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小人算計時,要學會「不動聲色」地回擊

01

小人之所以成為小人,自有其過人之處。

我們始終站在正義的一方,但是對於小人,不得不防備。

很多時候,我們不去招惹小人,但是小人會主動算計你,他們想要激怒你,把你帶入某個陷阱,然後從中得到某些好處。

和小人翻臉、立馬斷交、講道理、訴訟等,都很容易導致結仇。

有道是,不怕賊來偷,就怕賊惦記。如果你被小人盯上了,一準不是好事。

「兵不厭詐」,想要回擊小人,就要考慮前因後果,不動聲色地解決問題。以下幾種方式,值得借鑒。

02

第一,靜待數日,看清楚小人的意圖,回擊其「七寸」。

明朝作家凌濛初寫過這樣一個故事:宋代時,崇安縣有個窮人,到縣衙狀告本地的一個富人,說富人佔有了他家的祖墳。

知縣接到狀紙,匆匆忙忙趕到現場。挖開墳地,看到了一塊古碑,上面記錄了窮人的祖先的名字和事迹。

因此,知縣把墳地判給了窮人。

過了很長一段時間,知縣偶爾路過墳地,聽到當地人傳言,窮人貪得無厭,居然欺騙了官府。古碑是窮人故意埋進去的。

顯然,知縣犯了「盲目鋤強扶弱」的錯誤。按照常理,富人會耀武揚威,窮人會被人欺負。可是,我們還要懂得「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很多小人,本身就窮,內心更窮。

想要回擊小人,就要冷靜分析,如果看不清情況,就等一等,過一段時間再說。

狐狸的尾巴,藏不住」,這樣的古訓,告訴我們,等小人露出破綻的時候,就對症下藥,讓其無話可說。

如果知縣冷靜下來,會發現古碑的端倪,會聽到周邊群眾的發言,事情的結局就不一樣了。

所有的弄虛作假,都會有痕迹的。可是,急躁之中,我們看不清楚。

比方說,職場,要晉陞的小人,會想辦法巴結上司。請客送禮就是他的「七寸」,一旦抓住,小人的目標,就無法實現了。

03

第二,保持沉默,不和小人辯解,做到「無聲勝有聲」。

沒有人會一直對着一塊石頭澆水,而是對着一盆花、一片菜地澆水。因為石頭不會長出任何東西,無法得到利益。

孔子說過:「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小人要算計你,無非就是為了獲得某種利益,而不是單純捉弄你那麼簡單。

周朝時,有一句諺語:「察見淵魚者不祥,智料隱匿者有殃。」

在水很深的地方,看不到魚,因此看水的人,會感覺到害怕,擔心下水的時候,會有災禍。那些很淺的小溪,隨時可以發現小魚遊動,反而不害怕了。

遇到小人,你就要做「深水」。就像石頭一樣,不說話,面不改色,心不跳。

不管小人說什麼,用什麼話激怒你,甚至造謠,你都不要去理會。清者自清,濁者自濁,只要你問心無愧,小人也沒有辦法奈何你。

那些「莫須有」的罪名, 到了最後,都被澄清了。

小人算計你,但是你什麼都不做,小人就會慌亂,你反而是「無為而治」。

04

第三,主動迴避,和小人保持距離,讓其「望洋興嘆」。

隔着一座山,小人會翻山越嶺來找你;隔着一條河,小人可以坐船或者過橋來找你。但是隔着一片海洋,小人就無計可施了。

我的一個同學小李,在本地一家公司打工,常常被上司欺負。因為同學的技術過硬,深得老闆厚愛。

為了成就自己,同學去了東莞,很快冒尖,做到了主管位置。

「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在小人算計你的時候,不要對抗,而是暗中尋找「下家」。在找好退路之後,就立馬離開,連解釋都是多餘的。

在一個不如意的地方死磕,是沒有意義的。你的退讓,會讓小人得意洋洋,也會讓你自己「異地崛起」。假以時日,誰笑到最後,就一目了然了。

當然,任何一個地方,都有小人,如果你無法保持空間距離,就在工作、生活上,做好自己,盡量和小人減少「交叉」,保持情感上的距離。你的冷漠,會讓小人望而卻步。

05

第四,做強自己,匯聚周圍的正能量,讓其「遭到孤立」。

呂不韋說過:「吞舟之魚,陸處則不勝螻蟻。」

不管多大的魚,一旦上岸了,就可以被螞蟻攻擊了。這是因為魚的群體在水中,生活的環境在水中,如果失去了「水」,就只能聽天由命了。

小人如果很強大,是因為他混在某個群體里,煽動了一些不明事理的人,和他一起興風作浪。

如果你把「不明事理」的人拉攏了,用正能量去感化他們,小人就變成了「失去水的魚」,毫無攻擊力了。

二刻拍案驚奇》第十二卷里,有一個叫嚴蕊的弱女子,在青樓賣唱為生。

一個叫陳同父的秀才誣告嚴蕊和當地的唐太守做了掩人耳目的事情。和唐太守有過節的官員朱晦庵在背後煽風點火。

因此,嚴蕊被打入牢房。可是她始終堅持正義,不願意「認錯」。她的堅持,得到了一大批人的點贊,所有的冤屈,很快被洗刷乾淨。

要知道,一根筷子,輕輕被折斷;一把筷子,牢牢抱成團。

你花一段時間,匯聚正能量,小人身邊的「負能量」就少了,力量懸殊的格局就形成了,小人就會退去。

06

詩人說:「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

如果你在小人面前顯得很安靜,那麼你就是一片林子、一座山,小人就是蟬和鳥,誰勝誰負,自見分曉。

打擊小人,不鬧來鬧去,這樣做,會導致結仇。用安靜的方式,反而能夠讓對方無計可施。反過來看,你反而掌握了主動權。

善惡到頭終有報。希望小人們,及時悔悟,別等老天來懲罰。

百般算計,一時得利;主動讓利,一生得利。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