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用一句網絡流行語,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其實這種告白也適用於自己的孩子。但大多數時間我們把重心是放在陪伴上,卻忽略了陪伴的內容。有時候是不是你刷着手機,孩子在旁邊自己耍;有時候是不是開個監控或者視頻,遠程陪伴幾分鐘;有時候是不是同樣坐在一起你說著「東」他聊着「西」。老話講,陪伴是最好的老師,真正優質和有效的陪伴不在於時間的長短,而在於陪伴的質量。
1、要學會用心傾聽
用心傾聽,用心幫助,只有懂得孩子內心真實的需求,才能發現最真實的事情和問題,才能更好地一起陪孩子去解決問題。
2、學會對孩子應有的尊重和理解
學會和孩子做朋友,彼此的尊重是對孩子最好的一種鼓勵。不要總是站在制高點,高高在上一味地去指責。要有包容心,要懂得換位思考,更重要的是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講出自己的看法和理解。
3、要有足夠的耐心去陪伴
大多數對孩子發脾氣發火不是問題有多麼嚴重,只是長時間相處的過程中,我們失去了太多耐心。記住一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在學習生活中面對「0」到「1」的過程中也會遇到問題,我們作為一個陪伴者和解答者要學會耐心溝通有效交流。
4、不要只關注陪伴換來的「成績」
雙減政策下,孩子學習的負擔減輕了,學習的內容全面了。不要一味地去追求我花了多少時間陪伴要換來多麼優秀的的成績而是要發現孩子的多樣性。我們要幫助孩子正確認識自己,找到最合適的成長道路。
5、陪伴孩子一起長大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在這一路成長的過程中,要給孩子做好榜樣。以身作則,言傳身教。他們長大,我們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