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層逆襲,需要褪掉這五層皮(深刻)

為什麼他能夠成為富人?


因為他懂了別人不知道的知識!


為什麼他是一位窮人?


因為他懂了大家都知道的知識!


思想的枷鎖,才是這個世界上最高的牆!每個人都是自己思想認知的產物。


想從底層逆襲出來,就必須突破這五大思想囚籠。



01、

道德的束縛


這個世界上有兩套秩序,一套是以道德為中心,大家只說不做,一套是以「利益」為中心,大家只做不說。


道德是維護社會發展秩序的一種手段,為了實現社會有條無紊的發展。


為什麼上層人士的人道德都不是很好,是因為他們知道,道德不過是人給人加上的思想枷鎖,就是為了束縛那些有強烈道德心的人。


在古代,實施一夫一妻制,女子喪偶不允許再婚,統治者將對其行為立下牌坊,給予鼓勵,塑造為民間榜樣 。


而皇帝自己卻夜夜笙歌,坐擁後宮佳麗三千。

道德是人為的枷鎖,不過是為了讓普通人安分守己,而制定道德的人,卻可以隨意的賤踏道德,因為他清楚的知道,那些東西都是虛假的。


道德就像內褲,你可以穿,也可以不穿,但不要讓他人知道你不穿。



02、

觀念枷鎖


觀念具有階級屬性,你現在所接受的觀念,都是上層社會灌輸給你的,為了就是讓你一輩子安分守己,那些能夠突破觀念枷鎖的,社會將給予他豐厚的獎賞。


有些人一輩子活得不幸福,就是無法打破思想觀念的囚籠。


如:古時候的喪偶女子,能夠突破古代封建主義的思想觀念,重新再婚,她就不會年輕輕輕就一個人獨撐起家庭的生存壓力,而是家裡家外都有一個依靠,那麼,她的人生何嘗不會更幸福一些。


一邊是「帝王」的後宮佳麗三千,一邊是底層百姓的層層枷鎖,形成了封建社會觀念差異階級反差。



不同的觀念,成就不同的人生。


我們常喜歡說:「富人大大方方的小氣,而窮人小心翼翼的大方」。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行為,追本溯源,是思想觀念的問題。


富人認為面子不重要,不該花的錢,一分不花,


而窮人則相反,面子比啥都重要,丟啥也不能丟了面子。


傳統觀念具有階級性,人所處的階級不同,所接受的觀念也不同。


想要從底層逆襲出來,首先是去掉身上的觀念枷鎖,輕裝上陣。


03、

情感枷鎖


自古成大事者,都是冷血動物。


他們明白這個世界上,最可靠的關係,是利益關係。


為什麼有些夫妻會離婚,本質原因是雙方不能再向以前給予對方利益。


層次越低的人,內心的情感就越敏感,會拘泥於那些情感束縛,能成大事者,那都是冷血動物,因為他們知道真正長久的關係都是利益捆綁的關係,兒女情長只會拖累自己。


一段戀愛失敗,就讓一個人痛不欲生,萎靡不振,那麼,他註定只是一個被感情所束縛的人。


04、

思維突破


人與人最大的差距,來源於思維方式


思維方式指導着人的所做所為。


富人們更加註重長期收益,堅持做可複利的事情。


而窮人只重注眼前利益,把他看得比命還重要。


富人會選擇有發展前景的行業,深耕自己,在時間的積累下,他們變得越來越富有。


而窮人喜歡快速致富的行業,然而踩了很多坑,到最後還是一無所有。


富人大大方方的小氣,為自己積累第一桶金,窮人小心翼翼的大方,揮霍自己的血汗錢。


想要成為有錢人,需要像有錢人一樣的思考,做長期主義、抵禦消費慾望,掌握更好層次的認知水平......


05、

野心


自古成大事者,胸懷大志,他們不滿足於現狀,渴望突破自己,不斷向前。


那些耳熟能詳的商業大佬:馬雲、王興、雷軍都是不滿足的人。


他們無法安於現在,如果無法改變現狀,他們就會非常的痛苦,而這種痛苦的能力,就是他們源源不斷向前的努力。


雷軍二十三歲大學畢業入職金山,一路從程序員干到CEO,一干就是十六年,並最終帶領金山公司在香港上市。估值6.261億港元


而雷軍的痛苦也是從金上上市開始的,16年,5840天的日夜奮鬥,才換來6億市值?這樣他十分痛苦。


這個成就在普通人眼裡已經是望其項背了,可對於他,內心渴望的是大成,而不是小成。大成不了,就很痛苦。


正是這種痛苦,驅動了雷軍在2010年克服了「再創業,若失敗我就身敗名裂」的恐懼,重新出發,創立小米



金融投資大鱷喬治·索羅斯在投資哲學理念中說過這樣的一句話,「世界經濟史是一部基於假象和謊言的連續劇。要獲得財富,做法就是認清其假象,投入其中,然後在假象被公眾認識之前退出遊戲。」


不僅僅在經濟學領域,生活的各個領域,都符合這句話。


誰掌握了講故事能力,誰就能夠直接影響他人的生命軌跡。


公眾號《覺醒蛻變》,每天為你推送個人成長,社會運行底層邏輯知識,共同對抗不確定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