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豆芽媽媽。
看到一位寶媽深夜在網上哭訴:孩子不知道學習、難管教,自己快要崩潰了,怎麼辦?
她甚至擺出了很多理由來論證自己「雞娃」的觀點:
如果我不強迫我的孩子努力學習,他就不會被一所重點中學錄取,就不會上好的大學,就不會有一份體面的工作,就不會有一所好房子,娶到一個好妻子,過幸福的人生。
這位寶媽說自己辛苦工作了一天,晚上還要輔導孩子學習。
往往半夜十二點了,看到孩子還在慢悠悠、不慌不忙的摳筆、翻書、寫作業,時不時還發獃、走神,她就氣得火不打一處來。
孩子才上二年級,她就想要放棄了,自稱內心很崩潰。
有無數個夜晚,捫心自問:孩子到底是不是讀書「那塊料」?
太卷了,太多家長對孩子學習太上心
同事小哥說,兒子上公辦幼兒園的大班,老師和家長平時也沒有刻意教過孩子認字、寫字。
就因為新學期開學,老師就在釘釘群里,隨手發了一句:孩子這麼大了,該學會寫自己的名字了。
媳婦像接到了聖旨,趕忙晚上讓孩子端端正正的坐在書桌前寫字。
孩子不會寫,不想寫,想跑着玩,被媳婦呵斥了一頓。
不得不說,對於學習這件事,現在的小學生家長,已經不能用焦慮來形容了,不得不說太卷了。
大寶馬上要面臨小升初,身邊有很多「雞娃」的家長,早早都坐不住了,各種消息打聽不斷。
據說,班級里能夠被擇優錄取走的孩子,其知識掌握度已經達到了初高中的水平。
很多家長生怕孩子輸在了起跑線上,年年不惜花費銀子讓孩子「加餐」、「開小灶」,上輔導班,有的甚至同一科目要上兩三個輔導班。
孩子哪有什麼快樂、童年可言?
學習其實有時候是要看天賦的
在這個世界上,干任何事情都需要天賦。
天賦是什麼?可以分成兩塊,一個是與生俱來的才智、能力;一個是後天經過大量刻意練習而具備的才能。
有的孩子天生不擅長學習,父母和孩子沒少費功夫,但是成績提升效果非常緩慢。
也有很多父母長輩都是學霸、教授,但是生出個「學渣」的孩子。
這個現象可以用「均值回歸定理」來解釋,即智商存在帶寬,有智商上限,也有智商下限,但是最終都會回歸均值。
這大概就是人們常說的「祖墳隔段時間才冒青煙」的道理。
而反觀那些會學習的孩子,其實在學習上很有天賦,要麼學習起來很輕鬆,要麼就是努力和付出能夠成為正比。
很多網友吐槽:同是一個鍋里吃飯長大的,姐姐清華,她是普通本科。
從小到大,鄰居見了都會讓她多向姐姐學習。
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身上有3個特徵很明顯
其實,孩子是不是讀書那塊料,從小都可以看出,尤其他們身上有3個特徵很明顯。
① 專註力超強
樊登講自己的孩子登登,學習起來很輕鬆,每天作業很快就完成了,沒有將大量的時間都花費在時間上,但是成績很好。
問其原因,他說:我上課眼睛睜的大大的,老師每句話都認真聽,放學了我就趕緊寫作業,寫完好去玩。
專註力強的孩子,課程上學習效率高,知識吸收的好,可以省去課下很多時間再去理解吸收掌握。
孩子專註力如何培養?
一,給他一個安靜的環境,不要去打擾孩子;
二、讓孩子干自己想乾的事情,在一旁陪着即可;
三、在孩子小時候進行刻意訓練,讓孩子在「沉浸式玩耍」中體會專註是什麼。
現在有一種「新式帶娃」走紅,老人帶娃不累、孩子上幼兒園後專註力好、思維敏捷。
就是讓學齡前的孩子玩貼畫故事書,通過豐富有趣的場景進入故事當中,了解遊戲規則,然後找到需要匹配的貼紙,貼到對應的位置上。
身邊很多老人帶娃的,在家為了防止孩子看平板、看電視,都會陪着孩子一起玩這類貼畫書。
有趣好玩的貼畫書,也會吸引孩子的目光,在玩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就會非常投入,對專註力、判斷力、記憶力等培養都非常有幫助。
6歲前培養好孩子的專註力水平,上小學後,孩子才會坐的住,學的進,知識才會掌握的更輕鬆、更牢固。
② 邏輯思維好
班主任老師直言稱,學習好的孩子就是邏輯思維強大,年級越高,越有潛力。
有些孩子學起知識來,又快又好,而有些孩子,尤其是數學,怎麼都學不會,做題老是出錯,考試不及格。
其實造成這些差距的,不是什麼所謂的天賦,而是孩子是否具備推理分析判斷等邏輯思維。
「博士老爹」蔡笑晚,培養出5個博士一個碩士,在分享經驗的時候,他說在孩子小時候會帶着孩子玩思維開發類的遊戲,重點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力。
賈老師推薦這套《了不起的思維訓練書》,專為6—13歲孩子打造的頭腦訓練遊戲書;
裏面像一些找規律、找不同、圖形觀察、智力闖關、數獨進階等等,都可以有效開發孩子大腦思維,讓孩子的邏輯推理、空間想像、創意發散都會大大提升。
這套書共有5冊,分別為趣味闖關、創意發散、智力挑戰、圖形觀察、數獨進階,整套書從易到難,題目類型豐富,涉及的知識面非常廣。
裏面精選了500多個風靡世界的經典思維遊戲,還有不少經典題型,都很貼近生活,比如說算錢、買菜等,可以幫助孩子快速建立數學思維。
哈佛研究:人類的大腦在10歲之前發育速度最快,12歲左右就趨於成熟。所以訓練孩子的邏輯思維,越早越有效。
③ 閱讀習慣棒
有良好閱讀習慣的孩子,因此會終身受益。
孩子讀得多、懂得多,知識儲備多,孩子的綜合素質高;閱讀領悟能力好,對於題干信息的解讀和理解都會又快又准。
而且愛閱讀的孩子,做事投入認真,還會經常思考,將所學的知識進行整合、綜合運用。
培養孩子好的閱讀習慣,家長也要以身示範,在孩子小的時候,多帶着孩子進行親子閱讀。
孩子可以自主閱讀的時候,給孩子開闢個讀書角,和孩子伴讀、陪讀,讓家裡書香不斷。
寫在後面
網上有句話說的很對:所有的「雲淡風輕」,不過是「有意為之」。
數學思維好的孩子,你沒有看到父母其實在他們很小的時候,就灌輸了數字概念,將數學知識無形植入到了生活中。
語文好的孩子,學齡前家長就教他們背詩、讀古文,帶孩子多閱讀、多觀察生活。
只有足夠「刻意」,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
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還需要父母正確引導,玉不琢不成器,找對方法,結合孩子的興趣天賦,每一個孩子都會成為有用之才。
祝我們的孩子可以在自己的興趣領域閃閃發光。
你認為學習靠天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