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臍帶是媽媽疼還是寶寶疼?臍帶出現這些異常,說明要去醫院看看

臍帶是連接胎兒和胎盤的結構,是媽媽和孩子的橋樑,主要為胎兒提供所需營養,排出胎兒的代謝廢物。相信大家都知道,無論是剖腹產還是順產時都需剪臍帶,然後生成寶寶的肚臍。剪臍帶時寶寶痛,還是媽媽痛,這是眾多人群關注的話題,不妨從以下找出答案。

剪臍帶是寶寶痛,還是媽媽痛?

臍帶是將媽媽和寶寶連接在一起的橋樑,我們可以將胎盤比喻成一個蓮蓬,有蓮花那側就是連接媽媽的,反之另一側就是連接嬰兒,在沒剪斷前會起到傳輸氧氣和營養的作用,剪斷了臍帶就是變成了肚臍眼了。

剪臍帶時寶寶不會感覺到疼痛,雖然臍帶上有靜脈和動脈,保護血管的一層膜,不過卻無痛覺神經,因此寶寶感覺不到疼痛,同樣媽媽也感覺不到疼痛,所以無需過度擔憂。

剪斷後的臍帶殘端怎麼護理?

剪斷臍帶後會形成一個殘端,如果不進行護理,就會發生感染。

1、堅持消毒

住院期間醫護人員會教給寶媽媽如何對肚臍消毒。正確的方法是先把雙手清洗乾淨,把殘端慢慢的提起,向肚臍窩中消毒,這樣能避免滋生細菌,加快肚臍脫落速度。

2、維持局部乾燥

殘端還未脫落前仍然用紗布蓋着,沾水後可能會滋生細菌,影響寶寶健康,所以應保持臍帶殘端和周圍乾燥。每次給寶寶洗澡時應用防水肚臍貼,洗完澡後應及時擦乾,觀察是否有殘留的水分。一般情況下,1~2周左右臍帶就會變干脫落,如果仍然沒有脫落,還需着重檢查和消毒,一旦出現紅腫和滲出以及化膿等,還需立即就醫。

3、讓臍帶根部自行脫落

若寶寶的臍帶根部仍然沒有脫落,家長不能自行撕扯下來,不然會造成臍帶處出血,從而引發意想不到的危害。

臍帶出現異常癥狀時要提高警惕?

1、肚臍鼓鼓的

正常情況下肚臍脫落後呈現凹陷狀。若寶寶肚臍鼓起,特別是哭鬧時最為顯著,應高度懷疑臍疝,也就是腹壁肌肉上有裂隙,寶寶哭鬧時腹內壓增加,促使腹腔內組織凸出。一般寶寶一歲到一歲半時臍疝就能自愈,期間不能用力按壓肚臍;若一直沒有好轉,還需通過手術方式縫合。

2、有結痂塊

寶寶的臍帶根部未完全脫落,根部殘留肉芽腫或發紅的結痂塊,甚至流出淡黃色的液體,十有八九是臍帶肉芽腫,通常一星期左右就能好轉。

3、臍帶底部發紅和腫脹

發現寶寶臍帶底部顏色發紅和腫脹,稍微一觸碰寶寶就會哭鬧不止,以至於肚臍部位流出黃色的分泌物,散發出難聞的氣味,說明已受到感染,還需立即選擇正規醫院治療,以免誘發嚴重的危害。

4、臍帶一直沒有脫落

寶寶已經出生3周,臍帶仍然沒有脫落,還需立即就醫檢查,看看是什麼原因。

家醫君寄語

作為新手媽媽應着重關注寶寶臍帶健康,維持局部衛生和乾燥;給寶寶換尿布或紙尿褲時不能蓋到肚臍部位,以免尿液或糞便感染臍帶殘端。若尿液或糞便不小心接觸臍帶殘端,還需用棉簽蘸取少量的水擦洗,然後再對局部消毒。值得提醒的是,萬萬不可用酒精對局部消毒,不然會刺激嬌嫩的皮膚,反而增加感染幾率。


家庭醫生在線專稿,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