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好奇害死貓」。難道保持好奇心一定會害死貓嗎?人對於新事物的好奇從一出生就伴隨着成長,指引着我們去發現自我,探索世界。
好奇能使我們學會思考。帕斯卡爾說:「人是思考的蘆葦。」的確,會思考是人類的高貴之處,而好奇心正是思考的前提。「我們是誰?我們從何而來,為何而生,為何而活?」每每思考這些問題,我們彷彿獨身一人徜徉在無垠的大海,遨遊在渺遠的星空,去探索那些內心深處的想法。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我們去學習思考,思考自己為何對其好奇。
好奇能使我們樂於求知。每當我們面對新知識,在查詢很多資料後仍然不知所以然,你是否會選擇放棄,又或是更堅定了攻克它的決心?若選擇了後者,那便是對其產生好奇。我們好奇,這到底是什麼?愈是耗時長,愈是有興趣,愈是好奇。當我們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克服難點,獲取知識,又有誰不會感到歡樂無窮?
好奇能使我們繼續發展。大名鼎鼎的物理學家牛頓,不就是因為對蘋果為什麼從樹上掉下來而感到好奇,才進而研究出了地球引力,發表了著名的萬有引力定律。萊特兄弟出於對鳥類能夠飛翔的好奇,最後發明了飛機。若是沒有好奇的存在,那這些偉大的人們也就不會發現自然界中這樣多的奧秘,就好比牆角的樹苗,若它只是一味地寄居在此,不去憧憬牆外的景色如何,不去幻想有朝一日自己面對廣闊自然的新生活,永遠躲在陰暗的角落,它便不會有充足的養分,也就得不到陽光的照射,後世的繁茂美麗,便毋庸置疑成為了一種妄想。我們的生活也是一樣,不敢想像死板的生活究竟是何面貌。說不定缺失好奇的人們還過着刀耕火種的生活呢!如此說來,好奇是人類發展的源頭。它激發著我們探尋真理的慾望,引領着我們探索自然,成長發展的道路。
好奇一定會害死貓嗎?答案是否定的。在人短短的一生中,越是成長,越是對世界充滿好奇,隨着知識的日益增多,想要探索的問題更是一個個接踵而來。是好奇,促使我們這般充滿活力與希望,從而喜歡上了探索與思考,實現人生的價值。生活中多一些好奇,我們的頭腦就會多一點知識,心靈就會多一些陽光,對生活也會多一些熱愛。
好奇不一定害死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