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教育和望子成龍式教育毀掉了一顆北大苗子

2022年12月28日22:46:10 育兒 1255

隔代教育和望子成龍式教育毀掉了一顆北大苗子 - 天天要聞

兒子六歲的時候是直接上的一年級,因為他爺爺是教師,所以教我兒子的老師大部分都認識他爺爺,加上我兒子又長得可愛,故學校老師都很喜歡他。兒子上下學都是他爺爺接送,雖然上學並不是很遠,可他爺爺就是不放心。中午就由我去送飯,他爺爺說學校伙食不好,怕他吃不飽。

一到六年級,兒子的成績幾乎都是班裡前五名,這可把他爺爺和爸爸樂壞了。每次他爺爺寫信給他爸爸的時候,都是說,鯤呀子(指我兒子)很聰明,是個可朔之才,你一定要好好賺錢,將來培養他上大學。每聽到這些,他爸就隔段時間就寄學習資料回來,什麼課外閱讀,字帖,複習資料,課後練習,唐詩三百首等等只要是對學習有用的,就往家裡寄。

隔代教育和望子成龍式教育毀掉了一顆北大苗子 - 天天要聞

小學六年,兒子從沒上過什麼補習班,興趣班,那時的鄉下學校也沒這玩意兒,他所有的功課都是我輔導的。每次放學他爺爺把他接回來我就督促他做作業,然後就是做習題,看課外書。印象中兒子從小很少有自由活動時間,每天就允許看一個小時電視。我那時候也很怕事,什麼事都得聽他爺爺的。

記得小升初那年,剛好是外面的私立學校對外擴招的第二年,有三所學校是在我們湘潭縣很著名的學校,大部分都是招的城裡的學生,鄉下學生一般很難考進去,特別是縣一中,鄉下班級一個班最多考一到兩個。

我抱着試一試的想法,買來了私立學校的模擬試題,在家教我兒子一遍一遍的刷題,我現在還記得有些什麼雞兔同籠、歇後語、腦筋急轉彎之類的題。

功夫不負有心人,那年,我兒子三所學校都去考了,所幸的是兒子三所學校都考上了,這可把我們都喜壞了。既然三所都考上了,我們當然是選擇了最好的那所學校縣一中——江聲中學。那是一所全縣最好的學校,考進去的都是各個學校各個班級的尖子生,我兒子那個班就考了他一個。

隔代教育和望子成龍式教育毀掉了一顆北大苗子 - 天天要聞

記得那個時候去上那個學校還要8000元擇校費,那個年代家裡都不富裕,那個錢當時還是借的,但他爸還是挺開心的。開學的時候剛好他爸休假在家,是我們倆送我兒子去上學的。送去學校的那一刻,他爺爺跟他爸爸是滿懷期待與希望。

有些事真的是事與願違,兒子上初中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順利,初中第一學期,他們的班主任是英語老師。兒子的短板就在英語,兒子是鄉下去的,在鄉里學校,他根本就沒接觸過英語,對於英語可謂是白紙一張。可在城裡上小學的學生就不同,他們是有英語基礎的。以我兒子當時的話說,別的同學都可以用英語跟老師簡單的對話了,我兒子卻一臉懵的,啥都聽不懂。

老師看到大部分學生英語基礎都很好,所以講課也講的比較快,對於零基礎的兒子來說就是致命的打擊。單詞記不住,語法也跟不上來,每次作業沒按時完成就得放學後留下來搞衛生。

隔代教育和望子成龍式教育毀掉了一顆北大苗子 - 天天要聞

周末回家兒子就跟我和他爺爺說了學英語的事,說單詞老是記不住,上課也聽不懂,學習起來很吃力。這下他爺爺就急了,咋辦呢,英語可是重要的一門學科,學不好到時對高考會有很大的影響。

這時他爺爺出奇招了了,每到周末放假都是他爺爺坐車去接他回去,縣城到我家坐車要個多小時,他爺爺就利用這坐車的個多小時讓我兒子在車上背英語單詞。兒子小時候坐車本來就有點暈車,還讓他背單詞,怎麼可能記得住。可我兒子從小就怕他爺爺,又不敢反抗,只能照做。這些事是兒子後來才告訴我的。

久而久之,兒子害怕回家,害怕坐車,更害怕上英語課,所以英語就永遠是拖班上的後腿。越這樣老師就越盯着他,幾乎每次他爺爺去接他他都要留下來掃地。他爺爺就數落他怎麼這麼笨等一些難聽的話。這樣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導致兒子對學習漸漸失去了興趣,成績更是一落千丈。

隔代教育和望子成龍式教育毀掉了一顆北大苗子 - 天天要聞

還有更恐怖的一點就是,兒子在校期間,必須每天打個電話回去報個平安,如果有一天沒打,他爺爺就打電話給我,(他爺爺不放心他一個人去那麼遠讀書,上初中時就讓我跟他一起出來,我就在離學校不遠的一個地方打工,為的就是方便照看我兒子)要我去看看是怎麼回事。

有幾次考試沒考好,剛好碰到他爸也在家,他爸可能是接受不了這個現實,從對兒子的滿懷希望與期待到一次一次的讓他失望。有幾次都情緒失控,對兒子暴跳如雷,最難聽的話都罵出來了:「你為什麼這麼蠢,為什麼不去死,這樣下去這一家人活着都沒什麼意思了」等等。他那恨鐵不成鋼的表現更加給兒子蒙上了一層陰影,也給兒子以後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影響。

生活上的不自由,學校和家裡的雙重壓力,壓得兒子是喘不過氣來。導致中考那年兒子沒考上理想的高中,考了一所二流學校——湘潭縣二中

上高中時,他爸已經回家了,上學離家距離更加遠了,坐車回家的話要轉幾趟車,他爺爺和他爸還是不放心,所以放月假時都是由他爸開車接送。故兒子還是沒一點自由空間和時間。

隔代教育和望子成龍式教育毀掉了一顆北大苗子 - 天天要聞

剛進高一時,兒子的學習還可以,他的班主任是物理老師,跟他關係很好,還一直稱呼他班主任為迪哥,故兒子的物理很好,還拿過年紀第一。可惜高二時他的班主任換人了,他的學習興緻也沒那麼高了。

高二下半年,正是手機普及的年代,但為了兒子的學習,家裡沒給他買手機,就每次放假時回家拿我們的玩下,所以怎麼也感覺玩不夠,有時候在學校里偷偷的借同學的玩。其實那個時候他已經開始進入叛逆期了,對家裡的管教開始反感了,只是表面看不出來。

記得有一天星期三,學校老師打電話來,問「你兒身體子好了嗎,可以來上學了嗎」我們聽了一臉懵的,兒子早在周末就被他爸送到學校去了,怎麼會沒去上學。老師說兒子周末就跟老師請假了,說身體不舒服,要請兩天天假。這下我們都慌了,兒子失蹤了?(下集繼續)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媽媽的模樣 - 天天要聞

媽媽的模樣

媽媽,是什麼模樣?是清晨煮粥時鬢角的白霧還是深夜蓋被時垂落的髮絲是風雨里為你撐傘的背影還是鏡前裝扮時燦爛的臉龐過去一年媽媽的故事曾經打動你我她們的模樣你還記得嗎?我們用「AI」繪出了她們的模樣點擊圖片,回顧她們的故事01「天籟」媽媽·丹正和媽媽根藏卓瑪來自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南縣茫拉鄉平時以放牧為生偶...
青年早新聞|「媽媽,我愛你,」一句話,孩子邊說邊淚崩 - 天天要聞

青年早新聞|「媽媽,我愛你,」一句話,孩子邊說邊淚崩

今天是5月11日,中國青年報「青年早新聞」來了——「青年關注、關注青年」!幾分鐘速覽最新熱點,帶你走近「寶藏學校」、觸達「青春團訊」、學習「榜樣人物」、了解「服務動態」。今天,祝所有的媽媽安康常伴,笑顏永駐圖片由AI輔助生成「媽媽,我愛你。」一句話,孩子邊說邊淚崩 婚姻登記實現「全國通辦」新修訂的《婚姻登...
孩子培訓時受傷,培訓機構:「自甘風險」!法院判了 - 天天要聞

孩子培訓時受傷,培訓機構:「自甘風險」!法院判了

不少家長會給孩子報一些文體類培訓班,如果孩子上課時受了傷,所在的培訓機構需要擔責嗎?樂樂是一名11歲的花樣滑冰學員,在冰場訓練時她不慎摔倒受傷,造成右股骨幹骨折。培訓機構以「自甘風險」為由,主張免責。什麼是「自甘風險」原則?哪些情形適用於這項原則?法院又會如何判定?11歲女童在培訓機構學花滑摔倒受傷致右...
母親的淚本就比我的血更值得銘記 - 天天要聞

母親的淚本就比我的血更值得銘記

「母親一手抹着自己的淚,一手抹着我的淚;一會兒是這隻手,一會兒是那隻手,反覆交替,上下左右,有點兒心亂手忙,又彷彿是別有用心的,是要用彼此的淚去堵對方的淚。」——《人間信》似乎孩子的成長總是伴隨着母親的淚水。從一開始孩子出世時的劇痛,到後來蹣跚學步摔跤;哪怕孩子已經長大,待到奔向遠方時,母親的...
一個母親最大的貢獻,是自己的鬆弛感 - 天天要聞

一個母親最大的貢獻,是自己的鬆弛感

莫言曾在採訪中說過,母親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人。童年時家裡窮得揭不開鍋,母親卻總能在縫補衣服時哼着小曲兒,在田埂上種菜時講着故事。這種骨子裡的鬆弛感,讓他貧瘠的童年長出了一片綠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