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爬山途中,一個小男孩可能是熱了,看到冰櫃里擺放的雪糕,就嚷嚷着要吃。
媽媽開始跟他講道理,說:爬山太熱了,突然吃雪糕會拉肚子,所以不給買;
男孩一聽,便開始撒潑打滾,情緒激動之下,將身上的水壺取下甩遠了;
或許礙於顏面,媽媽再也忍不住了,用手指着孩子並大聲吼道:你是不是要哭,要哭我就讓你哭個夠;
說完便順手給了他一巴掌,挨打了後的男孩哭得更大聲了,嘴裏還不忘喊着「吃雪糕」;
媽媽揚起手,厲聲地吼道:起不起來?言外之意就是,再不起來,又得挨一巴掌;
男孩見狀,從地上爬了起來,並張開雙手要媽媽抱。媽媽推開孩子,質問他:還哭不哭?還吃不吃雪糕?
直到孩子帶着抽泣聲說「不吃雪糕了」,媽媽才黑着臉繼續往前走,男孩邊抹眼淚邊跟着媽媽。
圍觀這一幕的我,好想上去抱抱這個小男孩,並對他媽媽說:別阻止孩子發脾氣了,不敢發脾氣的孩子,太可憐了!
01
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看到這對母子,我想起了小時候的自己與父母。
小時候的我脾氣特別暴躁,一不順心就哭鬧、摔東西;一言不合就要跟人動手的那種。
每當我發脾氣時,爸爸就會取下腰間的皮帶,給我一頓揍;我轉頭望向媽媽,媽媽則選擇了冷處理,在我爸取皮帶時,她總是很默契地走出房間。
或許是經常被老爸打,從小我就很怕爸爸,見了他就猶如老鼠見了貓,別說跟他講話,就連走路都會繞着他走,深怕哪裡錯了又被揍。
看到如此怕他的我,爸爸還總是自豪地說道「看,還是要打,現在他怕我了,就不會去惹事了」;
但很快就被「打臉」,上初中後,我讀的是寄宿學校,一個星期才回家一次,說真的,其實一次都不想回去。
離開了父母的我,就像籠子里鳥兒被放飛了,這麼多年被爸爸揍得壓抑終於可以得到釋放了。
正值叛逆期的我,毫無疑問,成了老師最討厭的那種問題兒童。在與同學的一次爭吵中,我將他打成了輕微的腦震蕩,老師通知父母領我回去,並停課一周。
領回去後,又挨了爸爸的一頓揍,那一次我還手了。
在與爸爸「交鋒」之中,我順手拿起了桌子上的水果刀,慌忙之中劃傷了爸爸的手指,血流了一地。
而媽媽被這一幕也嚇到了,趕緊過來勸阻。那一次我在父母面前怒吼道:從小到大,每當我犯錯、發脾氣時,你們就只知道打我,給我甩臉子;
你們總說我脾氣暴躁,這都源於你們,你們才是罪魁禍首;
現在我長大了,你們休想在動不動就打我;我以後要考個很遠的大學,就是要遠離你們......
在停課的那一周,全家的氣氛降至了冰點,爸爸天天罵我是「不孝子」,媽媽則整天以淚洗面。看到他們這樣,我心裏反而有一種莫名的興奮感。
爸爸本想通過暴揍來阻止我發脾氣,結果我的負面情緒就在爸爸一次次的暴揍之下被壓抑了,但壓制住的脾氣,並不會消失。
終有一天,它會爆炸,而爆發出來的能量,不是向內攻擊自己,抑鬱成傷;就是向外攻擊別人,傷人又傷己。
現在的我,已為人父,但跟父母的關係很差,尤其是父親,幾乎不怎麼說話......
02
文文爸在此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家長們,千萬別壓抑孩子的脾氣。當孩子發脾氣時,與其與他「正面交鋒」,不如「暫避風頭」。
明星孫儷曾發文分享:面對孩子發脾氣,要給他擁抱,而不是說教......盡量讓他發泄着,只有負面情緒得到了宣洩,才能及時恢復內心的平靜。
允許孩子發泄情緒,但並不意味着毫無底線地讓孩子亂髮脾氣。對於家長來說,孩子的每一次發脾氣,都是引導他們管控情緒的良機。
文文爸曾在商場中遇到過這樣一幕:孩子想吃烤腸,央求媽媽買。但媽媽認為烤腸不健康,就不同意買。
隨後孩子就開始撒潑打滾,甚至對媽媽拳打腳踢。但這位媽媽並沒有大聲次責,而是走到里孩子大概10米遠的地方,靜靜地看着孩子。
過了一會,孩子停止了哭聲。這時媽媽走過來,抱起孩子溫柔地說:寶貝,媽媽很抱歉讓你剛才生了這麼大的氣,我尊重你的感受,但不能接受你撒潑打滾的做法。以後每當你有類似做法時,我都會暫時走開一會兒。
媽媽很愛你,很在乎你的身體健康,所以才不同意給你買烤腸吃。媽媽很樂意跟你一起,找到處理你怒氣的其他方法,我們可以集中精力想一想,除了烤腸,還有哪些是你想吃又很健康的食物......
看到這一幕,文文爸甚是覺得暖心,為孩子有這樣的媽媽感到自豪!不壓抑孩子的負面情緒,卻能及時引導孩子,學會控制情緒。
03
當孩子發脾氣時,家長應該怎麼做呢?
①讓孩子盡情地發泄負面情緒
當孩子發脾氣時,家長別忙着阻止或者講道理,這時的道理只會是「火上澆油」。
孩子由於大腦皮層發育不成熟,很難管控情緒,當情緒上來時。家長要做的,就是提供孩子情緒發泄的渠道,比如盡情地哭鬧、打沙袋、找一個空曠的地方大聲喊叫。
②站在孩子的角度,幫他疏解情緒
孩子不會平白無故地發脾氣,每一次的發脾氣,都是內心有所求。
而家長不妨站在孩子的立場上,像他所想,供他所需,若內心得到了滿足,孩子就會獲得心靈的平靜。
③家長要以身作則,率先控制好脾氣
育兒專家李玫瑾老師說,當孩子沖你發脾氣時,家長的第一反應不要說「你怎麼這麼氣人」,而是應該反思:我哪個地方需要調整。
常言道:孩子就是父母的複印件!想要孩子管理好情緒,父母就要以身作則,不隨意發脾氣。
總之,當孩子發脾氣時,家長別忙着阻止。否則,長期壓抑孩子的情緒,最終不是自傷就是傷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