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變得更有說服力?

2022年07月07日12:59:29 育兒 1526


前言



我小孩很調皮,同時還有些莽撞,身上經常是撞得青一塊紫一塊的。


因此,他每次在外面亂跑時,我都忍不住要提醒他:「別亂跑,小心撞着!」


但他沒一次會聽,該跑還是跑,該撞還是撞,大不了撞完後哭一通,再繼續跑、繼續撞、繼續哭。


如何變得更有說服力? - 天天要聞


於是,我的心中早就將他歸為了「不聽話」的那一類小孩。


可我參加了一次幼兒園的集體活動後,卻發現他很聽老師的話。


同樣是亂跑,老師跟他說:「小狗奇奇亂跑,結果怎麼樣了?」


他回答:「腿摔斷了。」


老師繼續說:「所以,我們該怎麼做呢?」


他繼續回答:「不亂跑了。」


然後就停下來了。


幼兒園老師說服我小孩不亂跑的這個案例,雖然簡單,但卻完整包含了說服力的四個密碼:


1、說服內容


老師用的不是否定的制止方式,而是引導孩子自己選擇停下來的方式。


2、說服渠道


老師採用的是現場說服,而不是視頻或電話說服,這個渠道的說服效果最佳。


3、說服對象


對於缺乏理性思考能力的小孩,老師採用的是故事的線索暗示,而不是我採用的理性說服。


4、說服者


幼兒園老師的身份,比家長在孩子心目中更有權威感,孩子也更願意聽。


掌握好了說服力的這四個密碼,上至80歲老人,下至3歲幼兒,估計你都可以從容說服。


下面,就讓我們來逐一解讀下這四個密碼。




01


說服內容



我們都聽過一句俗語:一句話說得人笑起來;一句話也能說得人跳起來。


這句俗語充分說明了,說話的不同,對一個人說服力度的差距之大。


那什麼話容易讓人笑,什麼話容易讓人跳呢?


一般來說,讚美的話容易讓人笑,而批評的話容易讓人跳。


這是因為,我們天生喜歡被讚美,討厭被批評。一旦被批評,內心就會不由自主地想對抗批評者。


因此,想要更有說服力,首先就要學會對別人減少批評,增加讚美。


跟「多讚美」類似的說服內容技巧還有很多,我給你再分享四個很常用的:


1、同類相吸現象


項目出了問題,你需要對方積極來做整改。


說話時,如果你用「你要怎麼怎麼做」這樣的說法,對方願意整改的概率就不高了。


因為這樣的說法,將你和對方劃分成了涇渭分明的兩方,對方很容易產生逆反心理。


但如果你改成 「我們可以怎麼怎麼做」的說法,對方就更容易接受了,因為「我們」代表了你和他是一起的。


這個背後的原理,就是社會心理學裏的「同類相吸現象」。


同類相吸說的是,我們會對那些跟我們相似的人產生同理心,也更樂於幫助他們。


所以,我們在跟說服對象講話時,可以多用「咱們」「我們」這樣的詞語,在言語上讓對方覺得你和他是同一陣線的。


2、Yes!And…


公司覺得現在中午的休息時間太長了,需要你去說服同事們接受中午的休息時間壓縮半小時。


這件事損害了同事們的個人利益,肯定會有很多的反駁聲音。


如果同事們提出意見後,你直接反駁:「你們這麼說不對!」


或者你稍微溫和點,先同理再否定:「是的,你們講的我理解!但是…」


這兩種說服內容的效果是不是都不太好?


但如果你改成下面的說服內容:


「是的,你講得很有道理!我100%認同。」 —— Yes!部分


「同時,中午少的半小時休息時間,我們可以獲得兩個更有價值的收益…」 —— And… 部分


這種「Yes!And…」的講話方式,是不是同事們就更能接受了呢?


如何變得更有說服力? - 天天要聞


Yes代表接受,就是同意對方說的話,And是在Yes的基礎上添加自己的話。


這個背後的原理是,我們除了天生喜歡被表揚外,還天生喜歡被認同,討厭被否定。


一旦被他人否定,我們大腦就會自發地啟動防禦模式,對別人講的話開始挑刺和找毛病,以便回擊回去。


因此,要想說服別人,就不能讓對方產生被否定的心理,要在對方覺得被認同的感覺下,再加入自己想說服他接受的內容。


3、承諾一致原則


有些銷售做得好的商家,在你點單時,會問你:「您是要加一個蛋,還是兩個蛋?」


大多數顧客往往因為慣性思考,脫口而出「加一個蛋!」


之後哪怕反應過來,後悔了,也會因為做出了承諾,而繼續買單的。


這個銷售話術得逞的背後原理,就是「承諾一致原則」。


我們人類有一種共性的心理機制不允許自己去做一件錯的事情,或者是不值得的事情。


所以,一旦承諾或做了某事,我們就會千方百計地找各種方法,讓自己的認知(態度)與自己的行為保持一致,也就是所謂的承諾一致。


這個心理機制和行為模式,因為能誘導我們的行為,所以被大量地應用在各類說服上。


4、登門檻效應


我最近遇到了某家銀行,給我推銷信用貸款。


電話接通後,對方的第一句話是:「先生,您好!我是xxx銀行的,您這會有1分鐘時間嗎?」


我因為不知道是什麼事,而且只需要一分鐘時間,就回復有1分鐘時間了。


對方繼續說:「我們有一個年化利率打2.2折的產品,30秒就能介紹完,我給您講下,可以嗎?」


之前一分鐘的時間已經同意了,現在總不能說30秒時間都沒有吧?而且我也好奇,什麼產品的利率能打2.2折這麼低的折扣,就又同意了。


之後,她給我足足介紹了有10分鐘,我竟然從頭到尾聽完了。


如何變得更有說服力? - 天天要聞


平時,我接到的這類電話,一般開頭就是「先生,您好!我們有一個月息3厘的產品….」


我一般不等對方說完,直接就回復「謝謝,不用!」,然後掛掉了。


但這次的電話,以一個特別容易接受的初始條件(1分鐘電話時間),成功攻破了我的防線。


這個背後的原理,就是著名的「登門檻效應」(類似的說法,還有「切香腸」)。


它的核心是製造最小啟動點,讓對方更容易接受初始條件,之後再一點點加碼,直至對方接受原先第一反應不想接受的事。


以上就是5種我們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用得很頻繁的說服話術,也很有效,你可以多試試。




02


說服渠道



說服內容如果有了改進,我們的說服力就會有顯著的提高。


如果再加上說服渠道的配合,那就更如虎添翼了,一些平時光靠說服內容無法說服的人,在特定環境下,也會被你說服的。


比如,一些奶茶店開業時,都會專門花錢找人來排隊。


不少人本來沒準備喝奶茶的,但一看這麼多人排隊,心裏就覺得這家奶茶店肯定有特殊之處,在好奇心驅使下也就買了一杯了。


如何變得更有說服力? - 天天要聞


這就是渠道對說服的價值。


根據社會心理學的研究,現場的說服作用大於影像,影像的說服作用大於音頻,音頻的說服作用大於文字。


因此,正常情況下,你對說服渠道的選擇,可以按「現場>影像>錄音>文字」這個默認排序來。


這個排序也被無數的營銷活動所證明了。


比如,大金額的商品,一般都優選現場的說服渠道。


像現在樓市下行的情況下,一些樓盤又開始花錢僱人扮做購房者,在售樓處營造出熱銷的現象,以說服真正的購房者趕緊落定下單。


賣成功學課程的,都會優選現場的會銷
(會議銷售),通過現場熱烈、煽情氛圍的營造,讓一些平時理性的人,也會衝動地繳納幾十萬、上百萬的學費。


再比如,現在很火的直播帶貨,為何對銷售拉升很有作用呢?因為它是現場渠道的模擬。


直播雖然相較於線下的現場,在氣氛的烘托上略有差距,但已經具備了現場說服的核心作用,超越了視頻、音頻和文字。


所以,考慮到技術手段的升級,最新的說服渠道的排序應該是:現場>直播>影像>錄音>文字。


同時,我們也要留意下,對一些特定內容,不適合以上的渠道排序。


比如,對於難理解的信息,書面表達的說服效果就好於視頻和直播,因為文字有其獨特的優勢:


1、更容易反覆重點回顧


2、更有助於抽象思考和深入理解


像我們YouCore的產品就屬於這一類,這也是為何我們堅持文字傳播為主的原因。




03


說服對象



說服內容和說服渠道,都是無差別的說服方式,也就是無論面對的說服對象是誰,我們都會這麼做。


這種無差別的說服方式是有效的,因為這些說服內容和說服渠道,都是針對人類普遍性的心理特徵、行為特徵和思維慣性開發的。


所以,掌握了說服內容和說服渠道的用法,你的說服力一定會很強。


但不同人總歸是有不同的。


比如:有人更理性,有人更感性;有人更傾向於合群,有人更傾向於特立獨行。


因此,如果我們能根據不同人的特性,採取更有針對性的說服方式,那你的說服效果就會更上一層樓了。


那針對不同人,應該分析哪些特徵,採取什麼針對性的說服方式呢?


我給你推薦兩個最實用的分析方法:


1、處理路徑


2、人際溝通風格


1、處理路徑


人們在處理加工信息,得出結論時,有兩種主要的信息處理路徑,它們是中心處理路徑和周邊處理路徑。


這兩種處理路徑的選擇,跟一個人的參與動機和信息處理能力強相關。


1)參與動機的不同


某男和美女在法式餐廳約會。


美女點餐時,認真對照着菜品的熱量和脂肪含量,並逐一跟服務員確認後,才點好了餐。


而男士幾乎沒看菜單,完全沉醉於美女的美貌中了,服務員問他點什麼時,他敷衍地回了一句「跟她一樣就行」。


這個場景中,美女怕胖,對點菜這件事很用心,採用的就是中心處理路徑方式,她會綜合考慮菜品的價格、口味、熱量和脂肪含量,最終挑出最均衡的餐品。


而男士因為醉心於女士的美貌,對點菜這件事幾乎毫無參與動機,採用的則是周邊處理路徑,也就是純粹被女士點菜的這個線索觸發而已,至於點的什麼壓根不關心。


2)信息處理能力不同


有人買房會搜集各類信息,深度思考,綜合比較後才做出決策。


而有人買房時,單純被中介宣傳的一兩個賣點激發下就買了,比如「龍華的深圳灣壹號」、「絕版公寓,不限購」。


這就是信息處理能力不同,造成的處理路徑選擇不同:


擅長理解,專業知識和技能具備的話,選擇中央處理路徑居多。


理解力和技能知識不足,缺乏足夠能力的話,選擇周邊處理路徑居多。


所以,我們在面對說服對象時:


如果對方參與動機足、信息處理能力足夠,那就優選中心路徑說服的方式,也就是理性推導、講邏輯。


像我們的私教產品,採用的就是中心路徑說服的方式。通過分析你的目標和需求,擺事實、講道理,最後由你理性決策是否值得報名。


如果對方參與動機不足,或者信息處理能力不足,那就優選周邊路徑說服的方式,也就是用暗示、情感打動的方式。


幾乎所有的消費品廣告,採用的都是周邊路徑說服的方式。


比如,元氣森林的飲料以「零卡路里」的線索暗示你,這款飲料綠色健康,喝了不會胖。


2、人際溝通風格


除了處理路徑的不同,另一個最值得關注的說服對象的特徵,就是人際溝通風格。


如何變得更有說服力? - 天天要聞

圖、四種溝通風格


根據影響方式和表達方式的不同,我們可以將說服對象的溝通風格,分為四類:幹勁型、表達型、親切型、分析型。


針對幹勁型和分析型,我們說服時要以任務為導向,少談感情,多談事怎麼做。


特別是針對分析型,最好拿出詳細的數字,講清楚分析過程;而對於幹勁型,結果第一,給出明確的結論即可。


針對表達型和親切型,我們說服時就不能以任務為導向,而要以人際為導向,先談感情,再說事。


因為這兩種類型更看重人際關係是否和諧,甚至可以為了人際的和諧,降低對任務的要求。


除了處理路徑和溝通風格的不同,不同人之間還有很多不同的其它特徵,但就說服而言,掌握好這兩類不同絕對夠你用了。




04


說服者



說服內容、說服渠道、說服對象,都是針對被說服者的,要說服人,還有一個關鍵因素:說服者自身。


我20多歲,給客戶做管理諮詢項目時,雖然我是全權負責的項目經理,諮詢成果和彙報PPT也都是我主導做的,但每到關鍵彙報節點,我都會盡量將我的老闆請到客戶現場來。


為什麼呢?


因為我發現,同樣的諮詢成果和彙報內容,由我老闆給客戶董事長說出來,比我自己說出來,客戶更信服。


客戶的這個行為,我也很能理解。


畢竟,誰都會認為一位資歷豐富的中年顧問(還是個領導)給出的諮詢結論,一定會比一位小年輕給出的結論更靠譜。


如何變得更有說服力? - 天天要聞


這個最主要的原理就是「光環效應」。


光環效應會讓我們由相信或喜歡某個人的某個特徵,進而擴展到相信這個人所說的一切,也就是「一好百好」。


這就是為何各類廣告喜歡找明星代言,小公司招人喜歡大廠或知名企業離職員工的原因。


我們在被別人說服時,要注意避開這類光環效應,但在說服別人時,就可以刻意運用下光環效應。


比如,注重下自己的外表打扮,讓人一看就覺得親切或者專業;


積累個人口碑,降低說服對象對自己的的信任門檻;


打造出個人的IP,讓更多人更願意相信自己等。


當然,最最重要的,還是要練好自己的內功,真正提高個人的專業度,這樣講出來的內容,就更容易說服人了。




05


小結



說服內容、說服渠道、說服對象和說服者,以上四個說服的因素,任一使用得好,你的說服力都會有很大的提高。


如果四個方面都面面俱到的話,除非是你想說服別人的事太過於離譜,否則你一定會無往而不利。


我在此靜候你說服他人的佳音!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育兒|醫生談小兒如何順應節氣調養? - 天天要聞

育兒|醫生談小兒如何順應節氣調養?

養娃不容易,您有難題別著急!媽咪寶貝育兒幫,大家一起來幫忙!2024年每周一晚七點,天津經濟廣播《媽咪寶貝》節目育兒幫,攜手天津市兒童醫院、天津婦女兒童保健中心,為孩子們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個節氣,也是夏天的第4個節氣。夏至之後,我國大部分地區進入盛夏,此時高溫、酷暑天氣以及雷陣...
一段最善良的話: - 天天要聞

一段最善良的話:

有些事,有些人,別去叫真,是非對錯已成過往,有些情,別在執着了,就讓美好的留在心間,痛苦的拋在腦後,人生苦短,餘生善待自己!和他(她)人。人活着,就要一直堅持善良。一直善良下去,你就會悟到人生的真諦,一直善良下去,你就會離幸福越來越近,一直善良下去,上天必不會
致60後的27條生活智慧,希望您能從中受益。 - 天天要聞

致60後的27條生活智慧,希望您能從中受益。

1.不要讓自己太閑,太閑是禍。2. 不要總操心子女,該放手時就放手。孩子們已經長大,有自己的生活和選擇,過度的操心反而可能給彼此帶來壓力。3. 不要拒絕新科技,學會能讓生活更便利。智能手機、智能家電等新事物,學會使用能讓生活更加豐富多彩。4
33歲了在家喝個可樂還要被罵是什麼體驗?網友的回答扎心了 - 天天要聞

33歲了在家喝個可樂還要被罵是什麼體驗?網友的回答扎心了

在您開始閱讀之前,可以來一發「關注」嗎?每天我都會給您帶來不一樣的新鮮哦~小晴在此恭候您的加入哦!今日話題33歲了在家喝個可樂還要被罵是什麼體驗?網友的回答扎心了我都33歲了,那天,我就坐沙發上,想着喝罐可樂,透透氣。結果,你猜怎麼著?
分享 | 高考成績出來了,不打擾是你的溫柔~ - 天天要聞

分享 | 高考成績出來了,不打擾是你的溫柔~

這兩天全國各地高考分數陸續公布無論結果如何都請為你的孩子驕傲記得跟他說一聲你很優秀如果你身邊正好有高考家庭請不要去打擾人家的幸福默默關心就好01【你的過度關心,可能會成為別人的負擔】曾看到過這樣一則故事:高考成績出來後,我點開了同事的微信。
愛玩泥巴的小鱷魚 - 天天要聞

愛玩泥巴的小鱷魚

#頭條創作挑戰賽#​在動物王國幼兒園裡,有各種各樣的小動物,它們聚集在一起學習、玩耍。其中有一隻小鱷魚,它叫小妮,是個頑皮的小傢伙。小妮很喜歡玩泥巴,在幼兒園的泥漿堆里玩耍是她每天的樂趣。小妮總是捧着泥巴,搓來搓去,弄得自己臭臭的、臟髒的,
接受緣分:樂在放開 - 天天要聞

接受緣分:樂在放開

人們常說:接受他人的遠離,這是不可避免的。無論是突然的沉默,還是逐漸疏遠,我們都必須學會接受這種情況。生活就像一輛前行的列車,有人與你同行,有人會在旅途中下車。有人讓你喜愛,也有人讓你感到厭惡。當有人下車時,即使依依不捨,也該說聲再見。當有人不再聯繫你時,最好
別錯過孩子「黃金五年」!認知啟蒙、語言能力雙提升! - 天天要聞

別錯過孩子「黃金五年」!認知啟蒙、語言能力雙提升!

#頭條創作挑戰賽#在孩子的成長旅程中,存在着一個被教育專家稱為「黃金五年」的關鍵階段。這短暫而寶貴的時期,深刻地影響着他們未來的道路與成就。遺憾的是,不少家長未能及時認識到這一時期的極端重要性,不經意間錯過了塑造孩子未來的黃金時機。
孫子想考北大上熱搜,朱炳仁:尊重他的想法,找到適合自己的路 - 天天要聞

孫子想考北大上熱搜,朱炳仁:尊重他的想法,找到適合自己的路

朱也天封面新聞記者 荀超 實習生 袁靜「爺爺對我的教育一直都是言傳身教的方式,他不會特意對我說你要怎麼做怎麼做,或者是給我提很多要求,他更多是以日復一日的工作,以幾十年如一日的投入精神,將他的心血投入到與銅相關的藝術創作中。」朱也天曾經這樣談及爺爺朱炳仁對他的影響。6月26日,朱炳仁孫子高考登上微博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