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夏莫
01、卷首語
習慣,就像指南針,指引着一個人前進的方向。
不管哪個年齡階段,想改變現下的生活,最好的方式,就是從自身的習慣開始。
每個人的生活狀態,都與自己的習慣有關。
一個人,沒有良好的習慣,自然也就不能站在更高的位置。好習慣,讓一個人會越過越好,賺到更多的錢。
到了四十歲,依然很窮的人,大多有這些行為,希望你一個不佔。
02、總是找借口,不願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賺不到錢的人,遇到問題時,有一個這樣的習慣:喜歡找借口,推卸自己身上的責任,不願意承擔後果。
一個同事,大家都叫她小劉。
她有一個習慣,特別喜歡推卸責任。只要團隊協作的項目出問題,她馬上把自己的責任擇得乾乾淨淨。
有一次,她和小孫競爭項目負責人,發現了一個問題,貨物分發錯誤,地址不對。
小劉立刻說接手這件事的不是她,她只負責清點數量,應該讓接訂單和發貨的人承擔後果。
小孫主動認錯,並且想出了兩個解決方案,計算怎麼把貨調回來,讓公司的損失最小。
並且,積極聯繫客戶,避免客戶產生不滿的情緒。小孫得到老闆賞識,成功晉陞。
小劉還不服氣,說她和他是一起共事的,憑什麼他升職,她卻還在原地。
老闆說:「公司要的不是推卸責任的員工,而是能解決問題的員工。」
人,不願意承擔後果,習慣推卸責任,就很難成長。
在團隊里,誰有主導意識,可以發現問題,並且解決問題,願意為這件事從頭到尾負起責任。那麼這樣的人,往往會有更多升職加薪的機會。
越是敢於承擔責任的人,越會盡心對待自己的事業。
同時,責任心越強的人,能與公司共進退,越容易得到老闆賞識。
03、逃避困難,害怕挑戰,習慣逃避
那些,越過越窮的人,遇到困難時,大多沒有挑戰困難的勇氣。
從心底覺得自身的實力不夠,先給自己下了「必輸」的結論。覺得自己無法成功,乾脆逃避,不去承受任何壓力。
越是遇到困難就逃避的人,越是容易錯過磨鍊自己的機會。
當別人都在進步,而他在逃避成長時,就會越來越弱,被社會淘汰。
三毛說:「苦難對我們,成了一種功課,一種教育,你好好的利用了這苦難,就是聰明。」
人生路上,那些習慣逃避困難的人,不管是工作還是學習,都不會有進步。
不夠自信,不夠勇敢,只會讓人停滯不前。
其實,在這個世界上,真正的困難,從來都不是外界因素造成的,而是來源於自己。
只有不再害怕失敗,不計較得失,不斷讓自己有鍛煉的機會,才能更好地表現自我,才會有更強的心理素質,不斷突破自我。
結果如何不重要,贏得過昨天的自己,就是一種勝利。
遇事能積極面對,不斷去解決困難,挑戰自我的人,能快速成長。能力越強,自然賺到的錢,也會越多。
04、賺錢不努力,花錢卻大手大腳
人窮,可能是因為,賺錢能力低,或者太懶散,不努力奮鬥。賺到少數的錢,卻還習慣大手大腳地花錢。
《知否》中的淑蘭,嫁了個窮秀才,結婚多年無子嗣,遭到婆婆和丈夫的嫌棄。
雖然,在結婚時,她帶了許多金銀到婆家,但是,並沒有得到他們的善待。
這個窮秀才,在淑蘭的照顧下,穿金戴銀,在外裝腔作勢,花錢請客,結交各種人脈關係。
沒有靜下心來讀書,還經常把大把的銀子花到花街柳巷。他不務正業,讓淑蘭受盡委屈。
淑蘭最終決定,放棄一半家財,也要與之和離。
淑蘭離開之後,沒過多長時間,秀才就敗光了這些家財,日子過得是越來越窮,十分凄慘。
社會學家戴維斯說:「放棄自己對工作、對社會的責任,就意味着放棄自己在這個社會中更好的生存機會。」
沒有賺錢的本事,還「偽精緻」,把錢都花在維護自己的面子上,很快就會敗光家業,人生走向衰敗,難以獲取幸福。
人,越窮的時候,越要懂得開源節流,不斷調整開支,改掉惡習,培養更多好的習慣,未來便會往好的方向發展。
05、總結
人生路上,想要變得富有,一口氣吃不成胖子。
別心急,一點一點去改變自己。
讓自己承擔起更多的責任,能做好更多的事情。不逃避困難,會盡全力去挑戰。不再亂花錢,有一個正確的消費觀。
鍛煉身體,調整作息,養成自律的習慣,剋制懶惰、拖延。
一點一點變得更好,讓好習慣指引你,走上正確的路。
路選對了,慢慢積累,努力向前,就一定可以看到鮮花和掌聲,可以迎來屬於自己的勝利。
-END-
作者:夏莫,新銳情感導師,心理學學者,全網超10億人氣情感作家,幸福女人管理師,專註情感、兩性、婆媳答疑十餘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