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啊,要學會順其自然,一切老天自有安排!

2025年03月07日20:30:32 育兒 5239

文/泠泠

人啊,要學會順其自然,一切老天自有安排! - 天天要聞

人這一生,一切都是註定的。

世間萬物,皆有來去的時間,人生如過客,我們始終都要學會順其自然。

人活一輩子,註定會經歷很多事情,也註定會遇到很多人,不管是遇到什麼事情,也不管遇到什麼樣的人,我們都要保持一顆積極樂觀的心態,用心甘情願的態度,去過隨遇而安的生活。

每個人其實都有自己的命運,每個人的活法也不一樣,人生都是有得有失,無法掌控一切,那麼不管我們看到別人的生活是怎麼樣的,也不管我們會遭遇什麼,有什麼樣的生活,我們都要不怨不恨。

楊絳先生說過,上蒼都是公平的,不會把所有的幸福都集中在同一個人身上,得到金錢未必擁有健康,得到健康未必擁有事業,得到事業,未擁有愛情,得到愛情,未必一切如願以償。

所以,人啊,活着一定要學會順其自然,一切老天自有安排。

人啊,要學會順其自然,一切老天自有安排! - 天天要聞

一、接受人生的無常,一切都是自然發生的。

有一句話說得對,人生無常,世事難料。

人生就是這樣,充滿着無常,根本是預料不到明天和意外哪個先到來。

人有生老病死,事有變化多端。人生就是這樣充滿變數的,我們永遠都預料不到下一秒會發生什麼。

正如年初七晚上,我丈夫還跟着我商量,想要把他爸爸從他大哥家裡接回來我們這裡住,說這樣更好照顧到爸爸。

因為從年初六開始,爸爸的身體就不舒服了,沒有出去喝喜酒,我丈夫就打包飯菜回來給爸爸吃,爸爸也沒有胃口吃,就知道是病情惡化了。

人啊,要學會順其自然,一切老天自有安排! - 天天要聞

其實我們都知道爸爸的身體的情況,但真的是沒有想到爸爸走得那麼突然。

年初七晚上,我丈夫問過我意見,說可不可以把爸爸接回來住,我說可以,但也要問過他大哥的意見。

卻沒有想到,年初七晚上,爸爸就走了,是大哥十二點多回到家的時候發現的。

年初八早上,我帶着娃從我媽家趕回來,還是沒能見到最後一面。

真的是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家公對我也真的是挺好的,當丈夫說要把家公接回來住的時候,我也是會同意的,但天意弄人,沒有想到家公會走得這麼突然。

生老病死,真的是我們無法掌控的,或許一切都是命,我們不得不接受。

而我們活着,不管是遇到什麼突然的事情,我們也要學會順其自然,一切能發生的,或許都是必然的,躲也躲不過。

人啊,要學會順其自然,一切老天自有安排! - 天天要聞

二、學會順其自然,老天自有安排。

古人云:「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

人生不過三萬餘天,非常短暫,我們一定要活在當下,珍惜當下,看開人生中所發生的一切,也看淡人生中的得失成敗,聚散離合。

人活着,最好的態度,就是順其自然,不去糾結過去發生過什麼,也不去想太多還沒發生的事情,更不必總是杞人憂天。

算計來算計去,其實都是一場空。

人啊,要學會順其自然,一切老天自有安排! - 天天要聞

人生一切,都是該來的來,該走的走,我們不要強求,不必執着。

人生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什麼事情都可能會遇到,甚至會接二連三遇到不好的事情也是有可能的。

人生無常,就是常態,或許這一切無法掌控才是老天的安排。

我們活着,儘管盡人事,聽天命,保持一顆平常心去面對,既來之,則安之,心態好了,好運自來。

人啊,要學會順其自然,一切老天自有安排! - 天天要聞

-END-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吳艷妮罕見曬兒時照片,祝媽媽母親節快樂,稱從不會焦慮和自卑 - 天天要聞

吳艷妮罕見曬兒時照片,祝媽媽母親節快樂,稱從不會焦慮和自卑

5月11日,女子100米欄運動員吳艷妮發佈多張與母親熊艷的合影,並祝福其母親節快樂。吳艷妮寫道:「我從不會焦慮和自卑,因為她知道她的孩子很健康,所以我真如她所想的那樣,在美麗的世界艷陽高照,謝謝你成為我的媽媽,熊艷,祝你母親節快樂,祝每一位媽媽母親節快樂。」此外,吳艷妮還罕見曬出了自己的童年照,當時的她被...
母親節,松江這群爸爸們走進訓練營解鎖父育陪伴 - 天天要聞

母親節,松江這群爸爸們走進訓練營解鎖父育陪伴

親子關係中父親的陪伴不是母親角色的「替補」,而是提供獨特的養育維度。5月11日,洞涇鎮的二十多個爸爸帶着自家孩子一起走進由松江區同於道體育管理中心主辦的「父育生態訓練營」,在高智爾球等運動項目中默契配合,在協作對抗中增進情感連接,自覺承擔起小家庭的父育陪伴,為媽媽們分擔育兒重擔。早上8時半,孩子們在爸爸...
母親成為育兒焦慮的終端?一位人類學者的觀察 - 天天要聞

母親成為育兒焦慮的終端?一位人類學者的觀察

在關於教育問題的媒體報道中,家長常常以負面形象出現,尤其是母親。她們是有問題的大人,焦慮、偏執、嘮叨甚至瘋狂,以愛為名控制孩子,唯分數論。但是對人類學者關宜馨來說,母親和孩子一樣痛苦。他們只是先於不諳世事的孩子看到了未來就業與快樂童年之間難以兼容的社會現實,在這種悖謬中苦苦掙扎。每一位母親的進退兩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