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教育要從教孩子做人入門,教育孩子成人之後才有可能成才

2022年11月17日23:14:06 育兒 1080

人類教育要從教孩子做人入門,教育孩子成人之後才有可能成才 - 天天要聞

育鄰夢

網友提問:家庭教育主要是培養孩子成人還是成才?

回復:人類教育要從教孩子做人入門教育孩子成人之後才有可能成才

生命,被賦予了繁殖能力+生長周期+小部分損傷自愈功能的自然物質組合形態,所有自然生命都必須以被動適應+主動索取的方式適應自然生存環境。植物從自然物質中吸納可溶於水的微礦物質結合光合作用生產生命養料、動物直接或間接以植物為食、微生物寄宿在植物或動物體內......自然生命悄無聲息地形成了具有相對均衡穩定性的「生態食物鏈」。

人類,自然生命體系中綜合智商最高、成長發育最慢、成長可塑性最強的社群性胎生哺乳動物,也是自然生命體系中唯一具備按照自主生存需求通過主動勞動創造生活消費物資的動物族群,馴化播種植物的農業馴服圈養動物的畜牧業和漁業採礦加工製成生產勞動與生活輔助用具的工業輔助人類戰勝疾病的醫藥業、輔助孩子們學習成長的教育業......主動勞動創造已經成為人類與其它自然生命區別開來的根本標誌。當然,現代人類也是綜合代際繁育最複雜的哺乳動物。兩性+婚姻相對固定配偶+孕期長+哺乳期長+撫養期長+需要學以備用的生存技能多,步入文明協作生存時代之後,婚姻家庭便成為了人類完成代際繁育的基礎。

魯迅先·《故鄉》:「我在朦朧中,眼前展開一片海邊碧綠的沙地來,上面深藍的天空中掛着一輪金黃的圓月。我想: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的確,人類誕生之初和其它自然生命一樣,完全依賴自然環境生存、不曾有任何生產勞動職業分工,更談不上有什麼群體生存文明需要教給孩子們,所有孩子都必須在與長輩一起生活的過程中掌握群體分工協作生存技能。

文明是人類在漫長的生活實踐過程中,將特定現實物質的形態+性狀+功用提煉彙集成抽象的符號+讀音+寓意,從而形成了人類特有的抽象社會生存經驗集合,物質實體—>物質用途—>抽象字符【包括寓意+讀音】—>文明成果。因此,生活在不同環境中的人類社群進化形成了數千種系統性文明成果,為了將業已形成的文明生存智慧世代傳承下去,人類社會形成了自然生命體系中最完備的群體生存技能傳承體制——教育。那麼,為什麼說人類教育要從教孩子做人入門教育孩子成人之後才有可能成才呢?

人類教育要從教孩子做人入門,教育孩子成人之後才有可能成才 - 天天要聞

人類教育從教孩子做人入門

司馬光《資治通鑒》卷一《周紀》:「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意思是才能是德行的憑藉,德行是才能的統帥。司馬光還按才、德的不同構成將人才分成四類:「才德全盡謂之聖人,才德兼亡謂之愚人,德勝才謂之君子,才勝德謂之小人。」並提出發人深省的觀點:「凡取人之術,苟不得聖人、君子而與之,與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因此,司馬光的人才思想是以德為先。用人當先求有德,若才德不能兩全,「寧舍才而取德」。司馬光認為,才勝德的人對社會的危害,遠比一個無才無德之人要嚴重得多

己亥歲二首(其一)

澤國江山入戰圖,生民何計樂樵蘇。

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白話譯文

富饒的水域江山都已繪入戰圖,百姓想要打柴割草度日而不得。

請你別再提什麼封侯的事情了,一將功成要犧牲多少士卒生命!

白起戰國時期名將,傑出的軍事家。但是,後人給他的綽號「人屠」,據不完全統計,整個戰國期間共戰死兩百萬人,白起殺了一百萬,據近二分之一,長平之戰坑殺趙軍降卒四十萬,更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韓信西漢開國功臣、軍事家,被劉邦評價為麾下三位人傑之一,後世以此稱之「漢初三傑」 ,古代軍事思想「兵權謀家」的代表人物,後人奉為「兵仙」、「神帥」。但是,韓信在平定各方諸侯時,己方和敵方死傷將士何止百萬。另外,加速秦朝滅亡的趙高、奉行割地+稱臣+納貢的議和政策的奸臣秦檜、貪到富可敵國的和珅、投靠日本&在南京成立偽國民政府的汪精衛......這些曾經位高權重人都被定格在了中華民族歷史的恥辱柱上。

刀劍的砍伐範圍在2米以內、弓箭的射程在數十米、槍支的有效射程為數百米、大炮的有效射程為數十公里、導彈的有效射程可達上萬公里......人類製造的武器兼具防禦性進攻性,決定它們實際用途的是人。同理,知識也形同於武裝個人頭腦的武器,知識最終是為人類發展進步服務還是坑害人類完全取決於使用他的那個人,比如偷稅&漏稅的那可都是文化人、貪腐的那也都是有權&有文化的人、各種類型的罪犯中可沒有傻子。

論語》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同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白話譯文孔子說:「弟子在家能孝敬父母,在外能尊重師長,處事嚴謹,誠實守信,對人充滿愛心,親近有仁德的人。做到這些還有餘力,再來學文(文獻上的知識)。」

人類嬰兒一出生就必須吃喝&拉撒、出生6個月左右孩子開始有意識地控制自己的身體、出生1歲左右孩子開始練習直立行走&模仿使用人類社交語言、3歲之後的孩子逐步能夠自己處理吃喝&拉撒等生活事務、5歲以後的孩子可以試着像成年人那樣幹活兒、15歲【根據各國司法界定的不同,全世界法定成人年齡從15歲到21歲不等,我國規定18歲以上體力+智力發育正常的的人為完全民事行為成年人】以後每個人都可以按照自主意願干許多時期......每個人類的孩子都從做人開始學習,能獨立處理人生的基本生理活動之後才開始學習做事。

先做人後做事,先修德後修業。人是一切人類社會事務的締造者,有人類活動的地方才有人類社會勞動創造。人類社會,無論在什麼歷史時代、什麼民族,為人都是一切人際分工協作的基礎,人脈好的人天下通達、沒有人脈的人只能乖乖干苦力。因為,地球上的一切事物都需要被陽光照射才能呈現出精美的色彩,每個有才能的人都需要被「伯樂」發掘。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於市。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征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舜、傅說、膠鬲、管夷吾、孫叔敖、百里奚都是秦國崛起路上不可或缺的人才。但是,他們的才能並沒有自然而然地幫助秦國發展,而是等有國君發掘他們之後才得以施展才華。當今,雖然學歷教育替代舉薦成為人類社會人才選拔的基礎,但是任何現代人類社會職業的人才選拔都必須經歷面試環節。因此,人際社交能力差、為人處事能力差的人,通常情況下沒有機會進入相對更好的人類社會職業崗位;生性貪婪、見利忘義的人,通常不能「善始善終」。所以,人類教育要從教孩子做人入門教育孩子成人之後才有可能成才

人類教育要從教孩子做人入門,教育孩子成人之後才有可能成才 - 天天要聞

育鄰人使命: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陪練和顧問。

育鄰人願景:讓天下沒有難育的小、沒有難養的老。

孩子的成長如同百年大樹,需要經歷風雨、需要來自家庭的無私陪伴、需要來自學校和社會的諄諄教導。育鄰人:探索以鄰里友善帶動社會和諧、推進社會德育教化、促進每個人健康快樂成長,以期與家長一起「量身定製」孩子的成長計劃、建成社區鄰里相幫的教育服務生態圈。

人類教育要從教孩子做人入門,教育孩子成人之後才有可能成才 - 天天要聞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金庸為何讓黃蓉戰死,郭芙被俘?你看郭靖年輕時犯了何等罪過 - 天天要聞

金庸為何讓黃蓉戰死,郭芙被俘?你看郭靖年輕時犯了何等罪過

如果要讓你選出最喜歡的金庸小說是哪一部,你的答案會是什麼?儘管《天龍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記》這些金庸後期的作品更為成熟,但在多數金迷心中,最經典的一部應該是《射鵰英雄傳》,至於原因也很簡單,可以說金庸是借這部作品在武俠小說界站穩了腳跟,而這部作品的成功,離
三月初九吉祥日:勤懇持家三件事,春韭盈門好運來 - 天天要聞

三月初九吉祥日:勤懇持家三件事,春韭盈門好運來

農曆三月初九在民間傳統中是一個充滿吉祥寓意的日子。古人通過觀察自然規律和生活經驗,總結出「1要勤,2不倒,3要吃」的習俗,寄託了對美好生活的期盼。這些習俗看似簡單,卻蘊含著深刻的生活哲學,值得現代人細細品味並實踐。
《四季輪迴里的思念》 - 天天要聞

《四季輪迴里的思念》

晨曦微露,第一縷光悄然穿透薄霧,我又一次徘徊在熟悉的小徑。路邊的花草掛着晶瑩露珠,彷彿我心底欲滴的思念。每一步,都似踏在回憶之上。曾幾何時,也是在這樣的清晨,身旁有你溫暖相伴,如今卻只剩我形單影隻。我徘徊了一個又一個晨曦,期盼着轉角處能突然出現那熟悉的身影。
不喜歡出門,可以一整天在家裡的,多半是這3種人 - 天天要聞

不喜歡出門,可以一整天在家裡的,多半是這3種人

有些人忙碌起來,彷彿永不停歇的陀螺,可以一月甚至幾月都無暇休息;而有些人一旦閑下來,便彷彿與世隔絕,可以很長時間都不踏出家門一步。在你的生活中,是否也有這樣的人呢?他們一旦有了閑暇時光,便不喜歡出門,不願意參與社交活動,寧願一整天都待在家裡。其實,他們大多屬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