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漢請人淘百年古井,挖出一條紅鯉魚,小孫子:這是一條巨龍

2024年06月10日11:10:08 育兒 4682

本內容為虛構小故事,懇請理性觀賞,切勿對號入座。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傍晚時分,老天忽然下起了瓢潑般的大雨,不長的時間,地上就積起了一尺多深的水。郟老頭臨睡前,望了望天空,自言自語地說:「這場雨來得怪,要是這樣下到半夜裡,莊稼就夠嗆了,恐怕要釀成洪澇災害了。」

他的小孫子討聰兒聽見了,接話說:「爺爺,不會沖壞莊稼的,那一條紅鯉魚,今晚要走了,雨水是來接它的。」

討聰兒才三歲多一點,聰明伶俐,他所說的紅鯉魚,目前放在院子里的水缸里養着。這一條紅鯉魚,大約十幾斤,郟老頭打算明天請兩個好友來喝酒的。

郟老頭聽完討聰兒的話,笑着說:「你又在瞎胡說,一條紅鯉魚而已,你把它說的神乎其神的。」說完話,他打着雨傘,來到院子角落裡的水缸前,只見紅鯉魚沉在缸底,一動不動。他笑着說:「明天就吃掉你,你就將就一晚吧。」說完,他就進屋睡覺去了。

到了半夜裡,郟老頭忽然被一聲巨響驚醒,急忙下床,趴在窗戶上往外望。只見水缸已經成了碎片,紅鯉魚緩緩地升起,身邊環繞着一層霧氣。

一瞬間,紅鯉魚變成了一條龍,落進了水裡,院子里的積水已經三尺多深了。只見龍隨着流水往外漂流,院牆轟然倒塌,龍游出了院子,隨着洪水遠去了。

郟老頭目睹了這一切,目瞪口呆,這才相信,討聰兒的話是真的。

老漢請人淘百年古井,挖出一條紅鯉魚,小孫子:這是一條巨龍 - 天天要聞

郟老頭獨門獨戶住在山腳下,平時吃水,都是前院里的井水。這一座青磚大宅院,是祖上傳不下來的,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

大宅院三進三出,分前院、中院和後院,後院里有一口水井,建宅院時挖的,也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大約二十年前,郟老頭的父親認為古井太遠,廚房在前院,不方便,就在前院里挖了一口水井,後院的古井就廢棄不用了。

前不久,郟老頭在後院的後門附近,建了一座牛馬棚,左邊養牛,右邊養馬,就打算把古井淘一淘,重新啟用,井水供牛馬飲用。

這一天,他請來兩個人淘古井,清理掉青苔和淤泥,清理到井底時,居然從淤泥里挖出一條紅鯉魚。郟老頭大喜,提着鯉魚往前院而去,打算養在水缸里,明天請老友來喝酒吃魚。

這時候,討聰兒跑了過來,看着紅鯉魚說:「爺爺,這是一條巨龍,快放掉。」郟老頭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來,說道:「你這個小傢伙,又在胡說八道,這分明就是一條紅鯉魚,怎麼可能是龍呢?」

討聰兒辯解說:「真的是龍,你要是吃了它,就會天降災禍。」

郟老頭樂呵呵地說:「既然是龍,你就讓它變成龍啊,要是變成龍,我自然會放了它,哪裡敢吃它呢?」

討聰兒見郟老頭不相信,就躺在地上撒潑打滾,要郟老頭把紅鯉魚放進古井裡。郟老頭好說歹說,討聰兒聽不進,氣得郟老頭照着他的小屁股打了兩巴掌。討聰兒見郟老頭髮怒,跳起來跑了。

郟老頭就提着紅鯉魚,把它養在前院的水缸里,對老伴講,先不要殺魚,明天去請兩位老友來吃酒,明天早上再殺不遲。說罷,他就寫了兩個名帖,派人送給兩位老友,約定明天中午來他家吃魚,順便下棋。

老漢請人淘百年古井,挖出一條紅鯉魚,小孫子:這是一條巨龍 - 天天要聞

說起這兩位好友,都是道士,一位是前山道觀的胖道長,另一位是後山道觀的瘦道長,兩人都擅長下棋,郟老頭經常去道觀里和他們下棋,時間一長,相互就成了棋友。好東西就要和朋友分享,因此郟老頭要和他們一起分享這一條古井裡得到的紅鯉魚。

誰知到了晚上,老天突然下起了大雨,臨睡前,雨水已經積到一尺深了。郟老頭擔心這樣下去,會衝垮莊稼,沒想到討聰兒卻說,雨水是來接紅鯉魚走的,不會釀成洪澇災害。

郟老頭認為小孩子是在胡說八道,因此也就沒有放在心上。到了半夜裡,他被響聲驚醒,趴在窗戶上往外探看,原來水缸碎了一地,紅鯉魚變成了一條龍,撞倒了院牆,隨着雨水遊走了。

他不由得目瞪口呆,這才相信,討聰兒說的話都是真的,紅鯉魚果然是一條龍,雨水果真是來接它走的,以免明早被殺了吃肉。

第二天早上醒來,艷陽高照,土壤乾爽,似乎昨晚根本就沒有下過雨。不過,水缸確實碎了,靠東邊的院牆也倒塌了。

請帖已經發出,紅鯉魚卻不在了,為了款待兩位道長,郟老頭一大早就去趕集,買了魚肉回來。

到了中午時分,兩位道長如約而至,看見倒塌的院牆,詢問了起來。郟老頭就把昨晚紅鯉魚變成龍,隨着洪水跑了的事情講了一遍。

兩位道長大吃一驚,胖道長掐指一算說:「這是一條水龍,掌管着這一帶的地下水,古井是它的棲身之所。」

瘦道長點點頭說:「老友,你惹下了大禍了,水龍被你逼走了,這一帶的井水都會枯竭,人們很難再吃到井水了。」

郟老頭聞言一驚,問道:「兩位老友,似此如何是好?」胖道長搖搖頭說:「你當時要是聽了小孫子的話,把紅鯉魚放回井中就好了。」

瘦道長搖搖頭說:「事已至此,說什麼都已經晚了,只好接受現實,以後到河裡挑水喝了,我們也沒有好辦法,除非能把龍重新請回來。不過,目前來說,沒人能把它請回來。」

郟老頭嘆息一聲,只好認了。不過,他對兩位道長的話,也是半信半疑。

老漢請人淘百年古井,挖出一條紅鯉魚,小孫子:這是一條巨龍 - 天天要聞

飲酒間,胖道長讓郟老頭把討聰兒喚來,詢問他是怎麼知道紅鯉魚是龍的。討聰兒笑着說:「他們看見的是紅鯉魚,我看見的是龍,各人的造化不一樣,見到的東西就不一樣。一個小小的水缸,又豈能困住龍呢?它不走,難道要成為你們的腹中之物嗎?」

瘦道長詢問道:「你原先見過龍嗎?又如何知道是龍呢?」討聰兒反駁說:「嬰兒從來不知道奶水為何物,為何天生懂得喝奶水呢?世上有很多玄妙的事情,豈能逐一深究呢?」說完,他扭頭就走。

望着討聰兒的背影,胖道長點點頭說:「此子根基不凡,將來必非等閑之輩,你要讓他讀書。」瘦道長附和說:「老友,你家的門庭,必將被這個小孫子光耀,你要好好地培養。」

三個人喝了酒,就開始下棋。到了日暮時分,兩個道長拱手告辭,各自回道觀去了。

到了第二天,郟老頭的兒子到水井裡打水,發現水位下降了三分之一,對郟老頭講了。郟老頭大吃一驚,跑到附近幾個村子裏詢問,誰知所有水井的水位都下降了差不多三分之一。他心知不妙,果真如道長所說,這一帶的水井都會枯竭了。然而,事已至此,他也無計可施。

過了一段時間,這一帶方圓十里的水井,都先後枯竭了,人們吃水,只有到山泉里或者河裡去挑。那一口百年古井,一滴水也沒有了。

漸漸地,人們都知道郟老頭逼走了水龍,才導致井水枯竭的,忍不住埋怨起他來。他心中有愧,不敢出門,總是待在家裡唉聲嘆氣,後悔當初沒有聽討聰兒的話。就這樣過了十幾年,他憂鬱成疾,染病身亡。

臨終時,他拉着討聰兒的手說:「孫子啊,你將來要是有能力的話,幫我把水龍請回來,造福一方百姓,爺爺我就會含笑九泉了。」討聰兒流着淚,連連點頭說:「爺爺你放心,將來我一定想辦法,把水龍請回來。」

老漢請人淘百年古井,挖出一條紅鯉魚,小孫子:這是一條巨龍 - 天天要聞

此時,討聰兒已經十六歲了,是一個書生,讀書很厲害,深得先生的器重。過了兩年,討聰兒成親了,娶了舒姓女子為妻。

到了二十六歲這一年,討聰兒獲得了科考的資格,到都城參加考試去了。等到皇榜公布,他榜上有名,被欽點為第二十一名進士,當上了縣令。

十幾年後,他得到重用,調任都城成了禮部尚書。大唐開元年間,天下大旱,皇帝要舉行祭天儀式,請來天下幾個著名道觀里的道士,來參加祭天儀式,其中就有著名的葉天師,擔任國子監祭酒。

因為討聰兒在舉行儀式期間,經常和葉天師接觸,等到儀式過後,兩人成了好友,經常在一起下棋。

這一天晚上,葉天師造訪討聰兒的府邸,兩人飲酒後,在書房裡下棋。討聰兒想起了爺爺臨死時的叮囑,就把往事講了,詢問葉天師可否有辦法召喚回水龍。

葉天師點點頭說:「其實,你如今已經官至三品,就用你的官印,也能把水龍召喚來。」討聰兒就向他請教具體的操作辦法,葉天師附耳如此這般一說,並贈送了一道符紙。

第二天早朝,討聰兒上奏,講起了往事,要回家召喚水龍,造福一方百姓。唐玄宗認為這是仁政,准奏了。討聰兒便帶着家眷以及隨從,回到了老家。

到了十五月圓之夜,討聰兒在古井邊上,築起一個五尺高的土檯子,把葉天師贈送的符紙燒了,然後念起了祭文。文中表達了對於水龍造福百姓的肯定,也代替他的爺爺表達了歉意,最後以禮部尚書的名義,懇請水龍回來。文末蓋着禮部尚書的大印。

念完祭文,討聰兒把祭文燒了,然後拆掉土檯子。

老漢請人淘百年古井,挖出一條紅鯉魚,小孫子:這是一條巨龍 - 天天要聞

到了半夜裡,老天下起了瓢潑般的大雨,討聰兒沒有睡意,坐在走廊上觀雨。突然,一道閃電劃破了天空,照亮了半邊天,只見一條巨龍從天而降,落入了古井裡。

片刻後,雨過天晴,天上出現了稀疏的星星。討聰兒心中歡喜,知道水龍回來了,回到房間里睡了一通好覺。

第二天一大早,有人進來對他講,水井裡有水了,不但古井裡有了水,前院的井裡也有了水。過了不久,四鄉八嶺都傳來消息,水井裡都有水了。

討聰兒很高興,來到古井裡查看井水,只見井水清澈見底,井底里伏着一條紅鯉魚,一動不動。他清楚這是那一條水龍,於是在井邊立下字碑,不準捕捉井中的紅鯉魚。

有時候,小孩子能看見大人看不到的東西,因為他們擁有一顆純凈的心靈,不像大人一樣,心靈早就蒙上了生活的污垢。對於小孩子一些不合常理的話語,還是要有所警示,不能置之不理,以免惹來不必要的災禍。

本故事筆法荒誕,意在借事喻理,勸喻世人,與封建迷信無關。內容純屬虛構,文中出現的任何人名、地名,或涉及的其它方面,俱是藝術加工的需要,與現實毫無關聯,請理性對待。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孫子想考北大上熱搜,朱炳仁:尊重他的想法,找到適合自己的路 - 天天要聞

孫子想考北大上熱搜,朱炳仁:尊重他的想法,找到適合自己的路

朱也天封面新聞記者 荀超 實習生 袁靜「爺爺對我的教育一直都是言傳身教的方式,他不會特意對我說你要怎麼做怎麼做,或者是給我提很多要求,他更多是以日復一日的工作,以幾十年如一日的投入精神,將他的心血投入到與銅相關的藝術創作中。」朱也天曾經這樣談及爺爺朱炳仁對他的影響。6月26日,朱炳仁孫子高考登上微博熱搜,...
這對父母吵架的原因太意外,結局更是暖心至極 - 天天要聞

這對父母吵架的原因太意外,結局更是暖心至極

衝突的起因在一個普通的周末傍晚,家裡的氣氛突然變得緊張起來。母親正忙着準備晚餐,父親則在客廳里看電視。突然,母親走到父親面前,質問他為什麼沒有幫忙做家務。父親顯得有些茫然,他並不明白母親為什麼突然發火。母親的聲音越來越大,父親也開始不耐煩,
親子心理諮詢:你能接受自己的孩子很平庸嗎? - 天天要聞

親子心理諮詢:你能接受自己的孩子很平庸嗎?

知乎上有一個熱門話題:孩子很平庸,非常失望,該如何調整積極面對?我對孩子太過急切,像極我爸當年對我的樣子,也是我最討厭的樣子。如何心平氣和地看待孩子這一路走過去的印記,如何放下那份自私的執着?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人之常情,可以感受到題主的焦慮和無奈,表面上題主是為孩子的平庸而感到失望,其實是你對於自己...
萌態百出!熊貓寶寶圓潤如煤氣罐,網友:這誰能頂得住啊! - 天天要聞

萌態百出!熊貓寶寶圓潤如煤氣罐,網友:這誰能頂得住啊!

在翠綠茂密的竹林中,藏匿着一群令人忍俊不禁的可愛使者——熊貓寶寶。它們宛如一顆顆精緻雕刻的玉球,圓潤得如同家中的「煤氣罐罐」,讓人一見便心生歡喜,愛意滿滿。作為中國的國寶,熊貓寶寶不僅因其黑白分明的獨特毛色和憨態可掬的模樣在全球圈粉無數,更
妙筆天成,弘揚國粹——張德聰 - 天天要聞

妙筆天成,弘揚國粹——張德聰

篆書,作為中國古老書法之一,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和歷史價值一直為人們所稱道。在篆書書法中,其字形勻稱、線條優美,給人以古樸、端莊的美感。張德聰先生的篆書,每個字的線條都呈現出一種流暢、圓潤的美感,給人一種強烈的視覺享受。特別是在書寫長篇作品時,篆書的線條之美更加凸
熊孩子在情感表達上有哪些特殊方式 - 天天要聞

熊孩子在情感表達上有哪些特殊方式

熊孩子在情感表達上確實有一些特殊的方式,這些方式可能與其他年齡段的孩子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常見的特殊方式:直接而強烈的表達:熊孩子可能會直接表達自己的情感和需求,不經過太多的修飾或考慮。例如,他們可能會直接告訴父母他們想要什麼玩具或食物,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