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化」橫行的年代,我們應該怎樣養孩子?

2022年11月02日13:45:49 育兒 1964

有人說,現如今的社會,女性需要一點「男性化」,男性也需要一點「女性化」,這樣可以過得更幸福,你同意嗎?


女孩不能玩奧特曼?


周末在超市的玩具區,遇到一個奶奶帶着孫女來買玩具,女孩看起來五六歲的樣子,扎着兩個羊角辮,一襲紗裙,嘟着小嘴軟萌可愛。

奶奶:寶貝,你挑一個洋娃娃,奶奶買給你當生日禮物。

女孩看了一圈貨架,指着遠處的奧特曼說:我要那個!

奶奶一看,剛才還笑意盈盈的臉立馬陰了下來:女孩子不能玩那個,奶奶也不給你買!

女孩戀戀不捨地放棄奧特曼。




男孩喜歡奧特曼,女孩喜歡洋娃娃,似乎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而如果有女孩說我想要奧特曼,很多人,尤其是老人們聽到了一定會大吃一驚:

你一個女孩子家家,怎麼能跟男孩子似的,整天就知道拿奧特曼打來打去?


「女性化」橫行的年代,我們應該怎樣養孩子? - 天天要聞


長久以來,我們對男孩和女孩成長的要求和期待都不一樣:

男孩要勇敢,有擔當,不能娘娘腔,有淚不輕彈;

女孩要溫柔,情感細膩,不能假小子,要有同理心。


所以,大家都說,男孩子不能玩過家家,女孩子不能舞槍弄棒。


可是,你有沒有想過,就算女孩玩奧特曼,那又能怎麼樣呢?


養孩子的過程中,我們不知不覺中給孩子貼了多少性別刻板印象的標籤?



男孩子一定要學跆拳道?


英國喬治王子在六歲的時候,喜歡上了舞蹈課,並且認真地上芭蕾舞課。沒想到,這事傳到了美國,卻遭到美國一眾媒體的冷嘲熱諷,其中,美國ABC著名的電視節目《早安美國》中,主持人Lara在說到「芭蕾」時直接笑了出來。


「女性化」橫行的年代,我們應該怎樣養孩子? - 天天要聞


在他們的眼裡,男孩愛上芭蕾是缺乏陽剛之氣,比起穿着緊身衣跳芭蕾,一個未來的國王不是更應該學着開飛機坦克嗎?


很多父母在培養孩子的時候,都是這樣規劃的:

男孩子要學跆拳道,長大了才不怕被別人欺負;

女孩子要學舞蹈,長大了氣質優雅迷人。

總的來說,女孩子琴棋書畫,男孩子運動撒野。


這本來沒什麼不好,但如果你因為一個女孩子喜歡在綠茵場上奔跑就笑她太瘋狂簡直沒個女孩子樣,正如喬治王子繃著小細腿踮腳轉圈學芭蕾被嘲笑一般,都屬於性別刻板印象。


有個小男孩去理髮店看到阿姨在燙頭髮,對她滿頭的捲髮設備很感興趣,纏着媽媽也要來一頭,不管媽媽怎麼解釋他就是不聽,最後,媽媽只好滿足他的願望:


「女性化」橫行的年代,我們應該怎樣養孩子? - 天天要聞


TONY老師擺弄了幾小時後,小男孩回家馬上拿媽媽的頭髮練手。


你看,在大人眼裡,燙頭髮是女人在臭美,而孩子只是好奇頭髮是如何被捲起來的。


6-12歲是孩子的探索欲發展期,這個階段,他們會萌生出各種天馬行空稀奇古怪的想法,還會有用之不竭的精力去實施。


如果我們拿這些刻板印象來約束孩子,只會令他們無法自由探索更多未知的事物,更別提追求自己熱愛的事情了。


什麼是性別刻板印象?


性別刻板印象是針對某一性別的性格特徵、外貌、行為、角色的普遍看法或成見。


心理學家認為,性別刻板印象源於性別角色的分化,不同性別在不同勞動生活中獲得不同經驗,分工差異產生不同要求,繼而形成、衍生有關性別角色的種種規範。


性別認同和性別刻板印象是兩個聯繫但不同的概念。

兒童會在3-5歲左右會通過自己的觀察將生理性別和社會性別的信息聯繫起來,建立最初的性別認知。


之後,隨着自身生理、心理及認知能力的發展,加上不斷增加的日常生活中與他人互動的社會經驗,他會自己進行更多的推斷:


「女性化」橫行的年代,我們應該怎樣養孩子? - 天天要聞


孩子先是對媽媽的外觀有一定的認知:長頭髮,穿裙子和高跟鞋,化妝塗口紅,性格比較溫柔。


隨着他接觸到更多的女性,大部分都有同樣的外在特徵,他就會對「女性」形成一個性別刻板印象:留長頭髮穿裙子穿高跟鞋,性格溫柔等等。


同理,他們先從爸爸的印象中形成對「男性」的認知,慢慢地推斷到更多的男性角色,比如短頭髮穿制服帥氣英勇,警察、消防員、飛行員,都是他們眼裡男人的模樣。


這個過程同時也是孩子的「性別認同」的過程,也就是說,孩子在形成「性別」刻板印象的同時,對自己的「性別」進行準確的定位。


女孩知道自己和媽媽一樣,男孩知道自己和爸爸一樣。當這個認知正確時,他們對自己的的性別認同是正常的。


與此同時,他們會自動形成一些看起來和「性別」有關的行為:女孩愛穿裙子,愛玩洋娃娃,男孩愛玩汽車飛機恐龍等等。


「女性化」橫行的年代,我們應該怎樣養孩子? - 天天要聞


這些行為在生活中被不斷強化,進而形成「性別刻板印象」,其中有些強化是正面的,有些強化是負面的。


文章開頭裡那個奶奶對孫女提出要買奧特曼大為吃驚,她是在擔心自己的孫女把自己看成個男孩子。


其實,這是一種負面強化,大人們大可不必擔心,女孩愛玩機械人和男孩愛玩過家家一樣,並不能說明他們對自己的「性別」認同存在障礙。


尤其是在現在的條件下,孩子們有着很大的挑選玩具的自由度,他們才會把探索放在第一位,只要是感興趣的,都想玩一玩,看一看。


誰在影響性別刻板印象?


有個媽媽說自己三歲的女兒和很多小女孩不一樣,她痛恨粉色!

有一次她給女兒買了一件雙面穿的外套,一面是馬卡龍粉,另一面是白底黑點。她想:女兒皮膚很白,穿粉色一定會很好看。但她沒想到的是,拿到衣服後,她倔強地只肯穿黑白色的那一面。

她不是一個有公主夢的媽媽,也沒想過要把女兒培養成嬌滴滴的小公主。之前也很隨意地給女兒買過粉色的杯子,書包和襪子等等,女兒都很欣然地接受,唯獨這一次,她實實在在地感受到女兒對粉色的敵意。

「你不喜歡粉紅色了嗎?」

「不喜歡。」

「為什麼不喜歡了呢?」

女兒很認真地想了想說:外公外婆說,我應該穿粉色的裙子,因為我是女孩,但是我想穿黑色的裙子,女孩也可以穿其他顏色的裙子。


「女性化」橫行的年代,我們應該怎樣養孩子? - 天天要聞


這位媽媽終於找到女兒痛恨粉色的原因了。

她想起來自己從小到大,數學成績特別好,每次都能考年級第一,可是爸爸媽媽卻總是不太相信,覺得她只是運氣好而已,他們總是說:女孩子數學成績肯定好不了,邏輯思維不行。


在學習上,認為女孩學不好數學,男孩英語比不上女孩;在生活上,認為女人要會做飯操持家務,男人不用做飯做家務;在工作上,認為女性優柔寡斷,男人殺伐決斷等等。


這些放在上個世紀還情有可原的「認知」,現如今怎麼看都是「惡意」滿滿的性別刻板印象!


蓋洛普公司曾經在一項全美調查中提問:

你認為造成男女兩人不同人格、興趣和能力的原因是什麼?這主要是由兩性不同的養育方式還是其生理差異造成的?

99%的人選擇了回答這一題,完全忽略了題目的假設,

選擇後天教養和生理差異的人各佔一半。


可見,父母,孩子身邊的其他看護者及整體社會文化(電視節目、書籍、動畫片等等)都是孩子性別刻板印象形成的影響者。


性別刻板印象也有真假之分?


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女生學不好數學」是一個偽命題,並努力證明男女「平等」,想要打破這些性別刻板印象。


實際上,男生和女生之間由於生理上的不同,確實在很多方面是有差異的,有一部分是真實的,另一部分卻屬於誤解。


那麼,到底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

以下刻板印象是真的:

言語能力:女孩相對說話更早,比男孩擁有更出色的言語能力,在兒童和青少年期,女孩在閱讀理解測試和演講方面保持着不大但一貫的優勢。

——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家所認為的「男孩英語比不上女孩」是對的。


視覺/空間能力:男孩的表現優於女孩。男孩在這方面具有中等程度的優勢,4歲之前可以觀察到,且持續一生。

——男孩子很小就喜歡搭積木,並持續熱愛,直到成年。在數學幾何內容的學習上,男孩比女孩更具優勢。


「女性化」橫行的年代,我們應該怎樣養孩子? - 天天要聞


數學能力:男孩的數學問題解決策略上勝過女孩,但女孩在數學計算技能上勝過男孩。

——男孩總是容易出現計算錯誤,被我們稱為粗心大意。


害怕、膽怯和冒險:在不確定或陌生環境中,女孩相對表現出更多的恐懼和膽怯。

——再小的男孩,也願意比身邊的女孩表現得更大膽。


情緒表達及敏感性:女孩更容易深刻而強烈地說出她們的情緒,更自在地表達她們的感受。但在愛、關心和同情上,男孩並不比女孩少。
——女孩更願意表達情緒情感,而男孩總是顯得「愛你在心口難開」。


「女性化」橫行的年代,我們應該怎樣養孩子? - 天天要聞


發展的脆弱性:男孩更易受疾病影響,男孩更易表現出各種發展問題,比如閱讀障礙、言語缺陷、多動、情緒失調等等。

——口吃、注意力缺陷障礙等也多發生在男孩身上。


攻擊性:男孩比女孩更具有外顯攻擊性,但女孩比男孩更多表現出隱蔽的攻擊,比如,冷落,忽視等。
——男孩子愛打架,而女孩則好形成小群體孤立他人。


順從:女孩相對更順從,在希望別人聽從自己時,女孩主要靠技巧和禮貌地提出建議,而男孩子主要憑藉強硬的要求或控制策略。

——現在你明白為什麼女兒被稱為貼心上棉襖和爸爸的小情人了吧?她們不僅會說好話還聽話,真的是完勝那些嘴笨脾氣又直的男孩們。


正是這些差異是真實存在的,大家形成了這些性別刻板印象:女孩更適合擔任一些諸如照顧家庭孩子、順從,能照顧他人情緒體會別人需要的角色,而男孩子則更多被鼓勵擔當需要競爭、果敢參與的工具型的角色,並被期望獲得更多成就。


「女性化」橫行的年代,我們應該怎樣養孩子? - 天天要聞


但是,對於這些差異,我們也要保持客觀清醒的認識,這些差異只是反應的群體平均水平,而對於個人來說,極有可能是不準的,比如前面那位從小到大數學考第一的媽媽,那數學水平遠高於男生也是存在的。


所以,大多數心理學家一致認為:

男孩和女孩在心理上的「相似」遠遠多於不同,而且即使客觀存在不同,差異也是不大的。


以下刻板印象是假的:

男孩比女孩分析能力更強?NO!

——男孩和女孩在認知能力上具有細微的差異,但在分析測驗和邏輯推理上,不存在性別差異。


女孩缺乏成就動機?NO!


——與男孩相比,女孩會指向不同的目標,並不是成就動機不如男孩。



女孩更能死記硬背,男孩更能解決複雜的問題?NO!

——只是兩者學習方式的不同,並沒有優劣之分!


女孩比男孩更具社交性?NO!

——這種差異不存在!相反,在成年期之前,男孩更喜歡與同伴在一起。


「女性化」橫行的年代,我們應該怎樣養孩子? - 天天要聞


這些被誤解的方面,卻被大多數人接受,實際上是基於文化影響的誤解,而沒有事實基礎。


但是,這些誤解卻對孩子的成長有着強大的影響:如果孩子的所作所為並不符合刻板印象時,他們的行為極有可能被糾正,認為只有與所謂的「刻板印象」相符,才是正常的,這種情況下,這些被誤解的刻板印象就極有可能在孩子身上受到強化。


性別刻板印象的利與弊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常常把性別刻板印象掛在嘴上,而自己卻有所不知。

像前面那個不同意給孫女買奧特曼玩具奶奶,嘲笑哈里王子學芭蕾舞的主持人,不相信自己的女兒數學成績出色的父母,他們甚至認為,大家都是這麼想的,所以,我沒有錯。


於是,他們會按照那些大家都認為是正確的「刻板印象」來要求孩子,一旦孩子表現有所差別,他們就會找孩子的茬。


養孩子,真的要這麼養嗎?


按照性別刻板印象行事,有好也有壞,好處是不管男孩還是女孩,更符合社會預期——男孩像個男孩子樣,女孩像個女孩樣兒,這會讓他們在發展的過程中,受到的阻礙更少,也就是大家眼裡循規蹈矩正常成長。


那壞處是什麼呢?對於個體來說,則有可能能力發展受限,失去很多更適合他們的機會。


比如說,一個在數學上擁有天分的孩子,很有可能受刻板印象的負面影響,認為女孩就是照顧家庭帶孩子的角色,而最終失去在數學相關的領域有所成就的機會。


這些性別刻板印象還有可能在潛移默化中左右孩子的「想法」——我是男孩不能學習跳舞,我是女孩不能玩極限運動等等。


如果人們接受男孩「娘炮」,那也應該接受女孩「漢紙」,最重要的是,摒棄我們認知里的錯誤的「性別刻板印象」,讓正確的「性別刻板印象」助力孩子成為他最想成為的樣子。


正如一句廣告詞所說的:一切皆有可能。

孩子不是流水線里生產出來的標準產品,每個孩子都應該按照他們的特質得到最好的發展。


優秀的孩子,首先要是一個善良勇敢、健康快樂的人,其次才分性別、國籍、文化和種族。

別讓性別成為一個定義他們的人生的標籤,也別用性別這個標籤去捆綁別人。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分手是假,結婚是真!橋本環奈接受中川大志求婚 - 天天要聞

分手是假,結婚是真!橋本環奈接受中川大志求婚

1905電影網訊 據日媒報道,橋本環奈(26)已接受中川大志(27)的求婚,二人戀愛三年將修成正果。目前,兩人同居在橋本環奈購買的價值3億日元的公寓中。2022年,二人戀情首次曝光。當時橋本被拍到進出中川所住公寓、共度夜晚的約會畫面。據報道,二人是因共演電影結識,雙方都喜歡喝酒和養狗,這些共同點讓他們很快拉近了距...
直播中稱「報我名字可進清北班」  教育博主孫某某被行拘 - 天天要聞

直播中稱「報我名字可進清北班」 教育博主孫某某被行拘

央廣網北京7月10日消息(記者馮儀)近日,某教育博主在直播中聲稱報其名字可進北二外成都附中清北班、強基班。經網友反饋至問政四川平台後,成都市武侯區教育局回應稱該博主聲稱的所有內容均屬虛假信息和不實言論。7月10日,成都市公安局武侯區分局發佈警情通報。通報稱:「經查,孫某某(男,36歲,某教育諮詢有限公司負責...
楊絳:喜歡把家裡打掃得很乾凈的人,表面整潔,實則暴露了人生真相…… - 天天要聞

楊絳:喜歡把家裡打掃得很乾凈的人,表面整潔,實則暴露了人生真相……

人生跌入低谷時,楊絳被安排清掃公廁。面對常人避之不及的污垢與異味,她沒有怨懟敷衍,而是親手縫製拖把,帶着肥皂與洗衣粉,蹲身擦拭每一塊瓷磚,細緻到為空間通風除味。不多時,曾經污穢的角落竟變得窗明几淨。更令人動容的是,她在此處掏出書本靜靜品讀,說「廁所就是我的書房
當一群父親看見孩子眼中的光芒,新的「事業」開始了 - 天天要聞

當一群父親看見孩子眼中的光芒,新的「事業」開始了

每年6月的第三個星期天是「父親節」,一個專為感恩父親而設立的節日。在人生的第五個父親節到來之際,我已是遠近聞名的「好爸爸」。三個月前,我作為發起人之一的「爸爸陪親子公益行動」正式啟航,每周末邀請社區內3—6歲兒童在家長陪同下,一起來聽故事、
7點出發|女子自曝「孕期擺爛不上班,老公是副處」,官方通報來了! - 天天要聞

7點出發|女子自曝「孕期擺爛不上班,老公是副處」,官方通報來了!

·7月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介紹「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其中提到,我國5年經濟增量預計將超過35萬億元。(此前報道>>多個「第一」!這場發佈會信息量很大)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大穩就業政策支持力度的通知》,從7個方面提出政策舉措,着力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推動經濟高質量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