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老師小班主題教案《紅紅的小東西》

設計意圖:

  近期我們班針對幼兒展開了圖形變變變的主題活動,我發現小班幼兒對圖形還沒有全面的認識和了解。我希望以故事的形式讓幼兒在感受故事趣味性的同時了解圓形的特徵:可以滾動,發現日常生活中紅色的東西以及圓形的東西。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故事內容,感受作品的趣味性。

  2.認識多種紅紅的、圓圓的物體,感受圓形物體可以滾動的特點。

活動準備:

  背景圖、故事中出現的動物圖片。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

  初步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活動難點:

  認識多種紅紅的、圓圓的物體,感受圓形物體可以滾動的特點。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出示紅紅的小東西,師:老師在路上撿到了一個紅紅的小東西,你知道它是什麼嗎?

  幼兒猜測

  師小結:剛才小朋友們說了好多紅紅的、圓圓的東西,我們來看看它究竟是什麼吧!

  二、欣賞故事。

  1. 播放PPT,教師有感情的講述故事。

  2. 提問:

  (1)這個紅紅的小東西是什麼呀?

  (2)一路上它遇到了誰呀?(根據幼兒回答出示圖片)

  (3)它們把紅紅的小東西當成了什麼?(根據幼兒回答出示圖片)

  (4)它說了些什麼?(幼兒一起模仿小動物對話。)

  三、理解故事情節。

  1.根據出示的圖片帶領幼兒一起講述故事。[.來源屈.老師教案網]

  2.引導幼兒討論:一路上紅紅的小東西走呀走呀,都遇到了誰?它們把紅紅的小東西當成了什麼?

  四、經驗分享

  引導幼兒練習講述故事,教師總結:這個小東西真有趣呀!一路上遇到了很多事,鬧了不少笑話:小老鼠以為它是一顆紅櫻桃,它自己又想做小白兔的第三隻眼睛,還以為自己是小紅燈籠,後來才發現自己原來是小貓衣服上掉下的一顆紐扣。

  五、師:我們一起去外面看看能不能遇到這個紅紅的小東西吧!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經過第一輪研討,我決定將故事分段講述,到「經過小熊家」,先讓幼兒回憶故事種出現了誰,學習小動物的對話,這時候讓幼兒猜測這個紅紅的小東西到底會是誰?讓幼兒回憶、認識多種紅紅的、圓圓的小東西。最後出示小貓,揭曉謎底。在第二輪教研活動中,有了之前的指導和提升,孩子們果然對故事情節有了更深的體會。當然,還有一些細節需要注意,如:無效性的問題要少問,有效的引導。經過了一輪又一輪的研討,對於語言活動的開展,我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