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內向別焦慮,人到中年都知道,混得好的大多是性格內向的人

2021年04月20日22:56:47 育兒 1102


孩子內向別焦慮,人到中年都知道,混得好的大多是性格內向的人 - 天天要聞

世間的芸芸眾生,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性格。

有的人暴力乖張、有的人熱情大方,而有的人沉默寡言。

人始終是群居動物,所以一直以來人們普遍認為性情開朗稍顯「外向」的人能夠更好地適應群居生活,認為性格外向的孩子有更大的機會在這個世界上走得更遠。

而且,曾經有人做過統計,說什麼「許多犯-罪分子和一些具有反-社會人格的人都是性格比較內向的人」。然後「性格內向」徹底被污名化了。

曾經很內向的我,也被困擾過,有那麼一段時間想方設法地讓自己變得善於交際,但始終是收效甚微。

很多家長也一樣,覺得孩子性格有些內向,就特別的憂心,生怕孩子交不到朋友或者被孤立,然後形成一些心理問題。

事實上,並沒有哪一種性格就是絕對不好或者絕對好的,個體的差異是最大的變數。

而且,人到中年,我們也不難發現,同學中那些混得好的,多數都是性格內向的人。

孩子內向別焦慮,人到中年都知道,混得好的大多是性格內向的人 - 天天要聞

內向的女孩嫁得好,內向的男生走得穩

說起「性格內向」,我們首先想到的弊病多半是社交能力弱,不善言語導致其錯失良機。

是啊,能說會道自然是好的,但「言多必失」「禍從口出」這些詞也不是憑空而來的。

縱然你能把黑的說成白的,但黑的自始至終都是黑的,你也改變不了現實,你能忽悠一時卻不能忽悠一世。

口若懸河的男生往往給人不穩重的感官,伶牙俐齒的女孩一樣也不會給人太好的印象。

看看您的身邊,看看身邊那些混得好且一直混得好的男人,是不是都並非都非常擅長交際?

看看身邊的那些婚姻生活幸福美滿的女人,是不是都表現得不那麼合群?

性格內向的人,由於不喜歡社交也不擅長社交,所以他們能把大量的時間留給自己,用來學習、用來思考自己的人生,把有限的時間用來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他們具備了太多外向之人所不具備的優勢。

孩子內向別焦慮,人到中年都知道,混得好的大多是性格內向的人 - 天天要聞

他們耐得住寂寞、忍得了孤獨,男生能靜心、女生能自省,即便他們身處鬧市之中,也能將身邊的喧囂「屏蔽」掉,無意識中就「過濾」掉了那些對自己毫無意義的外界干擾,讓自己專註於正在處理的事情。

有時候他們就算是跟自己關係最親近的家人都不會有過多的交流,他們善於行動,雖然話少,但言出必行。

關鍵是,他們往往很務實且做事嚴謹。

我想,誰都會鄙視那些只會說漂亮話的人。

一個內向的男人,不管他現在有無成就,他能忍得了寂寞、扛得住誘惑,真正沉下心來去思考自己所從事的事業就已經是讓人十分敬佩的了,成功對他來說,或許只是早晚的事情。

孩子內向別焦慮,人到中年都知道,混得好的大多是性格內向的人 - 天天要聞

而一個內向的女人,她也能在獨處中對這個世界有更清晰的認知,長期磨鍊之後,也一樣能有更強的思考和處理問題的能力。

最關鍵的一點是,她們往往嫁得更好,更容易獲得美滿的婚姻。

首先,在擇偶的過程中,因為她們比較內向,不善於表現自己,所以往往能吸引那些能真正看到她身上優點的異性,因為內心敏感,矜持的她們也不會那麼容易就交出自己。

其次,我想沒有哪一個男人會希望自己的妻子「知己滿天下」、「海內皆閨蜜」。

再有,本就不擅交際的她們,不僅能更快地收心,還能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與家庭。要知道,大多數不幸的婚姻中,都有不能平衡事業和家庭的問題。

孩子內向別焦慮,人到中年都知道,混得好的大多是性格內向的人 - 天天要聞

內向之人混得好,只因他們擅於用腦

當然,萬事沒有絕對,混得好的並非都是真正性格內向的人,只是在那些「混得好」的人身上,有一個共同的特徵——他們擅於用腦。

相比而言,性格內向的人在用腦方面是有更大優勢的。

喜歡安靜的他們因為獨處的時間足夠多,往往有更為出色的獨立思考能力以及調節情緒的能力。

特別是對女孩兒來說,或許天生就趨於感性,所以在看待事物以及處理問題做決策時很容易依賴情緒。

心理學研究表明,性格越外向的人,通常更難以承受打擊,他們很擅長規避自身的問題,通過他們的「口才」甩鍋給別人,他們是很積極,但長期接受得都是積極的一面,一旦遇到挫折,很容易因情緒影響而做出衝動的決定。

孩子內向別焦慮,人到中年都知道,混得好的大多是性格內向的人 - 天天要聞

當然,這只是一種本能的適應方式和自保方式,跟「武者更容易通過武力解決問題」是一個性質。

性格內向的人不甩鍋也只因其不擅交際而已,他們只能自己獨自面對,然後磨練出更為強大的內心。

性格內向的人,能更容易地保持冷靜狀態,他們知道情緒對自己判斷會產生不利影響,所以會把負面情緒降到最低,這就是理性。

因為理性而冷靜,而冷靜能讓人保持優質的獨立思考能力。

陳數在《誰說我不能結婚》中有句台詞讓人印象深刻:

我做事情的原則是:

從利益出發,看它要不要做;

從風險出發,看它該不該博;

從能力出發,看它該不該干;

從結果出發,看它劃不划算,而不是別人告訴我對與不對。

這無疑是非常理性的一種處世方式,也是人人都需要掌握的處事技巧。

孩子內向別焦慮,人到中年都知道,混得好的大多是性格內向的人 - 天天要聞

結語

不必因自己的內向而自卑,更不必為孩子的內向而焦慮。

萬事都有兩面性,只要不走極端,每個人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生存方式。

人到中年,見得多了都知道,那些性格「內向」的人,其實走得才最遠最穩。

有一天你也會發現,成功的男人並非都很喜歡交際,他們的左右逢源多半是被逼出來的,而厲害的女人也往往是那些性格內斂的人,她們不去交際,只不過是她們更擅長取悅自己。

——END——

【文/神逗奶爸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配圖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人工流產的胎兒遺體,最後都去哪了,看完內心中忍不住心疼 - 天天要聞

人工流產的胎兒遺體,最後都去哪了,看完內心中忍不住心疼

人工流產的胎兒遺體最後都去哪了?看完令人忍不住心疼。隨着現代各個國家之間的聯繫愈加密切,人們的眼界、思想都得到了極大的改變。尤其是年輕人對於生活的看法在性格方面也是越來越開放了,對於愛慕之人都會勇敢追求。但是很多年輕人在防護方面的意識薄弱,
爸媽一高一矮,孩子會是平均值嗎?答案來了 - 天天要聞

爸媽一高一矮,孩子會是平均值嗎?答案來了

爸媽一高一矮,孩子會是平均值嗎?醫生表示,一個人的終身高70%取決於遺傳,30%受後天環境影響。通常父母高的孩子高,父母矮的孩子也矮。但父母一高一矮時,孩子身高往往取決於父母某一方。0~2歲是兒童生長發育最快的時候。3歲開始逐步地減慢,從4歲到青春期前,也就是10歲之前,平均每年長6cm。然後到青春期,又有第二次高...
還記得「復旦抗癌女博士」于娟嗎?去世10多年後,媽媽幫她完成遺願 - 天天要聞

還記得「復旦抗癌女博士」于娟嗎?去世10多年後,媽媽幫她完成遺願

在山東濟寧曲阜,有這樣一位母親,為了她和女兒之間的一個約定,十幾年如一日,在家鄉的荒山上堅持種樹。她原名叫蘇萍,在女兒去世後,她給自己取名舒平,舒心的舒,平安的平。為了完成女兒于娟的遺願,她一頭扎進荒山,植樹造林。如今,她種的樹已經覆蓋了2萬多畝荒山,叫做曲阜復生能源林。因為女兒在挪威留學過,所以她...
普通農民花十幾萬供孩子上三本,到底值不值? - 天天要聞

普通農民花十幾萬供孩子上三本,到底值不值?

前言親愛的讀者朋友們,今天咱們來聊聊一個挺有爭議的話題:普通農民花十幾萬供孩子上三本,到底值不值?別急着划走,這事兒可比你想像的複雜多了,咱慢慢嘮嘮。一、三本,到底是個啥玩意兒?先說說三本。三本,全稱是「第三批本科院校」,說白了,就是本科院
小朋友3歲愛說火星語 - 天天要聞

小朋友3歲愛說火星語

小朋友們的世界總是充滿了奇妙的想像和值得信賴的可能性。今天,我們要講一個關於三歲小朋友的故事,他特別喜歡說「火星語」。這個火星語並不是來自於外太空,而是他自己編造的一種有趣的語言。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小朋友的生活吧。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