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靜的人,命里自帶福氣

有句話說:「心若躁,浮生皆亂;心若靜,舉世皆安。」

走過人生的風風雨雨,越來越意識到靜的力量,靜的可貴。

靜,不僅是一種人生智慧,更是人一世的修練。

01

靜生定,定則安

人這一生,不會總是一帆風順,總會遭遇一些坎坷,經歷一些波折。

當磨難降臨時,沒有定力的人,便會自亂陣腳,被生活的困苦擊打得措手不及。

而心有靜氣的人,不會輕易亂了方寸,慌了心神,能夠在人海浮沉中泰然自若,穩穩掌握人生之船的航向。

文壇巨匠木心,一生命運坎坷,曾三次蒙冤入獄,每一次他都能靜對人生困境,不自怨自艾。

木心曾被關進骯髒潮濕的防空洞里,被折斷了三根手指,每日只有餿飯剩菜果腹。

儘管如此,他並沒有沉湎於悲痛之中,喪失了志氣,也沒有不斷地抱怨,在憤怒中失掉理智。

在晦暗無光的日子裏,他用平和代替怨恨,用平靜面對不公,在監獄嘈雜的環境中,竟創作出近65萬字的《獄中手稿》。

出獄時,很多人以為木心受盡折磨,定會憤世嫉俗、情緒激動。

然而,木心不但沒有激憤不平、滿目滄桑,反而神清氣朗、儒雅挺拔。

諸葛亮在《誡子書》中寫到:「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人如果身處人生低谷期,與其牢騷滿腹,悲觀絕望,不如靜下心來,好好想想如何把眼前的困境挺過去。

常持平和的心境,不失體面與風骨,才是一個人骨子裡的高貴,與活在世間的底氣。

02

凈則靜,淡則真

很多時候,我們以為是外界的浮華紛擾,攪亂了我們內心的平靜,實際上是由於自己心不靜,才會覺得世界嘈雜煩亂。

外在世界的一切,都是源於內心的投射。只有保持內心的清凈,才能不被浮華所擾,不被名利所誘,始終保持本真的自我

有一位女演員,她身處繁華熱鬧的名利場,卻活得清冷自持,從無任何緋聞,也不熱衷於炒作,演戲之外,幾乎「查無此人」。

她就是袁泉

中戲求學期間,同學們一早便投身名利場中,接廣告,拍電影,常社交,袁泉卻不為所動,一如往常地出晨功,苦練聲、台、形、表,日復一日。

1999年,袁泉接拍到第一部電影《春天的狂想》,一舉拿下了金雞獎最佳女配。

首戰告捷,很多片約不斷找上門來,爆火爆紅似乎指日可待。

不過「人間清醒」如袁泉,她明白,乍得的名氣並不牢靠,唯有不斷打磨演技,讓表演更加純熟,才能拿出更多好作品,獲得長久的事業發展。

於是她一頭扎進曝光量低、收入遠不及影視,但更能磨鍊演技的話劇圈,相繼出演了多部經典劇作。

30歲時,袁泉便和曹禺老舍等名家大師一起入選「中國話劇百年名人堂」,成為名人堂里最年輕的面孔。

近幾年,她不斷攀登演藝事業的高峰,每一部作品都是口碑佳作。

回歸生活的袁泉,始終低調、樸素。陪女兒上輔導課,就找個角落靜靜看書。出去買菜,一身樸素衣衫、素麵朝天的就出門了。

她說:「生活中是不需要任何高光的,演員身上的一點點星光,是角色賦予的。」

很喜歡《絕世》這首歌的歌詞「世間種種的誘惑,不驚不擾我清夢」。

人世的浮華看穿了,都是過眼煙雲,唯有平淡才是真。

與其迷失於滾滾紅塵,掙扎打滾,不如獨守清歡,安然自在。

人越成熟,越是懂得做減法,戒掉多餘的雜念,不讓心靈的溝壑被慾望填滿,才會撥開雲霧,回歸到生命的本質。

靜,是處變不驚的一種定力,讓你從容穿越風雨,內心安然無恙。

靜,是不為浮華所擾的堅守,讓你收穫豐盈、自在的精神世界。

願我們都能修好一顆清凈心,在浮華三千里,活得自在、安寧、幸福。


作者簡介:青歡,用真摯、溫暖的文字,做你素未謀面的知己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