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勢父母易養出「病態」孩子,想要孩子強,自己要先懂得「弱」

2022年10月09日16:01:20 育兒 1073

社會上有一種公認的現象:強勢的父母,養不出要強的孩子。

強勢與強大是兩個意義完全不同的詞。

有人對強勢做了解讀,稱強勢的人,其實背後有深深的恐懼。而強大沒有!

父母強勢的目的:是按照自己的意願,培養出一個要強的孩子。但往往事與願違!

強勢父母易養出「病態」孩子,想要孩子強,自己要先懂得「弱」 - 天天要聞

電視劇《以家人之名》的齊明月,堪稱學霸,但因為有一個強勢的媽媽,已經成年的她還活得像個孩子。不懂選擇,不敢選擇;沒有主見,沒有自己;令人心疼和心酸。她這一生,就毀在強勢媽媽的手裡。

強勢父母易養出「病態」孩子,想要孩子強,自己要先懂得「弱」 - 天天要聞

一檔情感節目來過一對母女,女兒已獲得博士學位,並擁有鋼琴十級的證書,但女兒卻得了精神疾病,是一名輕燥狂患者,她愛哭,愛竭斯底里發作。在場的她,情緒已近崩潰。而她的母親卻一直昂着頭,說高學歷很重要,說女兒很優秀。女兒在這位強勢母親的身邊,就如同一具木偶,所有的牽線都在母親手上,她完全沒有自我。

強勢的母親,養出一個病態的女兒。

強勢父母易養出「病態」孩子,想要孩子強,自己要先懂得「弱」 - 天天要聞

沒有哪一位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活出強者的模樣,但能夠做到的,終究只是一部分父母。儘管很多父母付出很多,甚至用盡心血,但最終的結果跟自己的期待大相徑庭。

網上有這麼一句話:做父母,是世上最難的職業,沒有智慧不行。

想要孩子強,自己先示弱。這也是做父母的一種智慧。

有這樣的言論:「父母越笨拙、越懶惰,孩子越聰明、越能幹」。

育兒中如果能用上這幾招,或許會很有效。

強勢父母易養出「病態」孩子,想要孩子強,自己要先懂得「弱」 - 天天要聞

強勢父母易養出「病態」孩子,想要孩子強,自己要先懂得「弱」 - 天天要聞

在調動孩子學習興趣時,先讓孩子贏,讓孩子獲得自信。

任何人都有迴避心理,當面對的是自己的弱項,或者預感到失敗時,基本上能迴避就迴避。大人如此,孩子更是如此。

學校中那些對學習有興趣的,都是成績優秀者。但兩者的關係並非絕對的有興趣在前,成績優秀在後,而是相輔相成,互相影響。

強勢父母易養出「病態」孩子,想要孩子強,自己要先懂得「弱」 - 天天要聞

孩子可能因為偶然的一次考試名列前茅,然後得到及時的鼓勵從此對學習產生興趣;也可能因為一次失敗一蹶不振,從此厭煩學習。

贏或者獲勝,喚起的是孩子的自信。有了自信,孩子的學習興趣就很容易養成。

陪伴孩子學習時,盡量多給孩子「贏」的感覺,尤其在孩子幼兒及小學一、二年級的時候。

記得當初為了培養兒子的速算能力,總是跟兒子一起玩,一起練,總是不經意輸給他。

強勢父母易養出「病態」孩子,想要孩子強,自己要先懂得「弱」 - 天天要聞

那個時候他五歲,對什麼都好奇,也好勝。在跟他玩速算遊戲時,我故意算比他慢,輸給他。他因為能夠贏我,興緻很高。我順序漸進,從易到難,中間穿插贏他幾次,調動他的注意力。很快,我從故意輸他,變成了真正的敗者。我的反應速度已跟不上他。而他,在這樣的陪伴學習中,已對數學產生濃厚興趣。跨進小學門檻後,他的數學成績很突出,可以說是一路領跑。

如果讓孩子學習,是以呆板、高要求、責怪的形式進行,孩子不僅難以有學習興趣,還會產生自卑心理,厭倦學習。

強勢父母易養出「病態」孩子,想要孩子強,自己要先懂得「弱」 - 天天要聞

強勢父母易養出「病態」孩子,想要孩子強,自己要先懂得「弱」 - 天天要聞

生活中適當表現自己的「無能」,向孩子求助,讓孩子懂得擔當。

在高度重視文化課學習,常常以學習成績衡量孩子的當今社會,不少家長對孩子大包大攬,把孩子養成除了讀書,啥事都不會的「大嬰孩」。

這樣的孩子,哪怕大學畢業,甚至從名校碩士、博士畢業,也可能成了「巨嬰」,成不了社會真正的有用之才。

單位中,有不少高學歷的人,工作效果遠不如低學歷的人,更別指望他們挑重擔。家庭中,舉全家之力培養出來的高才生,卻成了白眼狼。

強勢父母易養出「病態」孩子,想要孩子強,自己要先懂得「弱」 - 天天要聞

這樣的人並非個別,原因也不完全在他們身上。若要追究,父母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走近這些人,基本可以發現:他們都有強勢的家長,父親或者母親至少有一人非常強勢,也非常能幹。正是強勢和能幹害了孩子。

父母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要懂得示弱。

一位朋友說她在女兒讀初中後,不只一次跟女兒說自己每天工作很忙,回家已累得不行,希望女兒能夠幫忙,有時還表現出很疲憊、很虛弱的樣子。女兒終於主動走進廚房,並漸漸養成習慣,把家務看成是每個家庭成員應盡的責任。她還用自己的壓歲錢,為家裡添置了洗碗機等。

強勢父母易養出「病態」孩子,想要孩子強,自己要先懂得「弱」 - 天天要聞

另一位朋友稱他們每次一家外出旅遊,行程、交通工具、住宿的酒店都交由只讀初中的兒子安排、聯繫。她告訴兒子:「新的生活方式,你比我們知道得多,包括網上訂票、預約、定房等操作,我們不如你。」

這兩位朋友的孩子,在朋友的示弱之下,相比其他孩子,更有擔當,也更能幹。

強勢父母易養出「病態」孩子,想要孩子強,自己要先懂得「弱」 - 天天要聞

強勢父母易養出「病態」孩子,想要孩子強,自己要先懂得「弱」 - 天天要聞

孩子的事情,讓孩子自己做主,只要沒有「跑偏」或「脫軌」,應全力支持孩子。

強勢的父母,習慣於控制孩子。不僅孩子的衣食住行要由父母安排,孩子的興趣和交際,也躲不開父母的操控。

被父母強力控制的孩子,必定缺乏成長空間,自然長不成強大的樣子。

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雖然是父母所生,父母所養,但絕不是父母的影子。他們有自己獨特的氣質。父母以自己的認知和經驗去要求孩子,強行把孩子養成自己期待的模樣,勢必傷了孩子。

強勢父母易養出「病態」孩子,想要孩子強,自己要先懂得「弱」 - 天天要聞

不高高在上,給孩子以尊重,這也是父母示弱的一種表現。

心理學家溫尼科特曾提出:父母可以對孩子有所期望,但更要尊重孩子,最終的控制權與決定權一定在孩子手上。

放下父母所謂的權威,孩子的潛力才能得到更大的發揮。

一個中醫世家,孩子又是獨苗,父親很期望孩子能接過他手中的接力棒,將他們家的中醫發揚光大。但孩子偏偏痴迷舞蹈,高考填報志願時,家裡雖然繼續提出期待,但最終還是尊重孩子的選擇。孩子讀了舞蹈學院,在各種舞蹈比賽中頻頻獲獎。

強勢父母易養出「病態」孩子,想要孩子強,自己要先懂得「弱」 - 天天要聞

被尊重,是一個人順利成長的前提。一個不被尊重的人,往往連健康成長都可能成為問題。

父母的強勢一定會擠壓孩子的生存空間。只有父母懂得適當退讓和示弱,給孩子以尊重,孩子的視野才會更加寬廣,孩子才有可能成長為真正的強者。

強勢父母易養出「病態」孩子,想要孩子強,自己要先懂得「弱」 - 天天要聞

作者:等風來

兩個孩子的職場媽媽,左手執筆右手帶娃,喜歡讀書、寫作、畫畫、堅信即便生活一地雞毛,內心也要擁有自己嚮往的詩和遠方,關注我,持續給您提供更多育兒乾貨。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爸媽每天多說這2句話,孩子內心越來越強大 - 天天要聞

爸媽每天多說這2句話,孩子內心越來越強大

大家好,我是辣媽不知道你們發現了沒有,有時候,我們隨口一句簡單的話語,就能在孩子的心中埋下強大的種子,讓他們的內心越來越堅韌。爸媽每天多說這2句話,孩子內心越來越強大!這兩句話,就是這樣的魔力源泉。 「我相信你可以」這句簡單的話語,卻蘊含著無盡的鼓勵和信任。信任不是廉價的誇讚,而是對孩子潛能的「莊嚴托...
李佳琦回應媽媽直播帶貨:她說她正是拼的年紀 - 天天要聞

李佳琦回應媽媽直播帶貨:她說她正是拼的年紀

5月5日,美腕旗下「所有爸媽的幸福家」直播間開播,知名網紅主播李佳琦的媽媽李文利受邀參加直播。據悉,李佳琦近日在直播中表示,「我媽現在當主播了,你們跟我媽說一下,讓她就是嚴謹講話,因為我媽比我還誇張……」他展示直播間畫面並稱他媽媽在賣黃金。
王學廣:「老講解」成了我的另一個名字 - 天天要聞

王學廣:「老講解」成了我的另一個名字

5月初,「瓊崖革命的搖籃」定安母瑞山,逐漸升騰起夏日熱烈的氣息。7日午後,88歲的母瑞山革命根據地紀念園終身名譽園長、義務講解員王學廣戴上老花鏡後,又從書堆里翻出了一沓紙頁,可以明顯看到,其中半數已經泛黃。 王學廣正在翻看關於他的報道。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豌 攝 「這是我收集的《海南日報》剪報,都是有關我...
萬米高空2歲娃食物卡喉 呼吸困難 - 天天要聞

萬米高空2歲娃食物卡喉 呼吸困難

▲希希轉危為安。 ▲卡住希希喉嚨的奶塊。 台海網5月8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崔曉旭 通訊員 林偉健)5月2日15時20分,廈航MF8467杭州—貴陽航班上,一場生命救援正在上演。....
駕駛嵐圖夢想家帶孩子採摘喜愛的小番茄 - 天天要聞

駕駛嵐圖夢想家帶孩子採摘喜愛的小番茄

前幾天孩子說想去採摘小番茄,但是我沒時間所以也就沒去。今天剛好有時間出髮帶孩子去體驗採摘小番茄的樂趣!白色的嵐圖夢想家還挺好看的,孩子們開心的來到嵐圖夢想家車裡看着喜歡的動畫片。路上嵐圖夢想家操控起來還是那麼絲滑,動力有勁超車提速完全不在話
徐小虎:再一次離開爸爸 | 到此的路程 - 天天要聞

徐小虎:再一次離開爸爸 | 到此的路程

徐小虎姐弟三人與施特凡·庫特納夫婦的孩子在華盛頓合影,後排左三白衣女孩為徐小虎。作者供圖1945 年到1949年四年時間裏,我們全家能夠天天住在一個房子里共享歡樂。當時未能預知,那一閃而過的歲月基本上就是大家能夠享受合家歡的最後時日了。1948年秋,上海馬克諦耶女中開學之後,我又開始住校,只有周末在家,如同在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