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孩子的十萬個「為什麼」煩?這是多好的事兒呀!

2020年11月16日23:36:03 育兒 1845

四五歲開始,兒子似乎每天都有許多問題,來等着大人答。比如有一次我正在寫東西,他在旁邊吃午餐:「媽媽,我為什麼要吃米飯呢?」我抬起頭來,停下手裡的活。

「因為吃了飯人才有力氣,才能學習,玩耍啊!」

「為什麼要吃米飯才有力氣,吃漢堡薯條就不行嗎?」

我無奈的看着他,心想這孩子腦子裡是不是裝了「十萬個為什麼」,「為什麼」在這個家裡出現的頻率太高了。

為什麼樹葉會掉?為什麼要睡覺?為什麼買東西要給錢?...這讓我意識到:他再也不是那個大人說什麼都信,說什麼都老實聽着的小屁孩了!

他正在成為一個具有自主判斷能力、有獨立思維的人。

被孩子的十萬個「為什麼」煩?這是多好的事兒呀! - 天天要聞

愛提問=在變聰明

理論上人類大腦的高級認知會在5、6歲左右加速發展,進入其黃金時期。

美國教育心理學家Benjamin Bloom曾經提出一個著名的理論:思維能力金字塔。這個金字塔由下往上,展現了從底層思考向高層思考發展的過程。

被孩子的十萬個「為什麼」煩?這是多好的事兒呀! - 天天要聞

思維能力金字塔

記憶:涉及對言語的簡單記憶,不需要對原輸入的信息做改組和加工。

理解:在閱讀過程中有目標的進行思考。

應用:把抽象信息應用於新情境中。

分析:用自己的話表達別人的觀點和邏輯。

綜合:將觀點和邏輯遷移應用到其他情境和生活里。

評價創造:衍生出符合邏輯的、能夠影響別人觀點的,或立場。

記憶、理解、應用都屬於初級思維能力,分析、整合、創造屬於高級思維能力。孩子2、3歲的時候,基本都處於初級階段。這個時候他們還沒有自己對這個世界獨立選擇的能力,只是簡單的理解和記憶,所有的應用也都是表面上的模仿。

很明顯的表現是,他們對你說的話,沒有表現明顯的異議。通常大人會覺得這個時候的孩子挺容易帶的,比較聽話。

當孩子長大了,他會有自己的想法,即使你說出了答案也會提出質疑。便是高級思維能力的「分析」和「評估」。孩子的高級認知發展5、6歲左右為黃金時期,身為爸媽,我們必須要在這個時間段培養孩子的思辨能力

面對孩子不斷攀升的認知和日益增多的提問,父母的態度很重要,如果選擇敷衍和撒謊,那麼日積月累的拒絕,就會破壞孩子的思維能力。長此以往,孩子的好奇心會逐漸減少,永遠的停留在初級思維階段,缺乏進步。

那麼,我們要怎麼做呢?

被孩子的十萬個「為什麼」煩?這是多好的事兒呀! - 天天要聞

要引導孩子「自我生成」

孩子在問問題的時候,如果有充分的時間去引導,就可以儘可能讓孩子「自我生成」答案。

丹尼爾L施瓦茨在《科學學習斯坦福黃金學習法則里》提到:在解決問題中調用一部分信息來組成完整的信息,自我生成就是調取這部分信息的過程。

「記憶」常常作為一個詞組來使用,但將它拆成「記」和「憶」來理解的更為恰當。「記」就是將初次獲取的信息進行收集編錄,在腦海中留下短暫的痕迹。而「憶」則是進行回憶,將它內化為自我的存在。

自我生成,便是靠「憶」來發揮作用。

比如許多孩子會提到的一個問題:「媽媽,我是從哪裡來的?」,要引導孩子自我生成答案,我們可以這樣回答:

「陽台上的小花朵,在沒開之前是什麼樣的?」

「一顆種子,埋在泥土裡。」

「那為什麼埋進泥土裡?」

「怕被人踩壞?」

「那它後來怎麼開的花呢?」

「澆水、曬太陽!」

「沒錯,其實每個人在一開始的時候,也是一顆小種子,你也一樣哦。為了保護你不被傷害,你從一開始就是在我肚子里的,那你猜猜你是怎麼長大的呢?」

「吃飯、睡覺來的!」

這裡的每一步驟都是給孩子的提示,而且最好結合孩子聽得懂的語言和常接觸的例子。

你可以說出前半句,讓他回答後半句,或者主動對他提問,把「皮球」踢給他,這些都比把答案直接給他要好。

被孩子的十萬個「為什麼」煩?這是多好的事兒呀!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網絡

雖然我們都知道孩子問問題,是為了獲取知識,但還是很多爸媽會因此感到煩惱或者無從接招。

尤其學齡前孩子,不善於偽裝自己的情緒,一有問題就非常想立刻知道答案,無意中就會給爸爸媽媽們增加「煩惱」。另一個就是家長的認知有限,不是所有事情都懂得解答,況且有些東西並不是一言兩語就說得清的。

假如你現在在忙,沒有太多的時間回答孩子,你可以這樣做:

比如上面那個問題,與其用「充話費送的」,「從路上撿的」之類的回答來敷衍孩子,不如簡單地說「從媽媽的肚子里出來的」。

孩子可能會敏感地察覺到媽媽應該是在認真地回答問題,但也會更想知道細節,這時你可以說:「晚一點媽媽再跟你說這個屬於你和我的秘密吧,媽媽現在沒空,會講不好。」

這樣的回答,既先給了孩子一個簡單的答案,又讓自己有個緩衝的空間,最主要是我們的態度,會讓他知道自己的問題是被看到的,並沒有被忽悠。

對於大一點孩子的問題,我們還可以提議等有空了,就帶他上網或者去書上翻找答案,這樣的過程,其意義遠大於獲得結果,而是給孩子提供一個尋找答案的方式。

這也是自我生成的重要途徑。

被孩子的十萬個「為什麼」煩?這是多好的事兒呀! - 天天要聞

自我生成三個要點

這裡可以用幾個比較貼近實際的例子,給大家解釋引導孩子自我生成的三個要點:

1、提示線索難度要把握好度

例如,孩子問「人為什麼要吃飯?」如果孩子已經了解了身體的構造,你就可以提醒他「胃是管什麼的?如果空了會怎樣?」如果孩子沒有接觸過相關的信息,所提示的信息就不能那麼複雜,就要從所熟知的生活體驗里找提示標籤了。

前兩天兒子問我:「媽媽,什麼肉最好吃呢?」我心想着他還不知道,肘子肉、裡脊肉之類的名詞,不過最近剛帶他去吃了北京烤鴨,於是我回答:「這個肉要用掛爐烤,再抹上來自北京的醬料。」兒子很快搶答:「北京烤鴨是最好吃的肉了!」

我接著說,你覺得好吃的肉,和自己喜歡的人一起吃的肉,那應該就是最好吃的了吧。

提示孩子生活中所看到過的,孩子的腦海中會立刻浮現皮酥肉嫩、待人享用的烤鴨。

相反,如果我們提示肘子肉最好吃,孩子沒有看到過,就算形容的很貼切,孩子也是答不出來的。因為他的思維里從未出現過這條信息,更沒有親身體會過其中的美妙。

2、用開放性的問題反問孩子

在我們回答之前,可以先把問題丟出去,這是個既偷懶又有用的做法。「你覺得這是為什麼呢?」孩子會先自主調動所有的認知和記憶,加上家長的提示,說出一個大概的答案。

有一次兒子問我:「媽媽,小鳥為什麼會飛?」我說:「因為它有....你覺得它有什麼?」兒子想了想,回答:「小鳥有翅膀!」

通過你一句我一句對話式溝通,層層遞進的啟發著孩子自主思考,通過動腦筋得到的答案比父母直接給的,記憶要深刻的多。

3、強化線索到答案之間的路徑

可以用在一起的過往經歷作為線索。

「上次去商場,你為什麼哭啊?」

「因為媽媽不給我買漢堡吃,所以我就哭了。」

「為什麼要買漢堡?」

「因為我餓了。」

「餓着肚子很難受,所以要吃漢堡。那你知道人為什麼要吃飯了嗎?」

「因為不吃飯,肚子會餓的難受。」

通過不斷的給出線索,引導孩子在回憶階段發揮「自我生成」作用。

強化線索到答案之間的路徑還可以通過實踐表達。有一次吃早餐的時候,兒子問我:「為什麼同樣大的餅有的是甜的,而有的沒有味道?」我說:「餅里有的放了白糖,有的沒有放。」兒子還是表示很疑惑的樣子。於是當天晚上下班回家,我們開始做餅,知識通過手動獲取了。

有時候讓孩子積極的參與進來這也是很有用的線索,容易讓孩子更好的思考和理解答案。

被孩子的十萬個「為什麼」煩?這是多好的事兒呀!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網絡

近年來,思維能力越來越受家長重視。不少父母捨得花幾萬塊給孩子報名各種思維訓練補習班,卻不願意多回答孩子的一個問題。以為自己付出了很多,可恰恰忽略了培養孩子思維能力最有效的是:好好回答問題。

親子關係間的問答溝通,是孩子最好的起跑線。

每個孩子都是最好的問題製造者,回答好問題才能保護好孩子的這份求知慾。隨着孩子年齡的增長,引導他們思考如何提出有質量的問題便是重中之重。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中國人口報關注 | 晉中市千人托位數達4.59個 - 天天要聞

中國人口報關注 | 晉中市千人托位數達4.59個

【來源:晉中市衛生健康委員會_衛健要聞】近日,山西省2025年托育服務宣傳月啟動儀式暨托育工作現場推進會在晉中市祁縣綜合托育服務中心召開。以祁縣為代表的晉中市各縣(市、區)堅持托幼一體化發展,努力探尋化解嬰幼兒家庭托育難題的經驗方法,打造普
新生寶寶的第一個六一兒童節:在病房也可以很幸福呀! - 天天要聞

新生寶寶的第一個六一兒童節:在病房也可以很幸福呀!

湖南日報5月29日訊(文字/視頻 全媒體記者 周倜 通訊員 吳清怡 宋宇 劉玉君)「希望我們的小寶貝早日打怪成功,加油」「小勇士,爸爸媽媽永遠是你最堅強的後盾」……今天,在「六一」國際兒童節來臨之際,湖南人民醫院新生兒科上演了一幕幕溫馨畫面
第二屆中國母嬰產業母嬰龍標獎將於五端午重磅揭曉 - 天天要聞

第二屆中國母嬰產業母嬰龍標獎將於五端午重磅揭曉

2025第二屆中國母嬰產業母嬰龍標獎將於五端午重磅揭曉據國內母嬰行業資深媒體《母嬰視界》了解,備受業界矚目的中國母嬰產業2025第二屆母嬰龍標獎歷時三個多月的評選,已進入最終評審階段,將於五端午賽龍舟之際重磅揭曉母嬰龍標獎金獎、銀獎、銅獎獲獎名單。2025第二屆中國母嬰產業母嬰龍標獎評選旨在聚焦母嬰家庭全場景的...
孩子說被老師打了,要不要和幼兒園老師溝通? - 天天要聞

孩子說被老師打了,要不要和幼兒園老師溝通?

01昨天早上,孩子上學之前,突然說,她的C老師打她臉了。這一說,家人不淡定了。隊友送孩子上學去了,公公說沒必要找老師,即使打了也正常,太調皮了有時他都想打。婆婆很在意這件事。想當年,隊友在小學時被同學欺負,她去學校打了同學一頓,從此相安無事
感到不順時,這兩樣東西一定要主動丟棄 - 天天要聞

感到不順時,這兩樣東西一定要主動丟棄

生活有時就像一團亂麻,讓人滿心疲憊。明明在工作中拼盡全力,卻始終看不到明顯的進步;明明待人真誠友善,人際關係卻依舊緊張得如同拉滿的弓弦;明明對孩子盡心儘力,孩子卻依舊叛逆得讓人頭疼;明明內心無比堅強,生活的重擔卻依舊壓得人喘不過氣。
你能接受孩子的平庸嗎?網友評論_太暖人了 - 天天要聞

你能接受孩子的平庸嗎?網友評論_太暖人了

我家那小子,三年級了,數學考試又考了68分。我蹲在教室門口等成績單,手心全是汗。班主任把卷子遞過來的時候,那眼神跟刀子似的。 回家路上,臭小子還蹦蹦跳跳說要去買冰棍。我瞅着他後腦勺翹起來的那撮頭髮,突然想起他三歲那年,非要給我表演倒立,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