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到四十九、五十隨着身體逐漸的衰老,身體和心理都會發生明顯的改變,青春年少再也無法回來。歲末寒冬也預示着一年真正面臨著結束,失去的時間就在彈指一揮間。中秋節即將來到,關於中秋節的俗語老話可真不少,其中有句老話叫「中秋秋分前,新墳遍地添」,這句老話說的啥意思呢?
中秋節是全年最大的節日之一,闔家團聚吃月餅賞明月也是歷史悠久的傳統,中秋節也叫「月節、月夕、拜月節、祭月節等民間俗稱。賞月拜月也是對於大自然日月星辰的崇拜,秋分節則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俗話說」春分秋分,日夜平分「,秋分這一天,白天跟晝夜時間等值。平均分化了一天的時間。
中秋秋分前,新墳遍地添;
秋分之後晝夜將會明顯變長,白天日照的時間明顯的縮短。而中秋則是莊稼成熟收穫的時間,這句老話說的是如果秋分節氣出現的比較早,出現在了中秋節之前,那麼天氣將會隨着秋分到來白天變得越來越短,這樣的天氣變化也會帶了氣溫下降的特別的快。俗稱」白露秋分夜,一夜涼一夜「。
白晝變短氣溫變低,對於即將成熟的莊稼卻是非常不利的。氣溫變涼的過早,光合作用減少秋糧無法完全成熟、籽粒乾癟嚴重,這也會直接導致秋糧嚴重減產。在過去的農耕時代,更多的收穫是要靠老天吃飯,所以如果說秋分出現在了中秋節之前,農村的老人會認為這會是一個很糟糕的年景。糧食收穫的少了,很多人無法吃飽飯,無法生存導致逝者變多,新墳也就變得多了起來。
中秋交秋分,遍地是黃金;
秋分如果能跟中秋節出現在同一天,按照傳統的說法,則會是一個非常好的兆頭,預示着秋天是一個輕鬆喜獲豐收的好年景。滿地飽滿、成熟的莊稼就像黃金一樣遍地金燦燦。傳統農耕很多時候都是按照二十四節氣走勢來勞作,通過節氣的更迭跟一些重要日子的重合分離,能夠很好的對於天氣走勢以及年景做出一定的預判。
秋分中秋後,年景近無憂;
秋分節氣如果出現在了中秋節之後,根據老話來講,秋分到來的晚一些,高溫的環境能夠持續的更久,這也更利於秋苗的成熟、澱粉積累,很容易能夠輕易的喜獲大豐收,隨後的一段日子裏農事不會有煩憂。所以說秋分節氣出現的早晚,對於秋季糧食產量的影響非常明顯。
吃了秋分飯,一天短一線;
秋分過後白晝開始明顯的縮短,白天將會一天天的變短,天黑的時間也變得早了起來。氣溫也會隨着白晝縮短出現明顯的下降。尤其是一場秋雨過後,氣溫會下降好幾度,俗稱」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要穿棉「。隨着中秋節的到來。一年也過去了一大半,一片片黃葉慢慢凋落,用不了多久又將會迎來寒冷的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