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管理的是精力,而不是時間

我們生活在一個信息炸裂、節奏迅猛的時代,一個需要永不停息、奮鬥拼搏的時代。


工作的任務一個接着一個,我們開始壓縮睡眠,吃飯用外賣,提神用咖啡,學習聽音頻,放鬆靠酒精--- ---,唯一的感慨就是時間不夠用了。因此,我們開始參加各種時間管理的培訓,學習各種時間管理的方法,而最終卻是依然效率低下,脾氣暴躁,工作沒有成就感,生活沒有愉悅感。


時間是恆定的,我們每個人每天都是24小時,但同樣的時間裏產出卻可能完全不一樣,最關鍵的其實不是時間多少,而是精力,精力才是我們最寶貴的資源,


吉姆.洛爾與托尼.施瓦茨在《精力管理》一書中談到,「精力,而非時間,是高效表現的基礎『。


01

體能精力


想像一下,你加班到十一點,連續三天,回到家時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你再問問單位那個精力最旺盛的兄弟,他每天加班到多晚,連續加班多久了,又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


精力好不好,最基礎的是身體要好呀,身體每天病秧秧的,何來談精力?健康的身體是一切精力的源泉。拋開基因對身體健康的影響,哪些我們可以努力的呢?


首先是飲食,合理的營養是身體最基本的動能,從食物中獲取足夠的糖原轉化為能量,是我們最基本的追求,三十年前,我們面臨的問題是脂肪、糖、蛋白的攝入不夠從而影響健康,而我們今天面臨的問題,不是不夠而是不均衡,過量的脂肪與糖的攝入,成為了影響健康的殺手。


其次是睡眠,心理學家追蹤了100萬人在6年間的睡眠,發現每晚7-8小時的睡眠死亡率最低,睡眠不足4小時,死亡率增加2.5倍,睡眠超出10小時,死亡率增加1.5倍。除了時間的長短之外,最重要的睡眠要固定,也就是精力旺盛的人,往往有着非常規律的睡眠,比如有的人就是十二點睡,六點起,中午再午休三十分鐘,固定的睡眠才是我們精力旺盛的基礎。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就是保持運動,柳葉刀雜誌所刊發的一項針對123萬人群的調查,給出了合理運動的答案,就是每周3-5次,每次45-60分鐘,對人的健康最為重要。


基本的營養得到了保證,再加上固定的睡眠,充足的運動,體能絕對是杠杠的。


02

情感精力


當我們擁有喜悅、快樂、興奮、成就、愉悅時,我們精神抖擻,當我們感受到恐懼、害怕、焦慮、緊張時,我們精力損耗。正面的情感,是燃料,促進我們發揮,負面的情感,是枷鎖,阻礙我們成長。


如何獲得正面的情感,也是心理學家努力探尋的目標,於我個人而言,體驗積極的情緒,最終的是二條。


首先不要內耗,也就是自己內部糾纏,天天想天天思考天天規劃從來不行動,這樣的結果就是你懂得許多道德,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不內耗不糾結最好的辦法就是幹起來,全情地投入自己或大或小的事情中,自然而然,心就順了。


其次,把工作與生活面臨的變化當成挑戰,而不是威脅。我常想,最洒脫的人生是什麼,想想應該就是遊戲人生,這裡的遊戲不是不認真,而是把變化當成挑戰,不是威脅。當我們面臨威脅時,我們的情緒自然就是恐懼的,焦慮的,行為是迴避的,而當我們面臨挑戰時,我們的情緒自然就是興奮的,期待的,行為當然就是擁抱了。


我常想,普通人與牛B人的區別在哪裡,也許有智力,有資源等各種不同,但其中有一種一定是心智,就是對待變化的態度。


03

思維精力


我常說智者是吃飯時吃飯,幹活時幹活,睡覺時睡覺,而我們普通人是上班時想着中午吃什麼,吃飯時想着回去早點睡,而睡覺時想的又是今天的活還沒幹完。


人的體能,情感等精力肯定有差別,但並沒有想得那麼大,尤其我們從事的只是普通的工作,這裡最關鍵的就是我們專註的能力。


當你的思維混亂時,做事時三心二意,我們體驗到的是無窮無盡的煩燥,而產出更是慘不忍睹,當你極度專註時,你發現你進入了一個空靈的世界,時間與情緒都遠離你而去,你與眼前的事物融入一體,那流暢的精湛的技藝似天外飛仙,那成果更像是上天的恩賜。


宗教所說禪定,普通人修念的瑜伽,心理學家所提倡的正念,背後都是專註,只有專註,我們的思維才能打開,才能在紛繁錯亂的世界裏,找到屬於我們自己的正道。


04

意志精力


意志,吉姆把它定義為:通向最深層的價值取向和超越個人利益的意圖。即按照價值取向生活的勇氣和信念。


人生價值,這個詞還是太大了,簡單一點,就是有目標的生活。


事業,金錢,友誼,愛情,家庭--- ---,我們希望自己達成什麼樣的目標,當走近生命終點的時候,你希望在你的墓上刻下哪一段文字來對你的一生做總結。


沒有目標,人生也就失去了方向,生活也就沒有了活力,那些精力旺盛的人,無不向著自己的目標在奮鬥,他們偶爾也會疲倦,也會放鬆,但遠方的燈塔總是能喚起他們內心狂熱的激情,吹響前進的號角。


良好的身體,積極的情感,專註的思維,堅定的意志,開啟我們精力的小馬達,前進,前進,前進。

正文結束

作者:胡鵬飛,職業講師,常住深圳。專註管理心理、銷售心理、情緒心理領域的琢磨,品牌課程有《逆風飛揚——壓力與情緒管理》、《高情商的管理者》、《基於心理學的溝通技術》、《管理心理學》、《基於心理學的新生代員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