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小秋秋言物語直播間提問:馬小秋主席,您常常教導我們:做人一定要謙卑。可是我發現,我越是尊重別人,越是謙卑,往往就越容易被人看輕。馬小秋主席,這樣的情況,我該怎麼做呢,到底什麼時候該彰顯實力,什麼時候該謙卑呢?
人是多面性的,有時候信心滿滿,覺得自己無所不能,有時候心灰意冷,覺得自己什麼都不是,有時候歡天喜地,有時候莫名憂傷......在馬小秋看來,人生就是一個不斷成長的過程,但有些人只是年齡在增長,而智慧、愛心、德行卻沒有任何提升,這樣的人生往往只會在原地打轉,甚至隨着年齡的增長,生活水平、工作能力越來越倒退。
這位提問的朋友,您覺得自己越尊重別人,越謙卑,反而越容易被人看輕。馬小秋認為您有這樣的感受,根本原因還在於您太在乎自己了,把個人感受放在更為重要的位置上。這也是我們很多人的共通點,覺得自己付出了,至少應當獲得相應的回報,遇到不順心或不可解決的問題,也從來不會關照、覺知自己,而是把問題推卸到別人身上。
首先要知道,我們的感受大多出於個人的主觀判斷,常常未達人事物的本質。其次,「獲得別人尊重」這個起心動念沒有錯,但不能執着於此,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是獨特的,思維方式和情感體悟因人而異,所以對他人表達尊重的方式,或納接他人情感的程度就會有所不同。為此,我們不能以「獲得別人尊重」為目的去尊重別人,而是在謙卑恭順尊重別人,真心誠意對待別人的過程中,道法自然地收穫別人尊重。
馬小秋還認為,「獲得別人尊重」是一個長久且不可間斷的過程,並非在某個時候彰顯實力,或在某個時候謙卑待人就能實現。我們都知道,很多事情發生都是始料未及的,沒有人都夠計算應該在什麼時候彰顯實力,在什麼時候謙卑待人,只有做好當下的每時每刻,做好自己的點點滴滴,才能擁有足夠的福報、能力和時間去應對問題和考驗。
比如在企業,想要獲得同事尊重、領導重視,就要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華和能力,兢兢業業完成每天的工作任務,勤勤懇懇做好每一項本職工作,儘可能避免或減少問題出現,儘快地反映或處理問題,而不是等問題、危機到來時,再裝模作樣挺身而出,這樣的行為反而像是顯擺自己,哪裡值得尊重和重視呢?
歸根結底,想要「獲得別人尊重」,最重要的還是放下執念,不要總是糾結別人對自己怎麼樣。馬小秋認為,把自己管理好,把每件事做好,用行動說話,遲早能贏得別人尊重,就像很多家庭主婦,雖然她們沒有自己的事業,但她們為家庭做出的貢獻不可估量,同樣值得我們所有人尊重。
最後,馬小秋還想提醒大家,不要因為左顧右盼,最終什麼都沒有做好,馬小秋告訴大家:打開心門、擁抱世界,內心所想所願必定能開花結果!