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學時羨慕的那個「人上人」,長大後進了監獄

你羨慕過少年「俠客」嗎?


就是那種能做到中考前一天去沙漠中騎摩托、釣魚能釣一整夜,考試後出去喝幾夜大酒,背上背包說走就走的那種人。


豪氣萬丈,自由奔放。


這是一個下鄉支教的女教師的學生,認識了這個男學生後,讓城裡來的她陷入了深深的羨慕。




我們為什麼要拿學習、做題這些無聊又無趣的人生捆綁和束縛他們呢?


他們不接受主流價值觀的約束,也不必擔心融入不了大城市,在這個邊緣的小縣城裡,他們自得其樂也仍然活得很好。


所以她感慨:人生不是只有一種活法。


千姿百態,肆意綻放才是獨屬於少年的俠氣和浪漫。


羨慕嗎?


學生時代,那些敢於藐視權威、離經叛道、肆意瀟洒、放浪形骸的人,他們引起的尖叫、關注,說不羨慕是假的。


但你要是問那些走過人生半場的人,90%的人會搖搖頭,告訴你:看看就好,別當真。


因為只有走過學生時代,走向成長之後的人才知道,生活,可不跟你講浪漫,它和你講的,是現實。



01.


以前看電視劇的時候總會想:那些俠肝義膽的俠客們,怎麼有錢吃飯呢?


後來才明白,當俠客們開始考慮生計時,就再也難當得起「俠義」二字。


朋友說,他們初中時,校園裡有一個小霸王,因為家裡開了超市、包工程、還有一個大網吧,人人敬他三分。


年紀輕輕,泡過夜店、喝過酒、談過戀愛,也集結過小馬仔,什麼「世面」都見過了,生活肆意瀟洒,無拘無束。



後來為了跟幾個男同學搶女朋友,傷了人,進去坐了好幾年牢。


就這樣,他原本肆意的人生到此戛然而止。


賠了錢,搬了家,家道中落。


後來,他為了掙錢,又和人起了衝突,最後把命丟在了掙錢的路上。


茨維格說:命運饋贈的所有禮物,都暗中標好了價格。


肆意快活的人生誰都能過,但這代價卻不是誰都能付得起的。


在本該埋頭苦讀的時候躲在廁所里抽煙,在本該青春飛揚的日子裏學着大人談戀愛,在本該享受一個孩子獨有的純真時,跟着那些所謂的「大人」見足了「世面」。


當青春的資本被揮霍一空時,你拿什麼和那些厚積薄發的人爭?


有網友也分享了自己的一個故事:


初中社會一哥跟着高中社會一哥一起混,染最炫酷的發色,睡最漂亮的姑娘,騎最拉風的摩托。


兩人在校園裡叱吒風雲、春風得意,見過最多的世面,是所有學生羨慕嫉妒恨的對象。


然而一晃匆匆十年而過,在街角買涼皮的時候,那個帶着鬆鬆垮垮的破斗笠,斜斜遮住半張臉的攤主,正是當年風頭無兩的初中社會一哥,


他抬頭問:「要辣椒嗎?」,我一恍惚。


在「讀書無用論」甚囂塵上那幾年,多的是早早輟學見識商場沉浮最終成為一方大鱷的例子,他們拿着這些話自我麻醉。


在校園裡大搖大擺,嘲笑着埋頭苦讀的同學,兢兢業業的老師,規訓教育他們的校長。讓自己活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殊不知,十幾億人里,也只出來那麼百八十個人而已。芸芸眾生,多的是社會一哥這樣的人。


在少年時,張揚肆意,成年後,卻灰頭土臉。


還羨慕嗎?



02.


有一段時間,我很喜歡大冰的書。


書里的那些人,過着我想都不敢想的浪漫、俠氣的生活。


有彈着吉他一路流浪的,也有和女朋友一邊唱歌一邊擺着地攤的,還有走遍了西藏和拉薩的,他們浪跡天涯,他們四海為家。



他們在按自己的方式過着想要的生活,偶爾在疲憊的學習生活里,他們就像是另一種人生的代表,告訴我們這世界還有無限可能。


我愛書里那些人的洒脫,愛他們的不羈與張揚,也愛他們個性十足地說走就走,年紀輕輕,卻彷彿一碗釀得香醇的酒,熱烈且醇厚。


但是趙雷卻說:太假了。是的,也假。被粉飾的人生背後,也有一些慘不忍睹的傷疤並沒有揭露給你看到。


他們幸福嗎?也許吧,但是過年時,大冰的小屋裡,裝滿了空蕩蕩的靈魂。



浪跡天涯的代價,是顛沛流離的命運。


快意瀟洒的代價,是跌跌撞撞的人生。


不知道多少人還記得《變形計》的一個主人公易虎臣


叛逆的易虎臣在學校里可謂「紅人」,富裕的家庭讓他見多識廣,穿着潮流時尚,更是任性到一年更換十幾部手機。


因為有了節目的加持,年少成名的易虎臣也早早享受到了名聲的紅利,不僅放棄參加中考,跟表哥創業開了網紅服裝店、手機店、影視公司。


小小年紀,便已經走上了「成功」之路。



可是後來呢,2017年,網友爆料易虎臣向粉絲借錢,小則幾千,大則幾萬。前前後後借了有幾十萬。


到了2018年,粉絲將其告上法庭,易虎臣卻如地痞流氓般堅決不承認自己借過錢。


2019年,易虎臣出現在法院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上,家裡破產更是逼得年幼的妹妹早早輟學打工還債。


令人唏噓的,不是命運不公。


年少的時候,他們以為自己對抗了世俗的規則,活出了自我。


長大以後才明白,他們揮霍的不是青春的時光,而是他們曾經緊握在手中的命運。


俗話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可恨的是年少無知,錯把自由當寶,把約束當草。我仍然記得再見初中校霸時,他念叨的那一句:當時要是好好讀書就好了。


那遺憾的目光里,是這一輩子都無法重走的路。



03.


有一個很殘酷的現實,那些早早摒棄功利主義的人,最後都活在了功利主義之下。


我身邊的同學也好,同事也罷,畢業後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大家的學歷都被明碼標價了的。


工資待遇、生活水平,只要是不依靠家裡的,都是按照學歷排好了序的。


而隔壁村裡那個人人畏懼的校園頭頭,賭輸了老婆,賭空了家裡,兩個老人至今還天天在外面撿拾垃圾補貼家用,活成了村子裏最悲哀的一戶人家。


他的小跟班王樹,跟別人打架瘸了一條腿,每天坐在村外,沉默地望着回村的人,大家卻都說他們活該。


還有很多,跟着父親去開大車,或者在縣城裡做着一些不掙錢的買賣,二三十歲的年紀,偶爾過年見到,滿面風霜。


是生活的毒打,也是青春的懲罰。


他們或許沒有死亡,也幸運地沒有入獄,但是在生活里被迫推着向前走,活成了最令人同情的樣子。


曾經看過一份美聯儲的統計數據:



數據顯示了家庭中受教育程度最高者的受教育程度與家庭凈財富超過100萬美元的比例關係。


其中碩士學歷以上家庭比高中學歷以上家庭出現百萬富翁的比例高達30倍!


所以回頭想想,那些被他們嘲笑的「書獃子」,真的傻嗎?究竟誰更傻一點呢?


人生幾十年,如果把所謂的另一種人生看作只能在少年時實現,或許那才是最傻的。在該學習的時候見世面,在該見世面的時候,還能學習嗎?


悔之晚矣。


人生就像種莊稼,只有在該施肥除草的時候好好施肥除草,才能在收穫的季節滿載而歸。


對於被拉長的一生來說,我們的一生並非已經被早早下了定義。


所謂的另一種人生,待行囊更滿、底氣更足時,再出發,又有何不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