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讀:活好,是一種能力

作者:玉靈

佛家說,物隨心轉,境由心造,快樂煩惱皆由心生。世間有一種成功,是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度過一生的,將平凡瑣碎的生活過得溫暖而豐盈。生活的美好無處不在,關鍵在於如何從點滴的生活中,獲取對生活的喜悅感和認知感。如果內心始終是向善向美的,那麼你一定能隨時發現身邊的美好。

一個開朗活潑樂觀的人,都會及時調整自己的心態,從來不會過度地把負面的情緒低落到影響生活。活得通透的人,會真正懂得接納自己、欣賞自己,從來都會及時發現美好,愉悅身心;把眼中的生活,活成心中的詩。

試想,如果我們回家的時候,可以試着有意識地多走幾條不同的路徑,就可以領略到沿途不同的風景,也一定會帶來不一樣的感受。這時,你有可能會看見一片美麗的池塘,或綠樹成陰,或樓台倒影,體會到詩一般的心境。你看那河面上映日荷花,風姿綽約,迎風搖擺;你聽那蟬兒在樹梢上大一陣小一陣地鳴叫,青蛙的「咕呱」,它們好像在合唱着一首美妙動人的歌謠,這是多麼輕鬆、和悅的場景啊!當然,這還只是在夏天,還有你錯過的春天的楊柳青依,秋日的楓葉飄逸,冬日的暖陽映照在皚皚白雪上的矯情呢!

再試想,如果你晚點回家的時候,走在空無一人的街道上,這時,也許會感到一個人的孤獨和空曠,但是,此刻忽然有一個騎着電動車回家的代駕小哥,從你的身邊匆匆經過,心想,都這麼晚了,他急急忙忙往家走,嘴裏還唱着電視劇《一路黃昏》李海鷹作詞的主題曲:「走四方走四方,路迢迢、水長長,迷迷茫茫,一村又一庄;看斜陽,落下去又回來,地不老,天不荒,歲月長又長……」,你一定會受到感染,想到他也是如自己一樣努力生活的人,在這萬家燈火里,應該有一盞是為他而留着的,可能家裡的餐桌上還扣着可口的飯菜,正等着他回家吃呢!

心中多一份美好,就多了一份感動;心有多美好,就有多幸福。不需要住豪宅,開豪車,穿戴多麼華麗,心中照樣充滿了自信和希望。當你看到一粒糧食,不僅會想起小時候在田間插秧的情景,體會到「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的不易,不禁想到在廚房裡給一家人做飯的奶奶、媽媽,或妻子,她們滿臉是汗的的辛苦,會情不自禁地想起詩的下半句「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感慨,也別有一番滋味。

所以,當心中裝滿了詩意,美好便如影隨形;眼裡有光,心裏才是甜的;好心情,才是最好的養生。當你看到路邊的月季花開,你會想到它含辛茹苦地開了一茬又一茬,而在花開的每一茬過程中,就像人生經歷過的一次又一次的磨難,然後才能美麗地綻放一樣。這種美好的認知感,會幫助我們在一粥一飯里,體會到人的一生,何時何地又何嘗不是像月季花一樣在修行呢!

所以,當我們即使在迷茫無奈的時候,也一定要學會享受眼前的生活。有些挫折,絕對不是命運的不公,而是天時、地利、人和沒有契合,出現了失衡,才會不盡人意。只有心往寬處想、好處想,才會覺得天更高遠,地更遼闊,心胸更加開闊,生活更有意義。

意念總是支配着人的行動,影響着人的身心健康。懷着感恩身邊的每一個人,感恩身邊的一花一草一木,抱着積極向上的心態,懂得了人生的苦樂,不在乎碰到過多少事情,而在於心裏能裝有多少事情,能扛動多少事情。多一些正面的念頭,以及一顆慈愛的心,便會覺得人間值得,活得如神。當你看淡得失、無所謂成敗,眼裡沒有苦難,心裏裝着暖寶,反倒覺得生活順風順水,遇難成祥了。

時間的渡口,我們都是擺渡人,也都是過客,能夠默默守着自己的一片藍天,每天微笑着面對生活,「生如夏花般燦爛,死如秋葉之靜美」,活好,一定是一種能力。讓心明媚,讓美好常駐心中,相信,你一定能活成獨一無二的、與眾不同的自己,快樂幸福綿延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