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知足,所以更容易幸福

有人說,人生沒有幸不幸福,只有知不知足。

知足,則所見皆所願,如願以償。

不知足,則所遇皆所厭,事與願違。

一個人能不能感受到幸福快樂,很大程度上並不取決於外在的物質,而是自己的心態。

知足是根,常樂是果。

因為知足,所以更容易幸福。


小時候,我們總覺得自己很幸福,雖然得到的不算多,擁有的也不多,更沒有太多自由和自主的時間和空氣,但幸福常伴。

因為那時候的我們,沒有太多的奢望。一個喜歡的玩具,就能讓孩子幸福;一頓好吃的飯菜,也能讓孩子開心。

幸福,是因為想要的不多,而且知足。

知足常樂,是一句老話。

大部分人不能常樂,大概也是因為不知足。

俗話說,誰會嫌得到的太多呢?

慾壑難填,是永遠沒有滿足的時候。那麼,即使是家財萬貫,也依舊覺得不幸福,覺得自己擁有的太少。

當一個人越走遠的時候,也就見識了更多的人與事,遇見了更多的風景。再去談知足,就變成了奢侈。

你看過了繁華熱鬧,怎麼還會安於平淡生活里的小驚喜呢?

你吃過了山珍海味,又如何會覺得家常的三餐美味呢?

這不好比你擁了最璀璨的青春年華,如何能坦然接受那個日漸蒼老的自己。

知足,是一門學問。

說起來不深奧,懂起來也容易,但做起來就像攀登一高山那般。

不是因為太難了爬不上去,而是不想爬上去,因為太累,因為山下更舒服。

慾望不斷瘋長,你就很難管住自己的手,管住自己的身子,管住自己的思想,最後深陷在泥潭裡,永遠爬不起來。

知足,大概會是你在深陷泥潭再也無路可走時,你的期望。

那時,你會覺得平淡的日子很好,一日三餐,燈火溫暖,家人閑坐,安暖又幸福。

而那時,你大概也失去了所有能失去的。

那麼,這樣平凡簡單的日子,也就成了你的慾望。

人生就是這樣,沒有比較,好像就沒有傷害。

不同的時間和地點,人的想法也是不一樣的。

讀書的時候,你只是想將來考一個好學校。等你考上了好學校,你又希望畢業後有一份好工作。等有了好工作,你又希望收入能更高些。

人,總是在填不滿的慾望里,不斷前行,不斷折騰自己。

知足,是你想要而不敢要的備胎。

一面想得到更多,又一面勸自己知足。

但你既沒有知足,也沒有得到你最終想要的。

是不是就像老天爺給我們開了一個大的玩笑。

把慾望放得低一點,人活着,完全沒有慾望,那就不是一個活着的人。

但是,少一些慾望,多一些滿足,你會更容易得到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