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付拖延的武器-下


對付拖延的方法有了,直接來分享執行這一環節。前面說的方法,只能說盡量將阻力降到最低,當動力大於阻力時,行動的意願自然會大一點。


執行時,應該怎麼做呢?將之前的方法用來實踐一個星期,這個星期中遇到任何和行動相關的事情都記錄下來。方法雖然有,但你不知道在未來一個星期會發生什麼事情。


所以,開始行動要相信自己,阻力已經降低了許多,不要擔心失敗的、做不到的情況。行動的第一步是做一個極其簡單又容易完成的事情,如果這個都無法完成,不是方法不行,而是你根本不想去做。


要善於利用客觀的環境,儘可能將機會達到最大化。什麼意思呢?比如看書,有人居住的地方很吵,尤其是和別人合租,旁人在打麻將、在玩遊戲團戰,好吵呀,怎麼辦呢?最直接的方法是搬出去自己住,暫時無法搬出去就換一個安靜的地方看書。山不過來,我就過去。最好就是去圖書館看,那裡的氛圍是最好,大家都在看書,你總不能在一旁玩手機還外放聲音吧。


最重要是勞逸結合,給自己中途一個休息的時間。做事情不要靠一腔熱血往前沖,到最後往往失敗告終。跑長跑,剛開始衝到最前面的,後半程基本會泄氣。完成既定的計劃就休息,不要說今天狀態十分好,還要加碼繼續。這樣做,以為自己的進步了,結果是掉進陷阱裏面,如果明天心情巨差,還想達到昨天那種效果只會令自己崩潰。行動是每天進步一點點,做長期主義的事情,成長是需要長期穩定的努力,而不是三天打魚兩天晒網的打雞血式努力。


不要打雞血式努力,也不要待萬事俱備才行動。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就像上班,不能說今天心情不好就不去上班,假期還沒玩夠不想去上班。什麼都準備好才去行動,會發現兜了一圈又回到了原點,完美主義病又犯了。這個是一個典型的借口,一旦有了借口又可以放棄。想要完成一件事情,一次只做一件事情,什麼顧慮都不要去想。


一周過去了,要找一個時間復盤,不復盤,發現不了這段時間出現了什麼問題。復盤什麼呢,那些是自己做到了,那些沒有做到。做到了是因為步驟的可操作性還是其它,沒有做到是因為自己的原因,還是流程的不夠好。一旦發現問題,應及時調整,不需要完美,只需要每一次都是前進的。


做到了,適當獎勵自己,獎勵與成就的大小要匹配。付出收到反饋,是進步最快的動力,記住,成功才是成功之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