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一定年紀,錢就是你的底氣,身體就是本錢

隨着時間推移,歲月在一個人身上留下痕迹。

你不再年輕,精力已大不如從前。可這個時候,身上的擔子卻越來越重,責任越來越大。

到了一定年齡,已經沒有退路,歲月不饒人,年輕人還可以推倒重來,而你已經沒有回頭路可走。

到了一定年齡,不能再靠顏值吃飯,不再天真爛漫。

除了歲月在額頭刻下的皺紋,也沒有什麼天然的東西可以炫耀的了。

到了一定年齡,可以炫耀的,也許只有你手裡的幣子,那是你的底氣,是可以讓別人瞬間拜倒在腳下的東西。

雖然說,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

孩子上大學需要錢,孩子成家需要錢,贍養父母需要錢,如果遇到自己病了,就醫也是需要錢。人情往來,也需要錢來支撐。

中年以後,用錢的地方越來越多,彷彿再多的錢也不夠用,而賺錢卻不容易。

於是乎,有的人為了錢,甘願犧牲自己的身體,透支身體是常態,在該休息的時候,依然不顧勞累在勞作。

有些人為了多賺些錢,兼職幾份職業,有的人有不錯的職業,還要打一份工。

人的身體,也如同機械設備一樣,也要時常保養。

勞累過度,時間長了,必然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如果為了錢,將身體拖垮,那是最得不償失的。

真正智慧的做法,應該是勞逸結合,舒張有度。

在賺錢與健康之間找到平衡。如果尋到正確途徑,賺錢與身體健康並不矛盾。並不是不可調和的。

古人說:魚和熊掌,二者不可得兼。

當錢財與健康矛盾的時候,二者選其一,沒辦法就只能選擇後者。

因為,身體才是一切的根源,才是真正的本錢。有了好身體,慢慢積累,錢財就不成問題。

而身體一旦出現問題,有再多的錢財,也等於零。

磨刀不誤砍柴工,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健康的身體,也能促進事業的發展。

村上春樹寫作時,每天伏案四小時,寫四千字,他筆耕不綴,他感覺身體有些吃不消。

為了自己有旺盛的精力進行寫作,他想到了一個辦法。那就是長跑,一開始他每周跑四五十公里,以後慢慢升級到七十公里。

自此堅持跑步以後,他明顯感覺精力旺盛了,寫作起來更是才思如涌,筆下生輝。

跑步讓他身體變得更加強壯,能夠應付長時間的創作。他一跑就是三十多年。他的耐力逐漸形成。寫長篇小說也就不再話下。

據說,許多小說的構思都是他在跑步的時候完成的。

村上春樹的做法與路遙的做法形成了鮮明對比。

路遙寫作起來通常是通宵達旦,根本不出門不運動,為了提神,他大量飲用咖啡,他吸煙成癮,根本就不考慮自己身體的耐受力。

他拚命寫作,當寫完《平凡的世界》最後一頁,他的手如鷹爪,已經伸不開了。他如釋重負將筆扔出窗外,卻忘不了點燃一支香煙。試圖讓煙霧帶走疲勞。

而村上春樹,在長跑過程中,居然將吸煙的習慣給戒了。這也是意外之喜吧。

兩個人截然不同的生活寫作方式,鑄就了不同的命運。

身體健康的春樹,如今七十多歲依然活躍。

身體才是最重要的,就是本錢。錢從哪裡而來,是用健康的身體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