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有毒」父母,從扭曲的負罪感和自我懷疑中解把自己救出來

2022年09月30日13:48:46 育兒 1181

丁小小的分享:喜歡關注點贊


上篇中我們講述小美【一個用十年治癒自己一生的姑娘】,今天我們告訴你如何從原生態家庭中剝離出來,開啟自己的人生。

在生活中我們都會有情感盲區【孩子與父母的關係,會對孩子的生活產生重大的影響】而父母在我們心中早就種下了精神和情感的種子,它們會隨我們一同成長。有些是愛、尊重、獨立;有些是恐懼、責任或負罪感。

人無完人 ,父母也是普通人也會有情緒、會發脾氣等這都是正常行為;但是持續性負面的模式【大罵、訓斥;嘲笑,無用使自己深受負罪感的折磨;性虐待;強加太多的責任或者極度溺愛和過度保護】,始終支配着孩子的生活這就是傷害型父母。他們利用各種手段向孩子發動攻擊,從貶損的責罵到皮帶抽打,還要將自己的暴虐行徑合理化為訓誡或教育。對於一個孩子來說長期處於這種負面關係模式,自信心和自我價值感的缺失,如果不及時修補會在成年以後的生活對引發自我性的毀滅。

了解父母給自己帶來的痛苦,這足以幫助你卸下身上的責任感和負罪感,更足以讓你認識到父母負有的責任。

認識「有毒」父母,從扭曲的負罪感和自我懷疑中解把自己救出來 - 天天要聞

你是否也在原生態家庭中,甚至影響你成年以後的生活:

一、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將一切「否認」【他們這麼做都是為自己好】或者合理化

1.我們不得不承認,我們會因為父母故意扮弱、年邁或者已不在人世,激起子女對他們的保護欲,而對他們曾經的過失再去責怪或者不願爭辯計較或者更準確地說為他們辯解,但因為這些卻心生愧疚而就像受害者替罪犯認錯一樣。【前一段有個新聞,講述的就是一個父親在年輕時拋妻棄子,卻在晚年查出癌症後,通過媒體找到成年的子女要求贍養。】但是對於子女來說,不去及時正確引導會將以前父母信奉的 規則附加在你以後的家庭中

2.你不是故意的,不等於你沒傷害我【沒有足夠的感情陪伴或者被遺棄】

認識「有毒」父母,從扭曲的負罪感和自我懷疑中解把自己救出來 - 天天要聞

二、操控性:【一切都是為了你好】基於對自己生活的強烈不滿以及對遭到一起的恐懼。【比如利用工作的繁忙對抗經常不回家的負罪感;

關係的剝離會滯後多年甚至永遠無法實現。不懂得區分父母的需求和自己的需求。】

作為一個孩子擁有最基本的、不可剝奪的權利【衣食住行,安全】還要求情感上的撫慰以及尊重,作為父母要正面積極的對待,從而形成正確的自我價值感

父母可以合理設定合理的行為限制加以引導

【有權利做個孩子,同時在不犧牲童年的生活為代價,承擔一部分家務以及責任。】

父母在介入子女生活時應保持尺度。

【小時候不敢積極表達觀點的恐懼仍然控制着自己已經成年的自己。】

三、酗酒型的父母:

在這樣的原生態家庭中的孩子很難信任任何人【總會覺得會遭到背叛】、強迫自己完成一些難以實現的目標、成年後會藉助一些操控別人的手段【比如挑剔斥責】掌控生活。更諷刺的是為了對抗孤獨採取的防禦措施卻正是成年後令自己感到孤獨的禍端。

認識「有毒」父母,從扭曲的負罪感和自我懷疑中解把自己救出來 - 天天要聞

四、身體虐待型父母:

這樣的父母極度缺乏對衝動的控制力,有嚴重的感情缺失和需求不滿步入社會,所以孩子是自己父母的替代品;還有他們認定孩子生而邪惡,只有嚴苛責打才能拯救。如果不及時克服這些,孩子以後會不如父母的後塵。【子女成年後會有,自我厭惡、對父母的依附、對他人缺乏自信以及安全感的不足】

五、言語虐待型父母

這樣的父母一種是對孩子外表、智力、能力和作為人的價值進行語言攻擊;另一種是長期取笑、挖苦、取侮辱性的綽號或是拐彎抹角對孩子發起攻擊。【孩子沒有足夠的處世經驗,無法理解什麼是玩笑,所以會相信並全盤接受父母對自己的評價】這樣的言語虐待不僅僅會使孩子形成自卑心理,還損害了正當的自我認知以及對生存方式和成就價值的負面預期。

六、性虐待父母

這種經歷最殘酷也最難以啟齒,背叛了孩子與父母之間的信任,也摧殘了孩子最寶貴的純真。這種情況不一定是有血緣關係的人。

因為孩子不願看到自己信任的人是壞人,會產生負罪感,內心有更多的恐懼、迷茫、悲傷、孤獨和隔閡,從而塑造一個假自我。使成年後的孩子無法擺脫自己無能、無用、罪孽深重的感覺。覺得自己是異類,不正常。

認識「有毒」父母,從扭曲的負罪感和自我懷疑中解把自己救出來 - 天天要聞

而這樣的原生態家庭幾乎都是代代相傳,歸根結底是從先輩那裡繼承的一整套逐漸積累而成的感受、規則、交流、觀念等形成的家庭行為模式。他們對孩子持有往往自我為中心和利己的觀念【無論怎樣孩子都要尊敬父母;凡事按照我的去做,否則就是錯等等】

分享這些,並不是為了控訴父母或者報復,而是要直面家庭的真相,父母應該為自己做過的事情負責,當然你的人生路還很長,你也要為自己成年後的生活乃至自己以後的家庭或者孩子負責,那麼你就要採取積極的措施來解救自己,讓自己從這種負面關係模式中解脫出來,恢復自信和力量得到自由和幸福。

認識「有毒」父母,從扭曲的負罪感和自我懷疑中解把自己救出來 - 天天要聞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馬仕祥——世界藝術•中國繪畫新題材開創人物 - 天天要聞

馬仕祥——世界藝術•中國繪畫新題材開創人物

馬仕祥是中國當代畫壇獨樹一幟藝術創新與學術深度重要代表性藝術家,其藝術生涯橫跨蠟染、油畫、岩彩畫等多個領域,作品融合科學探索與藝術表現,尤其在《屯堡•流逝的遺痕》長卷,《地球之痕•海百合》長卷及海百合系列題材中展現出的獨特視角。
面善心毒的三種人 ,離得越遠越好! - 天天要聞

面善心毒的三種人 ,離得越遠越好!

俗話說得好:畫龍畫虎難畫其骨,識人識面難識其心。在人際交往中,我們絕不能僅憑外表來判斷一個人的善惡,因為有些人外表看似和善,內心卻暗藏狠毒;而有些人雖然外表兇惡,但內心卻十分善良。
四句話看清一個人,句句在理! - 天天要聞

四句話看清一個人,句句在理!

人生旅途,茫茫人海之中,我們邂逅的人數不勝數,結識的面孔層出不窮。然而,在這紛繁複雜的人際關係中,誰懷揣着真心,誰又暗藏假意;誰對你關懷備至,誰又企圖欺騙於你,僅憑外表往往難以洞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