、頸、肩受到持續的外力壓迫或牽拉所致。


分娩性臂叢神經損傷是肩難產常見併發症


分娩性臂叢神經損傷也稱產癱,常在順產過程中發生肩難產後出現。


所謂肩難產,就是嬰兒的頭出來了,肩卻卡在母親的骨盆里出不來。這時為了防止胎兒窒息,醫生有時就不得不拽頭或者使用產鉗、胎頭吸引器來助產,在這種低速、低能、持續的牽拉暴力作用下,嬰兒就可能出現頭肩分離,導致臂叢神經損傷。


另外,產癱的發生與產婦和胎兒的基礎情況也息息相關,比如產婦生產次數少所以骨盆開縫較小,產婦年齡較大,生產難度大,或者胎兒自身過大等,都容易導致肩難產,從而出現產癱。


產癱發生後,嬰兒的上肢往往是軟癱的,像麵條一樣,被舉起也會掉下來,手臂也常常非常柔軟,沒有張力。



據統計,國外約有3‰的人會出現產癱,雖然國內還未形成具體統計數字,但即使按照3‰的比例估算,我國每年也要有5-6萬人出現此種情況。


產癱的基本治療原則是3個月內不做手術


嬰兒出生3個月內,家長不用過於着急。


通常來說,產癱初發5-8天,往往可以先進行制動(放着就好,不用綁住固定),讓損傷的神經修復一下;8天過後,就可以幫助孩子進行康復鍛煉,因為孩子每天都在生長,上肢長期廢用就可能造成關節萎縮、畸形,影響發育;



等到3個月後,如果孩子手指仍不能動,可能才需要手術治療;如果3個月後手能動能抓,但不能屈肘,就還可以繼續恢復2個月;


但同時我們也需要知道,其實70%-80%的孩子,產癱並不嚴重,大多無需手術。有的孩子可能僅僅為臂叢神經上干、上中干損傷,存在抬肩屈肘障礙,手功能卻是完好的,而這些情況通常90%可以自行恢復。



點擊鏈接,了解更多相關內容→分娩性臂叢神經損傷(產癱)-醫學微視


參考資料:醫學微視官網 - 王樹鋒 主任醫師《分娩性臂叢神經損傷(產癱)》、《臂叢神經損傷修復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