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後口味變了?這兩樣食物為什麼不能吃?

2021年04月20日22:56:38 育兒 1243

大家在電視劇里看到,那些女主懷了孕後,半夜三更就叫自己的「暖男老公」千里迢迢到別的地方買糖水、買宵夜……

或許還會內心OS一句:哼,什麼啊,真矯情!


但自從懷孕後,便只想對編劇說句抱歉,因為,原來,懷孕是真的會變得奇葩的!

以前嗜甜如命,現在一點糖都受不了,連吃豆腐花都從一個「甜黨死忠粉」變成「咸黨」;


以前不愛吃醋,現在恨不得抱着一個「醋缸」。


懷孕後口味變了?這兩樣食物為什麼不能吃? - 天天要聞


甚至還有些奇怪的癖好,有人夜半三更想吃高鐵上的盒飯,有人饞櫻桃味的葡萄,有人鍾愛豬屎味的大腸,有些更野的孕媽還想吃冰、聞汽油……Wait!想聞汽油的,莫不是懷了變形金剛?


懷孕後口味變了?這兩樣食物為什麼不能吃? - 天天要聞

懷孕後口味變了?這兩樣食物為什麼不能吃? - 天天要聞

圖片截圖選自@丁香醫生


孕期為什麼會口味大變?


其實,懷孕後口味出現這些變化,真不是准媽們「矯情」「愛作」,咱也是控制不住寄幾啊!


孕期口味大變,可能是孕期身體狀況影響的:


激素在搗鬼


懷孕以後,准媽媽體內的激素水平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味覺、嗅覺也變得更敏感,同時也刷新了對食物的「感知」,以前很討厭的食物可能會突然覺得很對味。


保護胎兒的生理反應


比如准媽對油煙味、化學品味道突然變得敏感,十分抵觸,這樣避免攝入影響胎寶健康的食物。


准媽身體缺乏某些營養素


可能你的大腦還沒意識到,身體(口味)卻已經很「誠實」了。如果准媽缺鈣,你可能會特別想喝牛奶;如果孕期患有缺鐵性貧血,就有可能想要吃冰。


既然准媽的身體如此「智能」,那問題來了,這種奇奇怪怪的口味,要不要剋制自己呢?


克制吧,一些孕早期的媽媽本來胃口就不好,連唯一能吃的都禁止,那還能吃啥?


隨心所欲吧,那萬一胎兒營養不好,咋辦?


懷孕後口味變了?這兩樣食物為什麼不能吃? - 天天要聞


孕期口味變化,該不該放任?


其實,理論上來說,只要安全無毒,都是可以吃的(像總想吃土、喝汽油等太奇怪的喜好,最好還是到醫院檢查是不是身體缺乏某種營養)。


但孕期飲食也並非百無禁忌,為了准媽身體健康,保護胎兒正常發育,避開一些食物還是有必要的。


  • 比如,酒。甭管紅的白的啤的,酒精是致畸物,對胎寶不利,所以最好滴酒不沾哦(甚至酒心巧克力也要小心)!


  • 還有半生的牛肉、雞蛋、貝類和生魚片等也要盡量避免,畢竟這些食品可能是李氏桿菌和寄生蟲的感染源,造成感染的話對胎寶可是不小的威脅,所以再饞也忍着哈~乖~


懷孕後口味變了?這兩樣食物為什麼不能吃? - 天天要聞


除此之外,不必戰戰兢兢,這個不敢吃,那個想忍着。我們吃東西,胃口和心情很重要的!

尤其是孕早期,早孕反應大,吃啥吐啥,而且准媽情緒也受激素影響,可能也變得越來越能作了。這種情況下,能吃進去就不錯了,就不用過於追求營養均衡了。

求生欲強的准爸爸,甭管您夫人想要飛機餐的酸菜還是火車上的泡麵,只管去弄就行了!只要能弄來,而且乾淨衛生,那完全可以吃的嘛!


不過,你可能還是會擔心,

這樣會不會胎兒營養不良啊?


其實孕早期胎兒生長發育速度相對緩慢,所需營養與孕前無太大差別。所以,你也沒必要太擔心。

但長遠來說,飲食還是要均衡,長期光吃某種或某幾種特定的食物,可能無法滿足整個孕期的營養需求哦!


懷孕後口味變了?這兩樣食物為什麼不能吃? - 天天要聞



孕期不易,願每個准媽小可愛,都能吃到愛吃的菜!


願你所有奇怪的口味,都被美食世界溫柔以待。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用溫暖打破沉默 走進「星星的孩子」的世界 - 天天要聞

用溫暖打破沉默 走進「星星的孩子」的世界

他們被稱為「星星的孩子」,是一個特殊的群體,沉浸在自己的世界。我們常常遺憾不能走進他們的世界,觸摸他們的靈魂。4月2日,在第18個「世界孤獨症關注日」之際,記者走進濟南特殊教育中心,用鏡頭和文字記錄....
他們犧牲時24歲、25歲、27歲、29歲…… - 天天要聞

他們犧牲時24歲、25歲、27歲、29歲……

這是一次穿越時空的對視他們犧牲時24歲、25歲、27歲、29歲、32歲……這些「年輕」的數字背後是守護平安的見證而今我們又「見」到了公安英烈微笑的臉龐你踏荊棘而去我們沐光前行每一個平安的日夜都是你生命的延續陳建軍(1962.08.01—1987.12.15)「全國公安系統一級英雄模範」生前系文山州硯山縣緝毒隊民警先後24次打入犯罪集...
幼兒園春日藝術節,師生用AI破解自然密碼 - 天天要聞

幼兒園春日藝術節,師生用AI破解自然密碼

極目新聞記者 肖楊實習生 邵格通訊員 劉歡 王晶「快看!琥珀里凍住了一隻彩虹甲蟲!」4月3日上午,武漢市青山區第一幼兒園的操場上,5歲的馮楚晴舉着找到的「昆蟲琥珀」沖向展台,手裡的「蜻蜓」在陽光下折射出幻彩光芒。這場將自然融入美育的春日藝術節,除了插花簽到、盲盒花花卡等驚喜外,更增設了「琥珀尋寶」闖關任務...
一個成年人應該為自己的選擇買單,而不應該一味怪罪父母 - 天天要聞

一個成年人應該為自己的選擇買單,而不應該一味怪罪父母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網上就有人到處宣揚「父母無恩論」,說父母生下孩子是應該的,不應該感恩,說父母養大孩子也是應該的,不應該感恩,反正不管父母幹什麼都是應該的,父母對孩子有責任有義務,而孩子對父母不僅沒有任何的責任和義務,還不用感恩,這種言
此物最相思 - 天天要聞

此物最相思

編者的話又到一年清明時。在孩子們心中,長輩那斑白的頭髮和慈祥的笑容,是兒時最溫暖的記憶。珍藏着溫馨回憶的光盤、儲存着愛的信息的手機,都是長輩與孫輩之間愛的連接。爺爺的光盤一七一中學初三(6)班 劉予馨「咱們家的舊東西也該收拾了!」媽媽不經意
她力量|梅耶·馬斯克:人生由我,才開始 - 天天要聞

她力量|梅耶·馬斯克:人生由我,才開始

「Hi,我是梅啦子,一個努力奮鬥的85後二孩職場媽媽,雞自己又順帶雞娃,100%真實,100%原創,願和你一起探索多元生活的可能性~」作為一個二孩職場媽媽,我最近看了梅耶·馬斯克的這本《人生由我》,結合之前看的《埃隆·馬斯克傳》,我真正是學
清明節掃墓,如何回答孩子的「靈魂提問」?這些話術很溫暖 - 天天要聞

清明節掃墓,如何回答孩子的「靈魂提問」?這些話術很溫暖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杜牧《清明》清明節是緬懷先人的時刻,也是傳承文化的契機。以春雨烘托哀思,用焚紙寄託懷念,感受生命厚重的同時,也要抓住生命教育的時機。讓孩子明白,死亡是生命旅程的一部分,我們要學會珍惜當下,感恩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