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出樂觀的孩子》第六章讀書筆記

你也許認為要區分孩子是樂觀還是悲傷是很容易的,其實不是,其實不然。

樂觀的特性不是取決於幾個顯著的例子,而是取決於每日生活中樂觀的解釋風格,以及樂意照着去做的次數。

女孩兒在青春期以前明顯比男孩兒樂觀。

孩子悲傷,最令人擔心的後果就是抑鬱。因為悲觀的孩子比樂觀的孩子更容易變得抑鬱。

兒童抑鬱的第一種狀態是想法變了。這是抑鬱的典型想法,這種想法的核心就是悲觀的解釋風格。

第二種是兒童抑鬱症的第二個癥狀就是心情變壞。當他抑鬱時,他會覺得很難過、悲傷、缺乏勇氣、絕望,他可能常常哭泣,甚至哭幹了眼淚。他的生活也變得無趣,甚至覺得以前喜歡的活動也變得無聊且浪費時間。

抑鬱兒童不只是悲傷,也常表現出被視為壞行為的焦慮急,急躁易怒。

兒童抑鬱的第三個癥狀與三種行為有關,消極、無法做決定和自殺傾向。抑鬱的孩子時常無法展開新任務。而且,一遇到小挫折就會放棄。

抑鬱的孩子無法從眾多的選擇中做出決定。許多抑鬱的孩子想過自殺,但當抑鬱的兒童想到自殺時,他們會有一些動機。

一種動機是終結,就是目前這種情況已經無法再忍受了,所以他們想要結束一切。另一種是操作手段,他們想要重新尋回愛,就採用像報復或者讓其他人無法再辯解的手段兒。

兒童抑鬱的第四種狀態體現在生理上,最常見的是孩子的胃口變差了,許多孩子都無法進食,有時會是另一個極端狀況。雖然不餓,但仍會繼續吃。睡眠紊亂也十分常見。抑鬱的孩子可能睡得比平時多。

作為家長,一定要隨時關注自己的孩子,杜絕孩子的一切負面情緒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