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個孩子,已發出17000」,年輕人正被壓歲錢壓垮

2024年02月26日22:52:01 育兒 8108

2月11日,話題詞#給的壓歲錢快趕上1個月工資#衝上了熱搜榜。

「17個孩子,已發出17000」,年輕人正被壓歲錢壓垮 - 天天要聞

春節假期期間,在社交平台上,有關壓歲錢的討論逐漸升溫。

「17個孩子,已發出17000」,年輕人正被壓歲錢壓垮 - 天天要聞

「17個孩子,已發出17000」,年輕人正被壓歲錢壓垮 - 天天要聞

不少年輕人發文感嘆,「為什麼壓歲錢越漲越高?」「少了拿不出手,多了又心痛」「壓歲錢趕上我一個月工資了」……

「17個孩子,已發出17000」,年輕人正被壓歲錢壓垮 - 天天要聞

「17個孩子,已發出17000」,年輕人正被壓歲錢壓垮 - 天天要聞

作為傳統年俗之一,過年時長輩給晚輩壓歲錢,是一種「年味兒」。

壓歲錢,又叫「壓祟錢」。傳說用它可以壓住邪祟,保證晚輩平安度過新的一年。

傳統壓歲錢,必須由家中最年長者給予,因為他們生活經驗更多,壓歲的力度更大。

壓歲錢始於漢代,是特別鑄造的「厭勝錢」,只用來佩戴和玩耍,不能流通。唐代宮廷內開始給真正的錢,但是立春日才給,並非春節。宋代該習俗傳入民間,到了明清,終於成為了春節的「標配」。

作為中國傳統年俗文化中獨有的一種「儀式」,「壓歲錢」傳遞出親長愛幼、團圓祝福的寓意。

隨着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思想觀念也發生了變化。特別是最近幾年,給孩子的紅包,因為互相攀比等心理,漲得很高。

「17個孩子,已發出17000」,年輕人正被壓歲錢壓垮 - 天天要聞

「17個孩子,已發出17000」,年輕人正被壓歲錢壓垮 - 天天要聞

在個別地區,小朋友的紅包都要1000元起步,有網友甚至感嘆,一個春節發掉17000元的紅包。

「17個孩子,已發出17000」,年輕人正被壓歲錢壓垮 - 天天要聞

「17個孩子,已發出17000」,年輕人正被壓歲錢壓垮 - 天天要聞

「17個孩子,已發出17000」,年輕人正被壓歲錢壓垮 - 天天要聞

壓歲錢成為新負擔,如同紅白喜事等人情重擔一樣,說到底是人們對面子和虛榮的過度追求。尤其在社交媒體的推波助瀾下,壓歲錢的數額似乎成了衡量親情和友情的唯一標準。「不給不行,給少了又怕被議論」,成了許多人內心矛盾的真實寫照。

「17個孩子,已發出17000」,年輕人正被壓歲錢壓垮 - 天天要聞

壓歲錢成負擔,你咋看?今年你準備了多少壓歲錢?一起來聊聊吧!

橙柿互動·都市快報 記者 毛迪綜合報道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錢最愛這3種人,因它有靈性 - 天天要聞

錢最愛這3種人,因它有靈性

在生活中扮演着至關重要的角色,這一點人盡皆知;錢,是每個人都渴望擁有的,無人不愛錢!有了錢,父母能過上更好的生活,我們做任何事情都會更有底氣;有了錢,孩子能得到更好的發展,我們也能沒有後顧之憂。
《繾綣成煙,藏於模糊記憶間》 - 天天要聞

《繾綣成煙,藏於模糊記憶間》

流年似箭,彈指間,歲月的車輪已匆匆駛過。那些曾在生命中出現的人,那些刻骨銘心的事,都在時光的打磨下,於記憶里漸漸模糊,如同褪色的老照片,只留下斑駁的輪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