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由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四川省文聯主辦,中共爐霍縣委、爐霍縣人民政府、四川省民間文藝家協會、甘孜州文聯、甘孜州民間藝術家協會承辦的「我們的節日」爐霍縣望果民俗文化圓桌訪談活動在爐霍縣舉行。

活動現場 攝影 洛絨尼瑪
本次活動邀請了50餘位來自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中國社會科學院等單位,以及來自重慶、四川、甘肅等地的節慶民俗、非遺研究的專家學者、媒體記者參與。

爐霍縣委書記格勒多吉作歡迎詞 攝影 洛絨尼瑪
活動上,中共爐霍縣委書記格勒多吉、四川省民間文藝家協會副秘書長高敏、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索南多傑分别致辭。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全國格薩爾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諾布旺丹,中央民族大學原副校長、教授喜饒尼瑪,中國藝術研究院副研究員、中國民俗學會副會長楊秀等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就如何用好節慶活動品牌,積極樹推打造爐霍文化旅遊目的地等內容,進行文化訪談交流。中國藏學研究中心副總幹事,教授、博導,甘肅省委原常委、副省長洛桑靈智多傑進行訪談總結。

中共爐霍縣委副書記、縣長鄧建光發佈致辭 攝影 洛絨尼瑪
據悉,爐霍望果節是中華農耕文明傳統中具有高原特色的豐收節慶文化,有着悠久的傳統,是一種地域和民族特色十分鮮明的民俗文化現象。本次訪談活動作為此次望果民俗文化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爐霍縣充分發揮地域優勢、利用民俗文化形成的新產業優勢有着重要的意義,也將不斷為爐霍的高質量發展,匯聚各民族共同奮鬥的磅礴力量。

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索南多傑發佈致辭 攝影 洛絨尼瑪
爐霍是甘孜州的康北中心、北路重鎮,素有「崩科之都」「中國藏族山歌之鄉」等美稱,自古以來便是去藏抵青之要衝、茶馬古道之重鎮。這裡是人類在川西高原最早定居的地方,也是紅軍駐紮休整半年之久的革命老區,更是各族人民團結奮進的鮮水首城。近年來,爐霍圍繞「爐霍山歌」「崩科文化」等區域性文化品牌的傳承和弘揚,開展了大量工作,不斷推動地方優秀傳統文化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四川省民間文藝家協會副秘書長高敏致辭 攝影 洛絨尼瑪
據了解,參加此次訪談活動的專家學者以「望果民俗」為主題,組團深入爐霍縣蝦拉沱鎮、宗塔鄉、宗麥鄉以及縣博物館、文博館等地,對該縣獨特的望果民俗文化開展實地調研和帳篷交流等活動,圍繞望果民俗活動的內涵外延、傳承發展、創新拓展,引導其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爐霍山歌等藝術形態有機融合,着力打造獨具特色的爐霍望果民俗文化品牌,助力涉藏地區鄉村文化全面振興。

專家學者交流現場 攝影 洛絨尼瑪
下一步,爐霍縣將繼續立足資源特色和發展條件,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新征程上勇毅前行,譜寫高原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原中國藏學研究中心副總幹事、教授、博導洛桑靈智多傑進行訪談總結 攝影 洛絨尼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