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人生會遇到很多人,也會遇到很多事,最關鍵的人就是你的父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和父母相處。如果父母無法給予一個幸福,健康,快樂的童年,也許你就會用一生去補償那個缺失的童年,也許一生都無法彌補親子關係所造成的傷害。
有的人感嘆人生不易。人生本來就沒有什麼容易的事情,因為容易和不容易都是相對的事情,你認為的不容易也許其他人認為的就是輕而易舉,你認為的容易在別人那裡就是萬般艱難。童年你就要學會被別人拒絕,童年你就應該知道沒有理所應當,童年你就應該知道自私的人沒有朋友。容易的事情就是閉上眼睛的那一刻,什麼都是身外事。
有的人感慨世道坎坷。社會是複雜的,人性是多變的,沒有平坦的大路給你那麼多的享受。命運是公平的:給你平和的一生,就不會給你顯赫的家庭;給你健康的體魄,就不會給你超級的智商;給你富裕的生活,就不會給你親人的陪伴。世道不平,因為人心不足。
有的人說遇人不淑。按照平均年齡80歲計算,大概有10年的時間應該是懵懂無知和人事不省的狀態,79年×365天等於25550天,假設每天遇到10個人,就是25.55萬人,但是這些人能夠成為你的朋友和知己的人,不會超過10個人,能夠和你攜手共度一生的人不會超過2個人。如何在茫茫人海中找到那個合適的他(她)確實是一件比中彩票還要難上加難的事情。不要羨慕別人,也許他也正在羨慕你。
有的人說自己是有眼不識金鑲玉。佛祖曾經問過自己弟子一個問題:「什麼是人生最珍貴的,已失去的還是未得到的?」弟子們有的說是未得到的才是最好的,有的說未來才是最有希望的,有的說是已經過去的回憶是最珍貴的。佛祖笑而不語,讓弟子們頓悟。人都不是完美的,完美的根本就不是人,人生的成長要經歷認識到父母的平庸,繼而認識到自己的平庸,最終認識到子女的平庸,這樣才是完整的人生。要多珍惜眼前人,要多疼愛身邊人,人生最珍貴的就是活在當下,失去的已經過去了,未來的還沒有來到,得不到的永遠都不是你的菜,你所擁有的人和人生就是你最好的選擇。
人生百載,猶如白駒過隙,在宇宙中連滄海一粟的位置都算不上,我們只是自己人生中的匆匆過客,但是也要活出過客的千姿百態。孩子不是我們的全部生活,但是我們是孩子全部生活的基礎,親子關係我理解更多的就是和自己父母的關係,親子關係本質上就是你和父母的親子關係是否和諧融洽,只有能夠處理好和自己上一輩的關係,才能夠有理由把自己下一輩的親子關係處理好。如何處理好親子關係,有幾個建議供大家參考,不同意見希望大家及時的評論點評。
一是要孝順自己的父母,處理好和自己父母的親子關係。因為你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你是孩子的第一個教育工作者,「身教重於言教」,你如何對待自己的父母,孩子就是依照你的樣子如何去對待你。千萬不要認為孩子小,其實他的小宇宙早就完整,他會用自己的眼睛、耳朵去感受這個社會,去感受自己父母的所作所為。
二是要拒絕孩子的無理要求,合理的要求也要延期滿足。俗話說:「慣子如殺子」,雖然現在的生活條件好了,但是也不能一味地滿足孩子的要求,無論是合理的還是不合理的要求,都要明確的拒絕或者要讓孩子第二天下個月才能實現自己的願望。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家長可以無限制地提供免費勞動力,免費的金錢,免費的諮詢服務,社會不會給你這個機會,會無情的打擊你的小心臟,會讓你感覺到人生的殘酷。
三是要給孩子合理的空間和自由度,不能任何事情都要大包大攬全部做主。生活水平提高以後,很多父母都是認為要像一隻老母雞一樣地讓孩子在自己的羽翼下沒有任何風雨的健康快樂成長,心思都是好的,結果是惡毒的。一個「巨嬰」不會得到任何的憐憫,除了被嫌棄以外不會有任何的收穫。讓孩子獨立的學習,讓孩子獨立的交朋友,讓孩子獨立的處理金錢,讓孩子獨立的享受自己的空間。
四是要讓孩子學會失敗,學會處理失敗,學會接受失敗。人生不易,活着就是最大的成功。失敗是我們生活中最常態的情況,有時候找工作會失敗,有時候升職會失敗,有時候談戀愛會失敗,有時候婚姻會失敗,有時候投資會失敗,有時候逃生還會失敗。童年時期要教育孩子接受失敗,要讓孩子心裏面能夠承受失敗,更加要讓孩子學會失敗以後繼續挑戰失敗。例如小朋友玩的時候,被別人搶了玩具;例如孩子走路不穩當,摔了一跤;例如想要和小朋友一起玩耍,但是人家不和你一起玩;例如孩子想要去創作一個作品,啥也沒做出來。小時候沒有學會面對失敗,長大以後就是一個失敗的人生。
五是要讓孩子學會處理人際關係。家長多數都會認為小孩子有什麼人際關係,小孩子只要會玩就可以了額。有的孩子沒有禮貌,見到長輩也不打招呼;有的孩子和小朋友玩的時候,一言不合就動手打人,張嘴罵人;有的孩子見到別人的好吃的好玩的就是搶過來玩,不管不顧;有的孩子佔便宜沒夠,總是希望別的小孩子多照顧自己總是希望自己是世界的中心。成年人有成年人的人際關係處理方式,孩子也有孩子的人際關係處理方式。遇到這樣的情況,家長一定不要干涉,一定要讓孩子自己去解決問題。即使他吃虧了,也是失敗教育的一種方式。
想要自己的孩子擁有幸福、健康的人生,就要從兒童時期做起;想要有和諧的親子關係,就要自己以身作則。孩子不會是你人生的全部,但是孩子的全部人生都是你造成的結果,為了孩子,提高我們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提高我們和父母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