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種性格的人,人雖好,命卻很苦

文/時光了了

人這一生,有很多事要去做,要賺得自己的生活資本,也要在家庭建設上逐步奠定穩定的基礎,還要努力在事業上爭取更多可能。

逍遙自在的生活態度不是每個人都能擁有,於是很多人常常在三十來歲的年紀,頂着大山一樣的壓力去完成每一個生活任務,弄得自己疲憊不堪。

性格決定着人生態度,古人的文筆中,有不少隱居世外而超脫俗世紛擾的高人隱士,他們的人生態度在於不問世事,只求一簞食一瓢飲,其內心的追求已經不在物質條件,他們的美好生活追求幾乎物質無關。

然而當今時代,隱士高人已然是鳳毛麟角,任何人要想求生存謀發展,就必須想辦法在這個社會中站穩腳跟。

個人的性格客觀決定着這個人的發展方向,不同的本性適應不同的工作,只要有賺錢的慾望,就能成就不同的未來。

所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只要敢於奮鬥,那麼個人的努力一定有回報。

很多被生活壓垮的人都感嘆自己命運多舛,「造化弄人」這四個字總是令人窒息。

然而,有些時候不是命運弄人,而是性格使然,這三種性格的人,人雖好,命卻很苦。

只知道埋頭苦幹的

埋頭苦幹是一種精神,是一種勁頭,但常常埋頭苦幹的人卻得不到應有的回報。

有這種精神的人都韌勁十足,一些最苦最累的崗位他們也能完全適應,幹着別人幹不了的活兒,有着別人難以企及的工作狀態。

可以這麼說,無論從事哪種行業,要想在事業上有所建樹,這種埋頭苦幹的精神必須要有,然而卻不能讓這種精神佔據全部。

經歷過社會工作的人都或多或少地知道,每一個行業都有其最臟最累的活兒,並且付出與努力並不成正比,但總有人要去做。

如果一個人只知道埋頭苦幹,那麼在領導眼裡他就是最好的人選。

因為,一心埋頭苦幹的人,不會分析這個工作值不值得,不懂得拒絕於自己不利的安排。

沒有怨言的他們,很容易被無良老闆當做壓榨的對象,最後一番努力換來的不過是老闆的幾句賞識。

最可怕的是,這幾句賞識在被壓榨者眼裡就已經足夠,而不去在乎是否有實質性的獲利。

始終保持忍讓與退步

嚴於律己,寬以待人,這是老師與父母從小就教育孩子的道理。

寬容是一種良好的心性,既是個人內心仁善的體現,也是對整個社會良好氛圍的一種貢獻。

歌詞唱得好:「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保持善良與寬容是有回報的,然而不是面對所有人和事都保持忍讓與退步。

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用自己的一些損失來避免矛盾的發生,這也是一種選擇。

可凡事要有個度,不能面對各種欺壓還一味地忍讓,這隻會讓施暴者更加猖狂,有時候以善度惡是行不通的。

法律約束着人的行為,為非作歹的人最終要付出自己的代價,這也可以映射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

當有人一而再再而三地欺負人,就需要給他有力地回擊,若總是怕事忍讓,會令人總是承受各種各樣的不公,長此以往又怎能不命苦,要明白好的命運是可以自己爭取的。

過於仗義,過於大方

兄弟姐妹之間的感情可以說是堅逾金石,朋友之間的情誼有時候也能像兄弟姐妹一樣,友誼也能堪比親情。

並且,它也是一種資源,人在這個社會上生存,必須擁有屬於自己的人脈圈,人脈越廣資源也就越多,相互之間互惠互利也是一種好事,對待友情,需要有付出,有奉獻。

然而,對別人的付出要有個限度,不能過於仗義,否則對方就會踩着你的底線無所顧忌。

有的人內心對待朋友的態度已經形成了固定思維,對誰都特別仗義,無論對方是好是壞,只要是有所需求他都會想辦法滿足,只為了「仗義」二字。

總有有心之人會利用人的仗義心理,不斷以各種方式索取各種利益,有些事本來是你承擔風險,可最後卻是對方獲利,一句「大家都是兄弟」,就妄想粉飾太平。

也許,他只是平時請你吃了個飯,你卻被要求對他各種「仗義」。

過分仗義雖然能迎來對於你「耿直大方」的評價,卻又讓人實質性地受損失。

時光情感課堂:

當個好人,這是做人的基本追求,我們至少要保證自己能做到「獨善其身」。

可做個好人意思不是對別人各種忍讓退步,不能以他人的良好評價為最終追求,所謂好話不當飯吃,人一定要有自己的利益追求。

保護自身利益是生存的根本,人不能過於自私,但也不能過於退讓。

心存真善美的同時,要勇於對抗這個世界的各種邪與惡,以付出求回報很重要,以拒絕止損失同樣重要,命運好壞無標準,事在人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