賺錢的人不辛苦,辛苦的人不賺錢

導語:辛苦和金錢從來不劃等號。只有笨蛋才會覺得自己越辛苦,賺的錢越多。所以他們每天都要裝出一副努力的樣子。實際上是用我行為上的勤勞掩蓋思維上的懶惰。其實你縱觀社會上的窮人和富人,就會發現一個奇妙的金錢規律。那就是賺錢的人不辛苦,辛苦的人不賺錢。

每天忙忙碌碌,工作時間又長的人往往是底層群眾。每個月只能領到恰好糊口的錢。其他的想都不要想了。而每天只用工作一會兒,其他時間非常悠閑的人都是上層精英。他們有錢有時間,非常舒服。

到底是什麼導致了這樣奇怪的現象呢?


窮人善於拚命努力,富人善於做選擇

人與人之間的時間精力都是一樣的。每個人都只擁有24小時。那為什麼每個人取得的成就,賺得錢不一樣呢?其實就是選擇不同。你每天花六個小時做淘寶客服,他每天花六個小時做淘寶運營。這結果能一樣嗎?你每天花八個小時在學校授課,他每天花八個小時在網絡上授課。這結果能一樣嗎?

很多窮人總覺得是自己不夠努力。所以賺不到錢。其實他們一開始就錯了。方向不對,再多的努力也沒用啊。馬雲要是去工廠打工,每個月還是只能領取四五千的固定工資啊。窮人不善於做選擇。他們從來的那種選擇能力就被閹割了。所有的事情都是父母替自己選擇,每天上什麼課也是學校替自己選擇。

工作也是看着周圍人做什麼,自己也做什麼。習慣性地隨波逐流,盲目付出努力。而對於什麼時候買房買車,什麼時候創建一份屬於自己的事業,什麼時候結婚生子這些大問題上從不思考一秒鐘。而富人則是花很多時間精力做好選擇。那麼後續自然是事倍功半的。

窮人善於想自己不想要的,富人善於專註想要的

窮人的思想一天到晚都是四處飄散的。反正就是不集中在一個點上。然後會產生各種亂七八糟的想法。現實生活中有什麼煩心事,他們就會立刻產生情緒波動。時不時還要抱怨生活的不順心。反正就是一直關注自己不想要的消極現實上。富人則是懂得轉移和控制自己的注意力。

他們會永遠關注事物積極的一面,並且多想自己想要擁有的一切。比如想像着自己喜歡的別墅和豪車。他們能夠忽略現實中的不容易和困難。即便是當下住得最簡陋的出租屋。他們也能夠每天在腦海中保持着想要別墅的影像。


窮人研究課本,富人研究人性

窮人致力於成為一個好的工具人。他們從小受到的培養就是努力做事,不要有創新思維。他們習慣於被領導,按部就班地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在學校里被老師安排得明明白白。出了社會自然也是被資本家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富人都會接受另一套教育。那就是控制和操縱人性。這在古代也被稱之為帝王術。

其實錢全部都在人身上。當你掌控了足夠多的人,就能夠自動收到他們送來的錢。很多奢侈品商家就是每年花高昂的廣告費在洗腦群眾上。慢慢地在群眾腦海里植入自己的產品很好,是剛需這個概念。於是很多人為了追求時髦就買了一大堆沒有實用價值的奢侈品。

產品本身好不好沒關係,群眾覺得好就夠了。服務本身好不好也沒關係,群眾覺得好就夠了。

什麼時候你從研究課本轉為了研究人性。什麼時候你就能夠開始真正致富了。


更多精彩內容盡在公眾號:吸引力法則每日一談

想要學習自媒體寫作的趕緊私聊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