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俊彷彿被潑了一盆冷水,他不解地問:「媽媽,為什麼呀?」媽媽不高興地說:「為什麼?你說說你學什麼不是三分鐘熱度?!從幼兒園到現在,你說說你學了多少東西,但有哪一樣你堅持了下來。錢浪費了,時間浪費了,所以你再說想學什麼我都不會同意了。」
小俊聽完,便耷拉着腦袋,一聲也不吭了。
而小俊媽媽的一番話,引起了在場很多媽媽的共鳴,都說自己孩子也是這樣,學什麼都是三分鐘熱度,堅持不了多久就會放棄。
確實,「三分鐘熱度」的孩子很多,但媽媽直接拒絕孩子的做法,真的好嗎?
中西合璧親子教育專家黃靜潔的建議是:用「寬進寬出」的原則,陪跑孩子的「三分鐘熱度。」她的意思是,孩子對什麼感興趣,在家長能力許可的情況下,允許孩子去嘗試。如果孩子嘗試了,卻又失去了興趣,不想繼續學了,家長也要允許孩子「暫停」,不要勉強他。
因為如果一個孩子對什麼都失去了興趣,那他也不可能會有遠大的理想。理想,就是最初的興趣。
從「興趣」上升到「理想」的層面,一般要經過以下四個階段:
一、興趣播種階段
這個階段,一般是學齡前和小學階段。這個時候的孩子,對什麼都充滿了好奇和熱情,他們願意接受新鮮事物,什麼都想去嘗試、去探索。家長要注意保護孩子的求知慾和探索欲。不要因為孩子「三分鐘熱度」而去阻止他。只有不斷地去嘗試,他才能找到自己真正感興趣的東西。
二、興趣成熟期
這個階段一般是在初中。孩子的心智日漸成熟,也能夠為了興趣而接受一定程度的磨練。這個階段的重點是精選興趣,把它發展成固定的愛好,並且能從中發展出相關的能力。比如專註力、邏輯思維能力等。
比如一個孩子,在小學的時候,他可能喜歡唱歌、畫畫、游泳、跆拳道等等,但到了初中,他堅持下來的就是游泳。那麼,游泳可能就是他的愛好,在游泳的時候,他能變得非常地專註。
三、興趣的優勢蛻變期
這個階段是將愛好上升為特長和熱愛的階段。家長和孩子需要在轉變之前做一次評估。一是評估孩子的天賦與潛在能力。如果孩子的愛好與他的天賦相差太遠,那孩子想要獲得成功要比別人付出多很多的努力,所以還是要慎重考慮。二是評估孩子對這個愛好的熱愛程度。「唯熱愛可抵歲月漫長」,真正的熱愛才能讓人堅持下去。
將愛好升為特長,需要孩子接受大量的刻意訓練。只有真正熱愛的人,才能堅持下來。
四、興趣的理想騰飛期
這是把熱愛和特長上升為我們一生願意為之奮鬥的志向和理想的最後階段。到了這個階段,孩子就從一個被動學習者,轉變成了一個主動學習者,不畏艱難,勇攀高峰。
所以,家長不要怕孩子「三分鐘熱度」,只要他願意去探索就是好的。「伸手摘星辰,哪怕一無所獲,也一定不會滿手污泥。」
況且,孩子的每一次探索,都會在他的生命中留下痕迹。他遲遲找不到自己真正的愛好,他也在一次次問自己:我到底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我真正喜歡的東西是什麼?這是孩子形成思考、選擇、決定的一個過程,也是孩子到了青春期需要解決的一個人生命題。
如果家長因為孩子「三分鐘熱度」而不再允許他學新的東西,這極有可能打擊孩子對學習的興趣,讓孩子停止成長,或者轉而沉迷於遊戲。
退一步來說,即使孩子最後並沒有將他的興趣轉化成人生理想,但這個興趣也有可能成為他的職業、他一生的愛好與特長。在漫漫人生路中,有興趣愛好的人,總能找到更多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