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孩子,到底要我說幾遍?!」各位家長,還在這樣訓孩子嗎?

2021年04月20日22:56:29 育兒 1538

昨天中午到公司樓下一餐廳吃飯,一對母子旁邊正好有空位,於是小編我就坐下拼桌了。


媽媽在吃飯,一個4歲左右的小男孩,手裡拿着玩具賽車,興奮地在桌子上開過來開過去,時不時碰撞到杯盤碗碟,手一甩,差點就撞在我胳膊上。


媽媽看到,連忙提醒:寶貝,別玩賽車了,要撞到姐姐了,先吃飯吧?


小男孩並沒有停下,朗聲拒絕:我會小心的,我不餓!


媽媽沒放棄,繼續催促:快點吃飯吧,等會菜都涼了!


小男孩一副「什麼?我這裡信號不好」的樣子,彷彿屏蔽了媽媽,一心一意玩車車。


於是,媽媽提高了音調:XXX(名字)!3!——2!——




這時,小男孩有點慌了,手忙腳亂想把車放到一邊,結果不小心撞倒了桌上的杯子,倒出的熱茶水燙到了手,杯子也「砰」的一聲摔到地上。


媽媽騰地站起身,一邊檢查小男孩的手,一邊怒吼:我叫你別玩,偏不聽,這下燙到了吧!每次都是這樣!……是不是存心要氣我?



這一幕,是不是有點似曾相識?


在一地雞毛的帶娃日常里,這種戲碼可能每天都在上演。


爹媽每天都遊走在發飆的「臨界值」,壓着怒火耐心勸告,但即便這樣,自家那個調皮娃還是瘋狂在你炸毛的邊緣試探。


「你這孩子,到底要我說幾遍?!」各位家長,還在這樣訓孩子嗎? - 天天要聞


你想讓他收拾玩具,結果催一百遍了,一抬腳還是踩上的某隻塑料恐龍的刺;


你叫他別爬高,好不容易從茶几上下來了,你轉個身人家已經爬上了餐桌……


如何發揮苦口婆心勸告的最大能量值,

讓老父親老母親能夠來一記絕殺。

不用泡着枸杞,

撫慰氣到吐血,怒到枯萎的內心?



首先,要知道他為什麼不肯聽



爸媽5G的溝通速度,跳躍到2G的兒童世界


比如媽媽說:快點去收拾一下你的玩具!亂糟糟的像什麼樣子?


孩子可能get到了要收拾玩具,但是你沒說「快點去收拾」是要多快,到晚上睡覺前收不行嗎?「收拾一下」是什麼標準?他可能覺得撿起兩塊小積木就是完成任務了……


我們總是習慣成年人的快速溝通方式,覺得這是很簡單的事,他肯定能心有靈犀一點通。但其實,你們之間可能隔着牆呢……


「你這孩子,到底要我說幾遍?!」各位家長,還在這樣訓孩子嗎? - 天天要聞


他有自己的想法,你說的不感興趣


孩子不是機械人,他有自己的思維與想法。他的「不聽話」,只是選擇性地沒有聽從你的話而已。


就像我昨天見到的那對母子:


媽媽的想法是:你要先吃飯,吃完飯再玩玩具!


孩子的想法是:玩具太好玩了,我要多玩一會兒,反正現在也不是很餓,幹嘛着急吃飯?


「你這孩子,到底要我說幾遍?!」各位家長,還在這樣訓孩子嗎? - 天天要聞


人本身就會趨利避害的,在有趣的賽車VS平常的吃飯間,當然選擇前者。而且,在這種情況下,通常還會打包附送下面一點。


他低估了自己行為會有什麼「後果」


小小的他,哪想到在餐桌玩可能會撞壞東西,可能會弄灑熱水燙到手,可能會撞到無辜的吃瓜,哦不,吃飯群眾,也就是我……


他的世界,那一刻,就像偶像劇男主登場一樣,玩具車自帶主角光環,哪門子看到飯菜啊!


太難了,搞懂孩子比搞懂客戶都難。


而且,我們無力地發現,非要輸出我們的震天動地一聲吼神功,才會成為孩子的緊箍咒。


但吼多了,孩子可能轉個頭還是嬉皮笑臉的,受傷害的只有我們……真要孩子也「受點傷」,又怕一不小心留下心理陰影。



到底要怎麼說,孩子才能聽呢?



細化命令,用他能懂的方式輸出


比如,「快點去刷牙」——


「現在時鐘的分針指向5,你可以再玩一小會兒,等到6的時候,就去刷牙,知道嗎?」


「你這孩子,到底要我說幾遍?!」各位家長,還在這樣訓孩子嗎? - 天天要聞


這樣就避免5分鐘內,催100次結果把自己氣炸的尷尬了。


包裝一下,無聊命令也能變有趣挑戰


既然他對你的命令沒有執行的動力,那我們就來點套路嘛,根據孩子的興趣愛好和嗨點,讓他找到執行的興趣。


想讓他收拾玩具?


媽媽的腳剛剛被地上的一隻恐龍刺傷了,好疼呀!請問有沒有超厲害的小騎士,可以幫我把地上的玩具全部都收到玩具櫃里嗎?


要是能在午飯前收好那就完美了!我會限量送出一個超級好看的恐龍貼紙喲!


「你這孩子,到底要我說幾遍?!」各位家長,還在這樣訓孩子嗎? - 天天要聞


不撞南牆不回頭,那就模擬「撞」下唄


跟孩子約定底線和原則,比如,不能傷害自己,不能影響他人。其他的,適當給孩子自己做主的機會,比如你想讓他穿藍色的外套,人家就想要白色的外套,又有何不可呢?


那如果這件事違反了你的底線?


試下走起迂迴路線,以退為進,他要撞南牆,那就模擬一下……


想爬高?可以從網上搜一些因為爬高摔跤的圖或者視頻給孩子看看,描述一下如果爬得很高不小心沒站穩會怎樣摔下來;偏要拿熱水?那就用小指頭輕輕碰一下,感受下燙唄。


「你這孩子,到底要我說幾遍?!」各位家長,還在這樣訓孩子嗎? - 天天要聞


SO,想要孩子好好聽話,我們得先好好說話。只要說得巧妙、說到孩子心裏,可能就可以一擊即中。


否則,吼得太猛,自己憋成內傷不夠,萬一娃一哭,安慰他的還得是我們。


保命要緊,保命要緊……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為了更好地守護孩子身心健康 生活老師共赴一場「心靈的約會」 - 天天要聞

為了更好地守護孩子身心健康 生活老師共赴一場「心靈的約會」

生活老師是學生校園生活的溫暖陪伴者。今(23)日,上游新聞「陽光心橋」聯合重慶市兒童醫療救助基金會、沁一心理走進重慶昕霖兒童發展中心,用一場公益講座,為該校的生活老師們帶來一堂特別的心理健康課,共同守護孩子們的身心健康。周紫薇在為生活老師們上課重慶昕霖兒童發展中心是一所特殊教育學校,學生來自全國各地,...
董明珠回應孟羽童能否再回格力,稱其離開時確實是犯了很大的錯:她對我來說是孩子 - 天天要聞

董明珠回應孟羽童能否再回格力,稱其離開時確實是犯了很大的錯:她對我來說是孩子

5月23日,董明珠與孟羽童同框直播,回應了孟羽童能否再回格力的問題。董明珠稱:「羽童其實還是讓我挺感動的,格力有明確規定離開以後再回來是不可能的。」董明珠表示孟羽童還要出去讀一年書,回來再說,並邀請孟羽童隨時回來參與直播,稱孟羽童對格力有感情,就是「孩子太小,太年輕」。此外,董明珠還談起了和孟羽童重新...
教育最大的失敗,就是讓孩子從小過得「太順」 - 天天要聞

教育最大的失敗,就是讓孩子從小過得「太順」

文/婷媽 去朋友家做客,看到孩子摔了一跤,全家立刻圍上去噓寒問暖;班級競選失敗,家長轉頭就向老師「討說法」。 現在的孩子,在成長路上幾乎沒遇過什麼坎坷,一路「順風順水」。可仔細想....
上海創新推出新生兒參保「免申辦」服務,動動手指就能給孩子參保 - 天天要聞

上海創新推出新生兒參保「免申辦」服務,動動手指就能給孩子參保

市民王先生家最近剛添了小寶寶。產婦和孩子還沒出院,王先生就在「隨申辦市民雲」移動端收到了一條消息,提醒可以給寶寶參加本市城鄉居民醫保了。他通過「隨申辦」頁面引導,勾選「確認參保」並選擇家庭共濟組網功能,動動手指就完成了新生兒的居保參保流程。第二天,他收到消息推送,顯示新生兒居保賬戶已開通。「這幾天一...
寧波一幼兒園被曝捆綁一孩童,官方:正在核實處理 - 天天要聞

寧波一幼兒園被曝捆綁一孩童,官方:正在核實處理

極目新聞記者 張奇近日,有網友在社交網站發帖反映,浙江寧波市市級機關第二幼兒園有教師使用工具長期捆綁一孩童,家長查看監控後發現此事。寧波市市級機關第二幼兒園東城園區(圖源:園方公眾號)5月23日,寧波市相關部門工作人員告訴極目新聞記者,被舉報的是寧波市市級機關第二幼兒園東城園區,寧波市機關事務管理局相關...
@新手爸媽,這件事「零跑動」了!上海醫保推新生兒參保「免申辦」服務 - 天天要聞

@新手爸媽,這件事「零跑動」了!上海醫保推新生兒參保「免申辦」服務

在上海,剛出生的寶寶,也可「即刻」參保,父母還不用為此「來回跑動」。記者今從上海醫保局獲悉,上海醫保創新推出新生兒參保「免申辦」服務,新生兒父母僅需在手機通過「隨申辦」操作,即可為孩子完成本市城鄉居保參保,全程「零跑動」。該「免申辦」事項上線應用至今,本市已有881名新生兒成功建賬。市民王先生家最近新...
新生兒多久開始攢肚?記住這3個信號,媽媽不用太慌張 - 天天要聞

新生兒多久開始攢肚?記住這3個信號,媽媽不用太慌張

撰文:曉雯寶寶的小肚子鼓鼓的,是不是在"攢肚"?這可是新手爸媽最常問的問題之一!別著急,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讓無數家長抓狂的話題。你家寶寶幾天沒拉臭臭了?3天?5天?還是更久? 先別急着翻育兒百科或者瘋狂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