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教育:孩子撒謊時家長應該怎麼辦?



你好,我是白瞟的知識。

有朋友問:家裡的孩子喜歡撒謊,我該怎麼辦才能更好讓孩子誠實守信?

今天我們來聊聊這個話題。


在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中,家長最頭疼的事情之一,就是孩子撒謊。家長都會教育孩子要誠實,所以當孩子撒謊時,家長就會覺得孩子在故意違抗自己。

但是,今日心理學網站的一篇文章說,當孩子撒謊時,家長要意識到,孩子的思維和成年人是不一樣的。微信公眾號「心之洲」翻譯了這篇文章。

文章介紹了一個實驗。這個實驗研究了9歲以下孩子的思維方式。研究人員在一個房間的牆上,放了一個飛鏢靶,離靶子很遠的地方,畫了一條黃線,房間里還放了一個椅子。然後,研究人員把孩子領進房間,給他一把飛鏢,告訴他,要站在黃線後面投,投中一個,就給他一塊糖。接着,研究人員會和孩子說,自己有事出去一下,但是孩子可以繼續投飛鏢。

孩子們不知道這個房間有攝像頭。當研究人員回到房間的時候,發現飛鏢基本都插在了靶子上。但實際上由於黃線離靶子太遠,孩子基本上是沒法投中的。研究人員會問孩子,有沒有越過黃線,超過90%的孩子會回答沒有。因此他們撒謊了。

在研究的第二個階段,研究人員又找了年齡相同的一群孩子。同樣告訴他們不能越過黃線,不同的是,研究人員會告訴孩子:「房間里的椅子其實不是空的,而是有一位隱身公主坐在那裡。我能夠看到並且和她交談,但是你不能。她會告訴我當我離開時,這裡發生了什麼。」這一次,超過90%的孩子沒有越過這條黃線。

所以,文章說,當孩子撒謊時,不是什麼父母教育失敗,而是和孩子的年齡有關。第二次參加實驗的孩子,因為相信有人看着自己,因此他們會遵守規則。有時候孩子之所以撒謊,只是想要說出家長想要聽的內容,哄家長開心。

那面對孩子撒謊時,家長應該怎麼做呢?

家長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完整表達出來,告訴孩子自己的期望,而不是問一個自己知道答案的問題,等着孩子從家長的角度來回答問題。文章舉例說,當家長發現孩子拿着棒球棒,站在一個碎了的花瓶旁邊時,一般都會問「發生了什麼」。

從孩子的角度來說,他可以說真話,並且會受到懲罰;也可以說自己不知道,希望家長會相信他。因此,他的選擇是,100%受到懲罰,或者是,50%逃脫懲罰的可能性。

從孩子的思維出發,家長最好不要問自己知道答案的問題。相反,家長應該直接對孩子說:「你在家玩的時候打碎了花瓶,你的懲罰是做兩周的家務。但是,如果你道歉並告訴我你應該做什麼,你只需要打掃一周。」這時候,情況就變了,孩子必須承認錯誤,並且說實話,以便得到較輕的懲罰。

這樣一來,家長也可以教會孩子在犯錯的時候說實話,等孩子習慣之後,做錯事的時候自然就會道歉了。希望以上觀點對你有啟發。

思考題:

在日常孩子的教育中,你遇到過這種情況嗎?有沒有更好的教育方法呢?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和大家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