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人們口腔健康意識的提升,家長越來越重視孩子的口腔衛生,從嬰兒期的指套牙刷到兒童期的電動牙刷、各種牙膏,每一樣都是精挑細選。但這個被譽為口腔最佳清潔利器的用品卻很少被家長使用,那就是牙線。
在大部分人的認知中,刷牙是口腔清潔的最佳方式,其實不然,日常刷牙只能清除牙面上大約70%的牙菌斑,而剩下的30%,必須通過其他輔助清潔工具來幫忙,牙線就是最方便實用的一種。
牙線不僅是清除嵌塞物
人們對牙線都有一種誤解,認為它就是改良版的牙籤,只有塞牙時才用得着。但牙線其實是清除食物嵌塞最好的工具,同時也是清潔牙縫、牙齒鄰接面最健康、最有效的工具,因為除了嵌塞物過大會讓我們覺得塞牙外,飲食後牙齒間的縫隙內都會留有細微食物殘渣,並不會讓人感覺到有異物嵌塞。但正是這些細微殘渣,如果不及時清除,很容易滋生牙斑菌導致齲齒,長時間不清理很容易形成牙結石,造成牙齦紅腫、萎縮甚至牙槽骨的吸收,牙齒出現縫隙,嚴重的還會出現牙齒鬆動脫落。
標準的牙線厚度小於0.15毫米,遠小於最窄牙縫厚度,正常牙齒間的縫隙足以使扁平的牙線通過,用它清除嵌塞物不會出現用牙籤剔牙所帶來的牙縫變大、牙齦出血的情況。此外,有研究發現,牙線可以按摩刺激牙齒周圍的牙齦,增加牙齦的血液循環[4]。因此,正確使用牙線既不傷害牙齦,也不會讓牙縫變大。
兒童同樣需要牙線清潔
很多家長都覺得孩子還小、用不到牙線,其實美國牙科學會(ADA)建議:當孩子的兩顆牙齒可以慢慢碰到一起時,就可以使用牙線輔助清潔了[1]。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兒童牙科教授印德魯·普恩瓦尼博士給出了更明確的指導:當寶寶最後兩顆臼齒長出來時(2歲半至3歲),就應該幫助孩子用牙線了[2]。要知道,孩子的牙齒排列與成人是一樣的,同樣需要牙線清潔牙縫中的食物殘渣與牙菌斑,防止牙齒鄰面的齲壞[3]。
牙線作為日常護理工具,建議孩子每日使用1~2次,一般在午飯後與睡前刷牙前使用。但父母需要注意的是,孩子在6~8歲前,其手部精細動作發育還不完善,對刷牙、使用牙線這樣的精細動作是無法達到正確要求的,因此必須要父母協助完成[3]。
牙線種類雖多但要按需選擇
目前市面上的牙線產品琳琅滿目,但使用原理類似,只是細節上各有千秋,所以在選擇上要根據自己的情況而定。牙線從形態上可以分為牙線棒和普通牙線。成人建議首選普通牙線,它更易包繞牙面做清潔,且前後牙齒都能清潔到,而牙線棒在進入後面大牙的牙縫時相對困難。
牙線棒最大的優勢就是適合初學者和兒童。它分為成人和兒童兩種,二者在使用上有一定區別,不可互相替代,如兒童牙線棒的牙弓設計更符合孩子的口腔;牙線要比成人的細,再狹小的牙縫也可以輕鬆滑入,只要輕輕拉扯就能幹凈;手柄處的設計更方便孩子抓握,且尾端無尖角,不用擔心會傷到孩子。此外,兒童牙線棒大多造型可愛,可以消除孩子對使用牙線的抗拒心理。
隨着孩子對牙線的接受,需要慢慢過渡到普通牙線,由於普通牙線有粗細之分,孩子的乳牙比恆牙小,因此不能選擇太粗的牙線。此外,牙線從材質上可分為有蠟牙線、微蠟牙線和無蠟牙線,一般建議孩子選擇有蠟牙線和微蠟牙線。
使用牙線的正確姿勢
牙線雖好,如何正確使用是關鍵。對於新手爸媽和年齡小的孩子,牙線棒是很好的入門級選擇。它的基本清潔原理與普通牙線是一樣的,但是省去了自行扯繞牙線的環節,直接讓牙線棒的牙線部分對準牙間隙,使其慢慢「滑」進牙縫,開始清潔即可。不過,當孩子養成使用牙線的習慣後,父母需要幫他們過渡到普通牙線,因為牙線棒雖然容易上手,但C形拉緊牙線刮牙齒鄰面的力度不如普通牙線。
對於年齡大一點的孩子,家長可以使用普通牙線幫孩子清潔牙齒。取長約15~20厘米長的牙線,在手指上打結固定好,兩指間相距約1~1.5厘米;將牙線緊貼一側牙面,呈C形包繞牙面,上下左右緩和地刮動;刮完一側後,再刮同一牙縫的另一面,每個面至少刮3~4次,直至將食物殘渣全部帶出[2]。父母不能用力過大,否則牙線猛地擠進牙縫,碰到牙齦來個「急剎車」,就會損傷到孩子的牙齦。最後一顆大牙,也就是離我們最遠的那個牙齒鄰面,也不要忘記清潔哦。
最後,提醒各位寶媽,要想徹底清潔牙齒,刷牙和牙線缺一不可,只有二者聯合,才能保持牙齒健康!
參考文獻
[1]楊帆.小孩子可以用牙線嗎[J].中國家庭醫生,2017(7):29-29.
[2]文蘋.寶貝護牙媽媽出招[J].為了孩子:3-7歲(下)(5):36-36.
[3]翟曉媛.用牙線讓孩子的牙齒更健康[J].中華家教(上半月),2017,000(009):40-41.
[4]李秀芳.口腔護理,牙線被冷落[J].口腔護理用品工業,2007(2):5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