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智慧的人,懂得置頂自己的「儲蓄」能力

楊絳先生在《一百歲感言》中寫道∶

「在這物慾橫流的人世間,做人實在夠苦。」

確實,無端的風險,潛在的代價,要承擔實在太難。

生命中突然一場雨,總讓你猝不及防;

生活中總有一個人,會讓你遍體鱗傷;

各種各樣的苦難還沒有綵排就突然開場……

所以啊,為人處事,我們不能只看到眼前的美好和風光,還要有未雨綢繆的智慧。

唯有在歲月靜好時,多儲蓄積累一些重要的資本,才能在苦難到來時不至於慌了手腳,從容應對。

儲蓄健康

或許在年輕身體好的時候,很多人都不會關注健康,總以為疾病和死神只會關顧別人。

可是失去是複雜的,且極少毫無緣由的發生,尤其對於健康來說,往往是千里之堤毀於蟻穴。

唯有我們能夠把呵護自己的身體當成日常重要的事情對待,努力地為自己的健康增添籌碼。

那麼我們的身體才能夠更加康健,將來才有更多的精力和福氣去享受自己掙下的一切美好。

否則,一旦健康失去,那麼再多的財富,再高的地位,都失去了意義。

網上看過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男人,年輕的時候為了事業,真的特別的拼。為了項目經常熬夜加班;為了留下客戶酗酒成家常便飯!

不可否認,他的付出和辛勞確實換來了巨大的回報,不到40歲,他就成為了一個大型公司的二把手,實現了財富自由。

可是因為他常年的不注意身體,也給自己的健康埋下了隱患,最終竟然昏倒在公司。

當躺在醫院病床上,看着妻子子女那憂慮的眼神,他懊悔,可是一切都為時已晚。

著名演說家周西說:

「每一個把行程填的滿滿的人,都應該為你的健康,留下一點空隙。」

在這個世界上,最可怕的不是缺錢,不是缺愛,而是缺命。

懂得儲蓄自己的健康,才是一個人對自己最大的負責,也是人對自己最大的投資。

不透支健康,雖然你可能暫時失去一些什麼,但是身體健康的你卻可以去創造更多的財富,去追尋更多的美好。

儲蓄技能

張泉靈曾說過這樣一句話:

「時代拋棄你,連聲招呼都不打。」

在這個泥沙俱下的時代,什麼意外都可能發生,你今天還在上班,明天公司就可能倒閉。

一味地想要靠運氣混吃混喝,那麼就是把自己置於不幸的風險當中。

唯有當你懂得磨練自己的技能,自己能夠有立得住的本事,那麼才能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

前段時間,朋友大力失業了。

當然並不是因為大力工作不認真,而是他所在的行業不景氣,所以他的整個部門都被砍掉,他自然也不可倖免地被裁員。

說實話他剛失業的時候,我挺擔心他的,畢竟他已經將近四十歲,這個年齡重新找工作並不容易。

可是讓我想不到的是,失業不到一周他就重新找了一個工作而且福利待遇一點都不比上個工作差。

原來,大力在公司工作的時候,從來都沒有放棄提升自己,他業餘時間自學了英語,並且自己專研自媒體。

一失業,他就到了一家新媒體公司面試,因為他出色的能力當場就被錄取。

演員韓雪說∶

"人要終身學習,以應對生命的燃燒。讓自身增值,以追逐夢想。"

不要總是覺得,自己當下有一份安穩的工作就認為自己一生無憂了,居安思危,永遠是我們最好的安身立命的法則。

唯有當你永遠不放棄提升自己,儲蓄自己的技能,那麼才能夠應對生活中一切突如其來的變故,讓自己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儲蓄金錢

提到「錢」,或許很多人總覺得俗。

可是我們卻也要明白,錢真的是好東西,特別是在危機關頭,它甚至能夠救命。

正如王爾德的那句名言:

"在我年輕的時候,曾以為金錢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東西,現在我老了,才知道的確如此。"

看過這樣一段視頻:

一個中年人,為了給躺在病床上的父親看病,所以在這個年紀挨個上門和親戚借錢。

而得知他借錢,親戚們滿臉都是嫌棄,有的各種理由拒絕,有的連門都不讓進,就算是願意借錢的,也是十分有限。

最終錢是湊齊了,可是卻也是以丟掉所有尊嚴換來的。

錢對於用不到的人來說,或許真的是身外之物,可是當我們真的用到了,我們就會明白,一分錢真的難倒英雄漢。

作家路遙說:

「錢是好東西,它使人不再心慌,並且叫人產生自信。」

人到中年萬事艱難,想排憂解難,離不開錢。

所以啊,趁着我們現在還能夠賺錢,儘可能多地給自己多儲蓄點錢。

唯有當我們用錢給自己裹上一層厚厚的盔甲,那麼我們才能夠從容、踏實、自由地面對人生給出的任何考題,無所畏懼,免於焦慮。

人生太過漫長。

在這漫長的時光里,什麼事情都可能發生,什麼意外都可能降臨。

所以啊,在能夠多儲蓄一些資本的時候,我們就要懂得多儲蓄一些。

這是未雨綢繆,也是為自己的將來留有餘地。

END

作者:離雨微涼,一個能理性,能感性,喜歡用文字表達個人觀點,給你帶去心靈治癒,情感解惑,人生感悟的90後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