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沉默的男人,越有格局

文/花妖館

每個人自出生起,性格便有不同。

有的人大大咧咧,什麼新鮮事都會往外說;有的人則安安靜靜,將所有的秘密都藏在了心底。

性格不同是常態,但隨着年齡的增長,人都是會有所改變的。

不難發現,當人的年齡到達了一定高度,會變得越來越沉默。

有人說沉默的人不好,因為不言不語會失去很多機會,但其實沉默之人更有格局,尤其是對於男人而言。



「沉默是最難辯駁的論辯。」

成年人的世界並不容易,遇到的問題也是層出不窮,而解決問題的方法都藏在了沉默里。

當一個人懂得沉默的時候,問題就會變得更加清晰,解決起來也更加容易。

在職業生涯里,一個人想要升職一定少不了冷靜這一特質,而沉默者必能冷靜處事。

處事不張揚、遇事不慌張,這才是一個合格的成功人士。

從小到大,長輩們都說男人要頂天立地,成就一番大事業。

但很多男人卻總是做事不着調,有困難不是選擇逃避就是衝動極端。

往往,他們的格局在此刻就體現了出來。



蒙田說過:「沉默較之言不由衷的話更有益於社交。」

人與人的社交有很多學問與講究,其中就包括了沉默一項。

有的人初入社會,一心想要展現自己,可到頭來因為急切丟失了分寸,反倒起了負作用。

相較於沒有底氣地夸夸其談,不如選擇沉默靜觀其變。

往往,那些躲在角落裡,不言不語的,才是真正的大人物。

而且很多例子都可以證明,生活里那些急性子的人生活遠沒有安靜的人要好,因為當一個人變得急切的時候,很多事情都會亂了套。



沉默,不僅是為了讓自己有更多的時間思考,更是為了彼此的關係留下後路。

當一個人站在山腳下的時候看到的東西很少,但當你登上山頂的時候,就可以一覽周邊景色。

在與人交流的時候同樣如此,當你能夠看清整個局勢的時候,那你便處在了不敗之地。

不管與你交流的人是誰,你都可以做到「進可攻,退可守」。

在社交圈子裡,人們總是在學習如何言語,因為一句話可以是解藥也可以是毒藥。

有些人聊到興頭上總是會無意間說出些讓人聯想的話語。

或許你說者無意,但聽到別人耳朵里就是另外的意思了。

因此,如果你想要穩定關係,那就一定要讓言語在脫口前從腦海里過一遍。

而沉默,就是給了你機會,讓你不容易說錯話。



雪萊說:「淺水是喧嘩的,深水是沉默的」。

那些沉默的人都明白一個道理:人無完人。

我們不可能做到所有事情都處理得面面俱到,所以他們選擇了傾聽,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去看待眼前的人與事。

經常聽到一句話:「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當人以第三視角去看待事情的時候,是最能把控事情走向的。

你可以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學習他人的長處,隱藏自己的底牌與缺陷。

等到某天,你提升了價值,在某件事情上做出了成績,便會獲得格局大的好評。



一個人的格局藏在很多地方,但沉默里一定存在着格局。

有人說:「沉默是通向智慧的必經之路,沉默中的思與行蘊含巨大能量。」

人在沉默中成長,也在沉默中迸發力量。

當一個人沉默的時候,至少說明他成熟了,願意去思考了。

生活始終是一道難解的題,你若不安安靜靜地去想去做,那永遠都無法獲得自己想要的人生。

所以說,沉默是關鍵,也是人成長的必經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