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激起我對生活的另一種熱愛

水到絕處是風景,人到絕處是重生!經歷了一場重大的經濟危機,我完全改變了。不是那種消極,是種豁達,是對生活的另外一種熱愛。

很久沒有靜下心來寫過東西了,我都懷疑自己還能不能寫出像樣的文字呢。沒事,一向文字質樸的我依舊質樸,但情感是真摯的。平凡的生活平凡的記錄,有些事是有必要記錄下來的,畢竟記憶力真的越來越不好,還是文字靠譜。幾年,幾十年以後仍然可以翻看,而且,到那個時候,可以輕鬆地笑笑:那段時間終於走過來了!

人總是在一次次的經歷中慢慢成長。這種成長與年齡無關,不然我也不會在臨近半百之際才走向成熟,而不至於一直處於對世事的單純想像里。雖然讓自己算不上「大徹大悟」,但也算是活得通透一些吧。何必為難自己呢?有些東西沒有必要再去追求了,有些事情也不必在意了。告訴自己,每天健康地活着就很不錯了,我這還得感恩上天呢!

本身喜歡安靜的自己,經歷了一些事後,更是變得安靜,最終過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狀態。除了辦公室,其餘時間幾乎都是獨來獨往。之前還隔三差五地與朋友聚餐,然後一起在操場上走圈圈聊天。現在在他人眼裡成了越來越高冷的人,在必要的場所會出現在大家的視野中,其餘時間在人多的地方不會有我的蹤影。即便是跑步鍛煉,也喜歡一個人。沒有了閑聊,沒有了聚會,沒有了三五幾個的八卦,我的日子簡單過着,無關乎他人的評判。

這樣簡單的日子,彌補了之前欠下的時光。大概是在今年疫情收假後的某一天,我已記不清具體時間了,回到老媽家看他們。採茶時期的熱鬧讓老爸老媽不再孤寂。突然人走屋空,讓老媽頓感落寞。於是從那一刻起,我便承諾母親,以後的日子我會盡量趕回去陪伴他們。於是這一陪就是差不多兩個多月,而且老媽都有了一種依賴。我盼望着假期的輕鬆自由,老媽卻不想兩個月的等待。於是,心裏矛盾極了。所以無論多累多熱也都堅持每天回去做飯陪伴。這兩個多月的陪伴超過之前所有的陪伴時間。我想多年以後回憶起這段時間,也都是無悔的吧!

有那麼一兩個月的時間吧,特別焦慮,一直為身處的困境而煩憂。學做視頻,學發抖音,抄書打卡,把自己業餘時間全花在這些自以為能幫自己解決問題的事情上。但是最終放棄了,改變不了困境,反而讓自己更焦慮,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狀態。不過,那段時間的「雞湯」的確有治癒自己。時刻銘記着第一個抖音文案:人生,除了生死其餘都是擦傷。我常常安慰自己,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一切都會過去的,一切相遇的人和事都是命中注定要經歷的。凡事都有好壞,或許現在的我就是絕境後的重生,成為了一個新的我。

當然,這與我之前讀過的各種治癒系的文章不無關係。特別是上個周買回的于娟那本《餘生未完成》也給了我很大的觸動。當一個人真正患上疾病之後才深知健康的重要。那些當初追逐的名利顯得是那麼微不足道。如今,我常常想,我現在的健康或許是我成長的代價所換取的,還有一些其他因素也因此變得讓我安心,真是這樣的話,一切的付代價都是值得的。至少,現在家庭的變化讓我幸福知足。

兒子在不斷變得成熟懂事,老公的一切我都能徹底接受,這種詩意的人生甚至還覺得不錯。和諧,是之前沒有過的。既然自己沒有過多的精力去想過多的事,那就順其自然吧。其實,心累都是自己逼的,何苦呢?自己原本並沒有那麼重要,別人同樣會很好,一旦戴上有色眼鏡,心裏的落差就會很大。希望,失望,鬱悶。無法改變,適應吧,也沒啥不好的。

上個周無意間與一女同事聊及家庭,實際我從不與別人談及自己或別人家庭,不僅僅是雙方隱私問題,基本也都是清官難斷家務事,或者聊起來的話題都是傷害。現在不同了,別人要是談及至少不會迴避。只要內心的心結打開,也就無所謂了。

二婚的她身體現在不算好,神經性耳聾,身體活動不比正常人,也因此從教學一線到了後勤崗位。自己無孩子,做了繼母。善良的她對孩子很好,視為己出。對孩子的管教老公倒也不會計較,也正是這一點才讓她能在第二段婚姻里繼續走下去。老公不會做飯,每周五暈車的她回到市區家裡,第一件事就是收拾屋子做飯。在生病期間也缺少老公的照顧,倒是兒子還不錯。

聽了這番話,倒覺得自己還是很幸福的。至少這段時間。每次回家都有現成的飯菜等着,父子兩人煮飯洗碗各自分工明確,我只管坐在那裡享用就是。完了,看書也好,休息也罷,出去跑步也好,雨中漫步也罷,老公也都陪着,這讓我知足了。當然這都是在經歷一些事後彼此開悟的結果。如果說,所有的一切好的變化都是靠成長的代價換取,也算值了。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一場經濟的災難算是帶給我全新的生活。加油,一切都會過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